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業未來整體性回升可以期待

2019-12-27 08:56:30 | 來源:經濟日報 | 責編:王濤

  日前,在中國棉花協會第四屆會員代表大會暨全國棉花形勢分析會上,中國棉花協會副會長、秘書長王建紅表示,2019年天氣基本適宜棉花生長,機械化種植水準不斷提高,但我國棉花産量出現下降。

  産量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內地種植面積的大幅下降。據中國棉花協會統計,2019年全國植棉面積4815.59萬畝,同比下降1.77%,總産量590.6萬噸,同比減少3.35%。其中,新疆種植面積增加0.2%,産量下降1.9%;黃河流域種植面積減少6.82%,産量下降9.8%;長江流域種植面積減少8.65%,産量下降11.3%。

  王建紅表示,近5年中國棉花種植面積三大棉區平分秋色的格局已被打破,新疆優勢明顯。2018年,黃河流域種植面積僅佔13.65%,長江流域佔11.39%,內地已不足三成。棉花生産逐步向新疆轉移,規模化、機械化水準進一步提升。新疆棉花産量屢創新高,2018年為511萬噸,較2014年的367.7萬噸增長39%,2018年産量已佔全國的84%。

  然而,一方面植棉面積下降、産量減少,另一方面由於庫存量增加、需求量減少,2019年棉紡織企業的經營壓力仍高於往年。

  今年9月份以來,企業收購籽棉價格下降明顯。截至11月底,全國棉花採摘全部結束,交售進度為92.4%,同比減慢1.85個百分點。全國籽棉平均收購價格為5.56元/公斤,同比下降18%。其中,新疆收購價格為5.47元/公斤,同比下降19.1%;內地籽棉收購價格為5.91元/公斤,同比下降14.5%。

  王建紅表示,棉花的終端需求疲態正持續傳導至上游。為減少庫存,增加流動資金,紡織企業銷售以走量為主,價格缺乏支撐,持續下跌,導致企業利潤不斷縮減,經營壓力加大,部分中小企業因無法承受壓力被迫關停,虧損面較去年同期擴大。

  根據中棉協數據顯示,2019年1月份至10月份,我國棉紡織行業虧損面為28.4%,較2018年同期增加11.6個百分點,主營收入同比下降1.84%,利潤總額同比下降10.17%。

  “中國棉花協會預測,2019年至2020年,棉花消費量802萬噸,較上一年度減少5萬噸。”王建紅認為,未來棉花行業整體階段性回升是可以期待的,尤其是對中國棉花市場的預期,有可能會領先其他國家市場。“信心主要來源於世界經濟穩中向好趨勢沒變,中國擁有巨大的消費潛力,但同時也要做好迎接世界經濟不穩定性、不確定性增加,國內外形勢複雜、外部壓力增大等諸多挑戰,我國棉花産業還要向高品質縱深發展。”王建紅説。

  中國棉花協會會長高芳表示,當前中國經濟正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中國棉業發展需要著力解決産量和品質不平衡,産業鏈各環節利益不平衡,行業規模小,成本高、創新能力不足等諸多問題。(記者 劉瑾)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 GE Ontime_fororder_123_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