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鹽湖資源利用更精細

2019-08-26 16:47:43 | 來源:經濟日報 | 責編:陳晨

  伴隨西部大開發進程,青海鹽湖資源綜合利用開發已成為發展柴達木循環經濟的重頭戲。從“單打獨鬥”的資源粗放式開採到“吃幹榨凈”的循環開發利用,再到“創新型産業集群”加快培育,青海鹽湖資源開發和利用成為青海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産業之一。

  青海柴達木盆地是我國鹽湖資源聚集區,探明無機鹽保有資源儲量達3400億噸,佔全國鹽湖資源總量的三分之一,被列入國家“西部十大礦産資源集中區”。經過幾十年發展,青海鹽湖工業已形成鉀鹽、鈉鹽、鎂鹽、鋰鹽、氯鹼五大産業集群,躋身其中的金屬鎂項目成為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的核心項目。目前,鉀肥産業無論是技術工藝水準還是生産規模,均處於全球領先地位,尤其近年來鎂、鋰生産裝備、技術和工藝取得了重大突破,相關産業鏈條正在加快延伸,鹽湖産業顯示出無限的發展潛力。

  鹽湖工業作為振興青海經濟的四大支柱産業之一,注入創新元素實現“變道超車”。鹽湖資源開發利用逐步由粗放向精細轉變,由單一向綜合轉變,初步形成了鹽湖資源深度開發與能源化工、有色金屬、新能源、新材料産業融合發展的循環産業體系。

  今年5月30日,青海鹽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22噸純鎂錠産品從察爾汗裝車出發,搭乘中歐班列發往德國漢堡,這是鹽湖股份第一批出口歐洲的純鎂錠産品。近年來,鹽湖股份公司不斷發展循環經濟,開發深加工産品。

  “有‘無機鹽寶庫’之稱的察爾汗鹽湖,各類鹽資源總儲量達600億噸。”青海鹽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興富介紹説,鉀肥生産過程中鹽湖滷水分級蒸發,先後産生氯化鈉、水氯鎂石等生産廢料,這些生産廢料通過技術轉化被加工成鹼化工産品、金屬鎂、碳酸鋰,最後尾礦又通過固體鉀礦溶解轉化工藝回到鹽田,鹽湖資源形成了“資源—産品—再生資源”的循環利用模式。

  青海省工信廳相關負責人表示,鹽湖資源開發由單一的初級加工向多元化産品和精深加工轉變,由價值鏈低端向價值鏈高端轉變,産業由分散向集聚、多産業融合和協同發展轉變,初步實現了鹽湖化工與能源化工等産業有機融合發展。(記者 馬玉宏 通訊員 范程程)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 GE Ontime_fororder_123_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