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差異 推進優質公平

2019-09-11 09:20:38 | 來源:光明日報 | 責編:王濤

  【專家談】

  中華人民共和國自成立之日始,就確立了為人民辦教育的宗旨。70年來,教育上最大的普惠性成就是實現了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接下來,人民對教育的要求不只滿足於有學上,而且還要上好學。改革開放以來,黨和政府把“教育公平”列為教育的最核心主題,提出義務教育均衡優質發展這一新的歷史任務。而今,我們在實踐中不斷取得進步,同時也讓大家感到歡欣鼓舞。

  差異的存在是現實,也是提出公平的前提。教育公平的理想表達是,要保障每個人享受教育的平等權利,包括機會、過程和結果。從差異的角度看,就是要在承認和尊重差異的基礎上,改變不合理的差異以實現平等。可見,為實現平等,要直面差異,但並非要取消差異,我們也不可能且不必完全取消差異。差異中不合理的要改變,不可避免的則要承認、要尊重,具有特質的差異更要充分開發,使其成為一種資源,以此豐富我國基礎教育、向更高水準發展,為社會整體進步服務。如何認識和處理差異,才是教育公平乃至優質公平的關鍵問題。不認真分析、研究差異,教育優質公平就會傾向“烏托邦式”的拔高,或者以簡單扯平差異為目標,良好的願望和現實就會漸行漸遠。

  如何繼續推進教育優質公平的戰略決策?現實教育中的不公平,不只是教育自身造成的,還包括社會在現代化建設中內含的問題和社會發展水準造成的問題,因此需要頂層設計、通盤考量。教育政策的制定者、決策者以及執行者,應以積極態度對教育優質公平發展所必需的要素,提出理性而具有建設性的意見。

  推進基礎教育優質公平的主體與路徑,在長期實踐中已有很多經驗和創造,有許多路徑和不同主體。但不管怎樣,我們應該堅持的信念是讓責任主體在做成事的同時,促進自身的發展和成長。

  (葉瀾 係華東師範大學教授)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 GE Ontime_fororder_123_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