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這頭 有個“聯合國社區”

2019-04-26 08:46:00 |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 責編:陳晨

“一帶一路”這頭 有個“聯合國社區”(中首)(資訊)(財智推薦)

位於義烏市江東街道的雞鳴山社區,被稱為“聯合國社區”。 記者 屈淩燕攝

“一帶一路”這頭 有個“聯合國社區”(中首)(資訊)(財智推薦)

雞鳴山社區外國人學習製作花式面點。 由受訪者提供

“一帶一路”這頭 有個“聯合國社區”(中首)(資訊)(財智推薦)

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漢語老師冉曉麗在輔導外國學生中文。 由受訪者提供

“一帶一路”這頭 有個“聯合國社區”(中首)(資訊)(財智推薦)

雞鳴山社區“中外居民之家”照片墻。 記者 魏董華攝

  夜幕初臨,各類阿拉伯烤肉攤前開始喧鬧起來,陣陣煙霧繚繞;不同膚色、不同國籍的人穿梭在人流中,圍坐在街邊閒聊;餐廳、冰激淩店、咖啡店、理髮店前,閃爍著各種阿拉伯語、英語、韓語的霓虹燈;異國風情的香水味和水煙味交織在一起,瀰漫在空氣中……

  這裡是被譽為“聯合國社區”的義烏江東街道雞鳴山社區,接近一半的常住居民是外國人,他們來自全世界58個國家和地區。不同文化風俗、各色異國元素交織,是這座浙中小城國際化的一個縮影。

  千百年前,這些外國人的祖輩們見證了中國人沿著古代絲綢之路前往中東、歐洲謀求商機。如今,他們沿著新絲綢之路,來到了它的起點義烏,在這裡尋找財富、生活和夢想。

  “國際老娘舅”

  1992年出生的重慶女孩周天燦從小跟著父母在義烏生活,在她幼年的印象中,義烏是一座從手搖“撥浪鼓”雞毛換糖“換出”大市場的城市。在義烏,她從小聽著無數個“從無到有”的創業傳奇故事,也親眼見證了越來越多外國創業者來到這裡。

  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全球各地的“淘金客”匯聚義烏。這也給了回重慶念完高中和大學的周天燦一個返回義烏的理由:英語專業出身,這裡又有如此多的外國人,小城市裏也許更有用武之地。

  2014年,周天燦加入了當地同悅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做了一名社工,入駐國際化程度相對較高的雞鳴山社區。

  “雞鳴山社區是2003年成立的,記不清是從何時起,這裡有越來越多的外國人聚集了。”周天燦説,有一個説法是,最早在義烏經商的阿拉伯人認為這裡是義烏最東邊的社區,是太陽最早升起的地方,出於信仰的原因他們選擇住在這裡,逐漸形成了這裡濃厚的異域風情。

  對於很多初次來到雞鳴山社區的人來説,會被社區門口“聯合國社區”的標誌一下子吸引住。各種膚色的外國人在這裡走街串巷,也給這裡帶來了不一樣的國際化色彩。

  “我們社區是義烏外商居住最為集中的社區之一。”雞鳴山社區黨委書記何文君告訴記者,社區有本地人口3512人,外來人口約2.5萬人,其中包括58個國家和地區的1302名境外人員。

  為了方便老外生活,社區辦起了境外人員服務中心,每週五次免費培訓漢語,從坐公交,到買菜點菜、看病就醫,教的都是最實用的生活用語;遇到中國傳統節日,中心還會舉辦家庭聯誼、文化周活動,把包粽子、剪窗花、做水餃等中國文化元素傳遞給每一個外籍人士。

  在社區辦公樓的二樓,有一個“中外居民之家”,墻上挂滿了大大小小的照片,每一幅都定格了中外居民在這裡生活的瞬間。

  伊朗外商哈米指著其中一幅照片説,這是他幾年前的端午節在社區舉辦的“我們的節日”活動中和中國大媽們學包粽子時拍下的。這位會6國語言的外商如今已是當地小有名氣的“外國人代表”,被大家稱為“國際老娘舅”,他的身影經常見諸媒體的報端和鏡頭前。

  這間“中外居民之家”也成了他調解矛盾糾紛的辦公室。書架上擺滿了義烏市政府頒給他的各種獎盃。見到哈米時,他著一身正裝,背個公文包,一口流利的中文。

  他説,雞鳴山社區裏有一批志同道合的外商,他們與同悅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一起,設立“國際老娘舅”中外調解室,對外商在義烏工作與生活起到協調、幫助作用。

  “社區還經常組織外商一起參與公益活動,有的外商免費為中國孩子上外語課,有的為義烏的老人做飯、洗衣,陪他們聊天。中國人需要幫助,外商們也會第一時間送去溫暖。”哈米説。

  與雞鳴山社區辦公樓相隔不遠就是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這裡成了很多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年輕人闖蕩義烏的第一站。“語言是他們要攻克的第一道關。”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的老師冉曉麗説。

  就在社區“中外居民之家”的隔壁,一個窗明几淨的小屋裏,每到晚上六點,會聚集來自義烏各地的外國人學習漢語。周天燦説,這是社區同悅社工組織的漢語培訓班,依託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的對外漢語老師們,給在義烏經商的外國人免費教中文。

  從最初的發傳單、塞小卡片廣告,到如今一個班有四五十人,這個漢語培訓班已經舉辦了5年10期。近千名外國人從不會一句中文到能熟練地和義烏本地人交流。

  這座城市有享譽世界的“小商品之都”。在這個1100多平方公里的浙江中部縣級小市,流動著來自140多個國家的55萬餘名外商,其中定居於此的達1.5萬人。不同國籍、不同膚色、不同宗教信仰、不同飲食習慣的外國人在這裡“如魚得水”。

  斯迪卡的“清涼馬裡”

  冉曉麗的手機裏一直保留著一段視頻,是2016年第十屆浙江外國留學生年度文化交流——“夢行浙江”活動中,外國留學生表演的一段精彩的曲藝串燒,有相聲、快板等中國傳統藝術,難度頗高。

  一位非洲小夥子手裏搖著撥浪鼓、肩上挑著貨郎擔,嘴裏大聲吆喝著“雞毛換糖嘍……”活脫脫一個義烏“洋”貨郎。

  這位小夥子就是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的大二學生斯迪卡,2014年他從非洲馬裡來到義烏的時候,還不會説一句中文。通過在學校的學習,以及在雞鳴山社區外國人漢語培訓班學習兩個月後,就已經可以幫助老家的父母來義烏市場上看貨、比價和下訂單了。

  “最初還要加上手勢比畫,半年後我就可以和當地人暢通無阻地交流了。”斯迪卡咧嘴自信地説,現在完全有信心給別人當導遊和導購。

  斯迪卡來自馬裡一個殷實的家庭,是家裏的老幺,還有十來個哥哥姐姐。來義烏之前他在馬裡讀過三年法律,因為覺得法律專業畢業後在當地工作難找,在父母朋友的建議下,來中國義烏尋找機會。

  “我父母在非洲做生意的時候,發現很多商品都來自義烏,在馬裡人的認知裏,義烏是中國知名度最高的城市之一。”當問及斯迪卡對義烏的感受時,他感嘆了一句:“當時我就震驚了。”

  來到義烏之後,斯迪卡最先熟悉的區域就是義烏的大市場,他至今難以忘記剛看到綿延4公里的義烏國際商貿城時的震驚。“義烏是個小地方,但是有個超級大市場。”

  通過參與社區和學校組織的各種社會文化交流活動,斯迪卡對義烏的了解也更深了。“我們排演這個節目,就是想知道義烏從貨郎擔發展到如今的全球最大小商品市場,中間到底經歷了什麼過程。”斯迪卡現在已經明白,雞毛換糖代表著“敢闖敢幹”的義烏精神。

  在雞鳴山社區,有無數和斯迪卡一樣的追夢人。也許是在義烏創業氛圍的感召下,斯迪卡也成了一個創業者。在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涉外人員服務中心的幫助下,斯迪卡參加了2016年義烏世界商人創業大賽,他的項目“清涼馬裡”獲得了三等獎。

  斯迪卡把他“清涼馬裡”的商業計劃書拿給記者看,“在熱帶地區,尤其像非洲的馬裡、幾內亞、剛果、喀麥隆等國家,終年高溫,對冰塊的需求量很大。”斯迪卡説,然而制冰工廠的生産技術落後,生産成本高昂、效率低下,普通人民對於高昂的冰箱和冰塊可望不可求。

  “這個項目是要給非洲國家帶去品質好又性價比高的制冰工廠,讓當地百姓享受到價廉物美的冰塊,計劃裏還有物流系統支持。”但是,斯迪卡建造制冰工廠的夢想並沒有得到家庭支持。創業的夢想之火並沒有熄滅,斯迪卡轉而選擇了純凈水項目。

  “我們當地的水不乾淨,流出來就像這樣的紅色。”斯迪卡指著一碗茶水説,那裏的水遠遠沒有達到飲用水標準,但當地人都是直接喝。斯迪卡在需求中看到了商機,他想到了給家鄉提供便宜又衛生的飲用水項目。他用自己的獎學金和大賽獎金共9000元,在義烏購買了水處理機器和軟包裝設備,直接發貨到馬裡,在當地朋友的幫助下做起了純凈水項目。他們生産的純凈水産品一大包裏有60個500毫升的分裝小包,售價60西非法郎,約折合人民幣3.3元。

  “我現在開始盈利了,已經追加投資,買了一輛柴油三輪車送貨,最終我會實現制冰工廠的夢想。”

  2003年,哈米也同樣懷揣夢想來到義烏做伊朗絲巾的進口生意。2007年,他和中國籍妻子王喧在北京、杭州、金華和義烏奔走了整整8個月,終於拿到營業執照,成立了義烏市首家由外商創辦並擁有進出口權的外貿公司,他的辦公地點就設在雞鳴山社區服務中心邊上。

  如今哈米已經在北京、上海和廣州開設了分公司,把絲巾服飾、衛浴潔具等貿易做到了亞洲、歐洲和北美洲的許多城市。

  繁忙工作之餘,釣魚和賽車是這位52歲伊朗商人的最愛。哈米説:“釣魚培養我做好大生意的定力,而賽車讓我永遠跟上中國的發展速度,不斷抓住新商機。”

  在這些外國人眼中,義烏遍地充滿了機會。這裡是中國商品走向世界和世界商品進入中國的重要平臺。這裡匯聚了7萬多個商鋪,180多萬種商品出口世界219個國家和地區。

  溫暖的故事

  雞鳴山社區在外國人圈子裏的知名度和影響力越來越大,這裡的房租甚至都要比周邊高一點。

  “這裡生活方便”“這裡有我最喜歡的黃燜雞米飯”“漢語培訓班的吸引力大”“工商學院的老師和社區服務很好,隨時會提供幫助”……無數外商和留學生提到了他們從老師和社工等中國人那裏得到的無私幫助,以及他們之間發生的溫暖故事。

  幫助斯迪卡在義烏站穩腳跟的漢語培訓班,也是吸引老外來到雞鳴山社區的最大理由之一。“目前漢語培訓班報名人數已滿,還要報名的話得等下個學期了,報名需滿足積分制的條件。”周天燦告訴記者,上到70多歲的老人下至十幾歲的年輕人,學習積極性都非常高,如果和上課時間衝突,外商還會堅決推掉商務洽談。

  周天燦的手機裏有5個微信群,從1班到5班,每個群100人左右,群裏的同學氣氛活躍,除了交流課程內容,給課程提建議,有高興的事情和困難,大家都會分享或者分憂。

  “老外一遇到事情,第一個就會想到我們,比如剛來義烏打車的時候説不清地址,去醫院看病不知道挂哪個科的號。”周天燦説,一名來自巴基斯坦的學員海德,來義烏已經四五年了,兩年前他決定把妻兒都接來義烏定居。但是他9歲的孩子是個腦癱患者,生活不能自理,需要找個康復機構進行針對性的康復治療和培訓。在義烏摸不著門道的海德第一時間就想到了社工。

  “我們夫妻決定只要一個孩子,想要全心全意把他照顧好,但是我們擔心等我們年老或者去世後,孩子沒人照顧,所以我希望能夠有一個康復機構來幫助訓練孩子生活自理。”海德説。

  通過頻繁的家訪,周天燦從親戚朋友處了解到,義烏市殘聯育智學校可以做兒童康復。但是由於離家很遠,海德上班時,妻子一個人無法完成接送陪同,周天燦又千方百計幫他們打聽到距離近一點的東方天翔醫院去做康復治療。

  “社工的工作就是如此,很瑣碎,但是通過我們的服務,大家都成了朋友,結下了很深的友誼。”周天燦説,義烏有其特殊的地方,就是多元包容,很多居民家裏都住著外國友人。比如雞鳴山社區的中國居民們每到春節都會邀請外國人來家裏,這個傳統已經堅持8年了。

  作為漢語培訓班的帶頭人,冉曉麗還是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涉外人員服務中心的負責人。2008年,她從新疆大學作為特殊人才被引進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她的專業是哈薩克語,此前主要教少數民族漢語。

  在學生口裏,對她的稱呼是“媽媽老師”,她不僅監督他們的學業,還牽掛留學生們的衣食住行。每個學生的家庭情況,生活近況,在“媽媽老師”心裏明明白白。“斯迪卡,談戀愛不要影響學習,要給彼此留點空間”“你到底在哪,馬上要遲到了,快來上課!”冉老師的微信留言,既像嚴師又像母親。

  冉曉麗説,到義烏後經她培養的留學生一共有3000個左右,涉及60余國家和地區。“我們培養的學生,其實就是明天跟中國友好合作的國際力量。”

  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的留學生畢業後,有的去大學繼續深造,有的學成回國創業,有的選擇留在義烏,把義烏當作第二故鄉。

  一個來自墨西哥的學生楊亞迪畢業後,娶了個四川媳婦,選擇在義烏定居做生意,每年楊梅和蜜橘成熟的時候就會去親自採摘,並專程回學校送給冉老師。

  斯迪卡給自己定的目標也是留在義烏。他説,馬裡人喜歡和中國合作,因為中國近幾十年的高速發展有目共睹,“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後帶來了很多機會。“畢業後我還不想回馬裡,我要先在中國把本領學好,再去發展自己的國家。”

  社區“找茬兒團”

  隨著越來越多的外國人涌入義烏,這裡有越來越多像雞鳴山這樣的“聯合國社區”。本地人“走出去”,外國人“走進來”。

  在很多社區裏,都可以看到中國居民和外國人生活在一起的和諧畫面。從餐飲這個細節就可以看出,在義烏經常是一家穆斯林餐廳隔壁是中餐館、韓餐館,從土耳其烤肉到重慶火鍋,各國餐飲雜糅在一起,彼此和諧共存。

  “尊重,包容,開放。”在義烏生活了11年後,冉曉麗用這三個詞語來概括她理解的義烏。為何這麼多外國人能無憂無慮地生活在此,除了這裡能幫助他們實現致富的夢想以外,快速融入當地生活是外商們能真正留下來的理由。

  義烏這種“雙向開放”的格局,不僅吸引著大批外來尋夢者,更深刻地改變著他們。在周天燦看來,一開始為了給外商提供更優質的生活服務,促進跨文化交流,協助境外人員融入社區,志願者組織了多項活動。現在,這種“單向輸出”正在變為“雙向輸出”。

  “越來越多的外國人開始主動投身當地的志願者活動中。”周天燦説,去年12月30日,外國志願者們主動前往探訪社區的老人,贈送慰問品,帶去節日的祝福。還在當晚舉行迎新年慶祝晚會,來自意大利、伊朗、尼泊爾、摩洛哥等10多個國家的幾十名境外人員和社區居民一同參與,齊聚一堂。

  不久前,來自哥倫比亞的外商丹尼爾找到社工溝通,他經營的餐廳每天剩下很多食物,不知道怎麼處理,希望能將一些食物和衣服捐助給有需要的人,如果有合適的渠道,還可以和在義烏的哥倫比亞老鄉們一起做這件有意義的事。

  來義烏只有一個多月的阿富汗人米爾扎想把國外流行的“慢跑拾荒者”活動引入義烏。一邊撿垃圾一邊慢跑正在成為風靡全球的健身新潮流。為此,他還專門手畫了一份詳細的策劃文案交給社工,包括路線、參與人群、如何宣傳等。

  “這些活動最早是社工來組織,現在社工只需要參與協助。”周天燦説,這種變化是因為“老外們”真正把義烏當作自己的家。他們有時候比本地人都更積極參與社區治理,宣傳垃圾分類、消防知識,甚至還成立了社區“找茬兒團”,把社區需要改進的地方用手機拍下來告訴社工們。

  “我們選擇在義烏生活,就要學會適應這裡的生活方式,融入這裡的生活圈子。”哈米説。

  “如今義烏就是我的家。”在義烏經營一家餐廳的約旦人默罕奈德説,大家來自五湖四海,不同膚色、不同語言、不同信仰,但平時都會聚在一起吃飯、出遊,就像一家人一樣。

  義烏,正在向這些來自世界各地的外國人們開放融入的大門,在彼此和諧相融中,生長出新的發展力量。

  複雜多元的社會環境中逐漸建立起的現代社會治理模式,也許是對這個“聯合國大家庭”的社會學和政治學解讀。但是,對於更多人來説,這座充滿機會和夢想的城市中,每天上演的一個個“人”的故事,才是最迷人的地方。(記者 魏董華 屈淩燕)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 GE Ontime_fororder_123_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