折疊屏:突破的不只是“面子”

2019-02-22 08:50:05 | 來源:經濟日報 | 責編:陳晨

折疊屏:突破的不只是“面子”(中首)(資訊)(財智推薦)

2018年底,工作人員在深圳一展會上展示可折疊手機。新華社記者 毛思倩攝

  2月21日,三星全球首發量産折疊屏手機GALAXY Fold。其在折疊狀態下是一款4.6英寸小屏手機,展開後變成7.3英寸平板電腦。這意味著智慧手機在全面屏已到達手機物理尺寸極限之後,向著更大螢幕、更好觀看體驗又向前邁出了一步。可折疊柔性屏有何技術優勢,是否會引領智慧手機技術發展方向——

  據了解,三星2月21日全球首發的量産折疊屏手機GALAXY Fold售價從1980美元起步,將於4月26日上市。其在折疊狀態下是一款4.6英寸小屏手機,展開後變成7.3英寸平板電腦。

  最近,可折疊柔性屏技術有點火,巨頭已開始爭相佈局。除了三星,華為也宣佈將於2月24日發佈折疊屏手機;蘋果則申請了多項相關專利,在折疊屏方向加緊佈局。此前,小米總裁林斌公開了小米新款折疊屏手機視頻。

  受消息面影響,A股市場中,包括維信諾、京東方等在內的柔性屏概念股近期紛紛大漲。部分機構甚至預測,2019年柔性屏産能有望反超硬式屏,達到61%;全球柔性屏市場規模將在2022年達到155億美元。更有專家認為,2019年將是柔性屏元年。

  手機與平板電腦二合一

  早在去年10月底,柔宇科技就已宣佈發售全球首款可折疊柔性屏手機。顧名思義,柔性折疊屏手機是使用整塊螢幕並能實現折疊彎曲的手機。

  “這種手機採用柔性AMOLED(有源矩陣有機發光二極體)螢幕,在具備OLED(有機發光二極體)高對比度、低能耗、透光性好、尺寸輕薄、柔韌性佳等傳統優勢同時,還能靈活控制螢幕尺寸,在體積增加較少前提下使顯示屏尺寸成倍增長。”賽迪顧問信息通信産業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申冠生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不僅是顯示屏面積增加,眾誠智庫高級諮詢師呂承還告訴記者,折疊屏手機可以將手機與平板電腦合二為一,開啟人機交互新模式與信息生態新的呈現形式。與傳統螢幕相比,柔性屏優勢明顯,不僅體積更輕薄,功耗也更低,有助於提升設備續航能力。同時,由於其可彎曲、柔韌性佳的特性,其耐用程度也大大高於以往螢幕,降低了設備意外損傷概率。

  在可折疊柔性屏手機中,柔性顯示技術至關重要。日前,維信諾負責人表示,雙折疊設計是智慧手機形態新突破,在維信諾既有柔性屏技術基礎上,小米公司與維信諾共同攻克了螢幕技術。京東方早在2001年就開始了相關研究,在柔性OLED技術及産品創新領域有較為深厚的積累,並已實現柔性屏的量産。

  當前,智慧手機對柔性顯示屏需求增長加快,主流智慧手機品牌在高端産品中加快應用柔性螢幕,以便外形設計差異化。《中國新型顯示産業藍皮書(2017—2018)》顯示,2019年全球折疊顯示器AMOLED面板的産能增幅預計為28.1%;其中,中國大陸增幅預計為39.4%,滲透率有望突破50%。2019年將是柔性屏應用的開始。

  有望成未來旗艦機標配

  當前,全球智慧手機因創新乏力、消費者換機週期延長等因素導致出貨量持續下滑,各大廠商正在努力推動新科技應用以刺激市場。因此,可折疊柔性屏手機被市場寄予了厚望,可能成為智慧手機衝出困境的關鍵性創新。

  目前來看,除三星已發佈外,華為、OPPO、小米等一線手機品牌近期均有推出可折疊柔性屏手機的計劃,折疊屏也很可能成為未來旗艦機標配。

  “相比于目前到達工藝極限的全面屏手機,折疊屏能夠為未來手機提供便攜性和大螢幕共存的解決方案,從而受到眾多手機廠商青睞。”申冠生進一步分析説,從産業鏈角度來看,面板廠商是最早受益的環節,無論是材料、模組還是封裝生産都會迎來一波高潮。隨著普及率提高,折疊屏手機在交互方式上的特點開始顯現,屆時作業系統、APP等軟體方面都會有所變化。

  呂承也認為,目前全面屏技術之爭已逐漸到達瓶頸,柔性屏極可能將成為手機市場下一個風口。並且柔性屏未來在智慧設備中的應用將更加廣泛,除手機領域外,包括交通、家居、教育、時尚等在內的行業領域都有機會發展為柔性屏的應用場景。

  據了解,維信諾剛剛啟動的合肥産線定位於為高端客戶前沿産品打造特殊工藝路線,提供高端定制化服務,將生産包括但不限于曲面、對折、三折、車載等多種類型柔性屏産品,涵蓋智慧穿戴、手機、VR顯示和專業顯示等應用領域。

  京東方也相繼推出了包括可以彎折超過20萬次的柔性AMOLED顯示屏、搭載屏下指紋識別技術的柔性顯示解決方案,以及全高清的柔性AMOLED車載顯示屏,並結合屏下指紋識別技術、螢幕自發聲技術等,推出多款創新産品,極大豐富了柔性顯示屏的應用空間。

  正因為如此,A股市場柔性屏概念股近期表現搶眼,表明柔性屏市場爆發,産業鏈相關公司也將迎來機遇。

  國內廠商抓緊實現量産

  儘管可折疊柔性屏手機備受追捧,但業界也認為國內廠商實現量産仍有一定難度。呂承表示,目前國內“柔性屏”生産技術仍不成熟,尤其在有機發光層的蒸鍍製程與封裝製程等方面處於初步發展階段,折疊面板還要克服折疊耐受性與折疊半徑的難題。

  “目前,柔性OLED量産線仍然高度集中于三星和LG。2019年上半年,國産折疊屏手機大概率將受限于螢幕産能;下半年,隨著京東方多條産線的量産會有所緩解。”申冠生説。

  國內廠商正集中對柔性屏技術和生産設備領域發力,除將陸續佈局新産線外,未來也將繼續加強技術研發和合作。隨著以京東方為代表的國産企業良品率提升,國産面板廠商崛起為材料國産化應用提供了基礎,上游材料企業在專利發光材料領域也陸續突破,有望在柔性屏領域實現突圍。

  東方證券分析師蒯劍介紹,國內廠商近年來堅定佈局柔性OLED技術和産能,並不斷取得實質性進展。京東方成都柔性OLED産線自量産以來産能良品率爬坡進度順利,産品已搭載于國內大客戶旗艦機型。京東方還將在福建省福清市投資建設第4條柔性OLED産線,4條線規劃192K的月産能將躍居全球第二;深天馬、維信諾、柔宇等其他國內廠商的柔性OLED産線也陸續投産,並與國內外行業夥伴廣泛合作。

  廣發證券分析師許興軍表示,自2017年iPhone X採用柔性OLED面板以來,柔性OLED面板産能快速增加,良品率不斷爬升,成本有望不斷下降,供給端已具備了良好基礎。從需求端來看,折疊屏手機單機所需螢幕面積翻倍增長,有望在智慧手機市場快速滲透。

  值得注意的是,“為了適應柔性屏可折疊要求,手機內部元器件如電路板、電池等也需要具有一定柔韌性。這意味著,除了關鍵的柔性屏之外,整個産業鏈也需要加以配合,手機的內部空間、架構也要重新設計。”呂承説。(記者 黃鑫)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 GE Ontime_fororder_123_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