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消息:7月23日至25日,由中國互聯網協會主辦的2020中國互聯網大會首次搬上“雲端”舉辦。大會以“共迎網絡新時代,共創産業新未來”為主題,就新基建、人工智能、5G、工業互聯網、區塊鏈等議題展開了一系列討論與展望。
大會上,騰訊高級執行副總裁、雲與智慧産業事業群總裁湯道生發表了主題演講,他表示:“越來越多的行業和企業在面對未來發展時,應該將數字化放在優先位置,以‘數字優先’作為戰略思考的起點”。新基建、數據要素、産業互聯網、消費互聯網和未來城市的融合正在通過“生態聯動”描繪出未來經濟的藍圖。其中,新基建是“路”,提供支撐;數據是新“石油”,提供動力;産業互聯網、消費互聯網是“車”,載人運貨;城市是未來經濟運行的最大場景,通過高效的服務與治理保障經濟和社會良好運行。最終,通過“‘路—油—車’高效協同運轉,為新經濟提供了新動能。
如何以數字經濟為基礎共建“未來經濟”?在湯道生看來,首先,要做實新基建,修建跨網、彈性和智慧的“高速公路”;其次,要造好産業互聯網的“智慧車”,為各行各業提供高效的數字化運載能力,實現新供給、搭建新平臺、形成新組織;最後,要讓數據要素成為驅動經濟發展的“新能源”。湯道生在演講中提到:“就像這次大會,騰訊會展作為技術提供方,和主辦方一起利用在線直播、小程式互動、AI同傳等技術打造全新的“雲展館”,讓大會365天‘永不落幕’”。湯道生認為,持續增強的數據中心、超算中心以及AI、量子計算等技術提升了機器應對複雜世界的能力。騰訊在上海、天津、貴安、清遠等地建設了多個大規模數據中心並自主研發了星星海伺服器。伺服器—“為雲而生”服務實例的綜合性能提升35%以上,技術支撐讓數字世界更具有“彈性”。網絡安全領域,騰訊安全為包括智慧政務、金融、零售、電商等18個行業的10000余家客戶提供安全服務並打造了超過80款企業級安全産品,不僅提供“安全貨架”而且提供“配送服務”和“全程質保”。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以下簡稱“疫情”)期間,遠程辦公需求增加,騰訊會議為了有效保障需求,用8天時間擴容10萬台雲主機、100萬核計算資源,實現了對突發情況的及時響應。醫療領域,騰訊覓影利用AI醫學影像將原本需要5分鐘至15分鐘的閱片時間縮短到幾秒鐘,緩解了醫生的壓力。疫情期間,騰訊雲助力貝殼打造的“在線VR看房”幫助租客通過3D實景用“雲看房”的方式感受房間的大小、裝修細節等;租客通過連線經紀人獲得關於朝向、稅費、配套設施等相關問題的解答。目前,騰訊雲助力貝殼完成了超過370萬套房屋的VR重建,用戶使用次數超過6.6億。
湯道生演講中提出,為實現“新供給”,互聯網需要在兩個維度為産業提供助力。首先,能力維度。互聯網要為産業提供充足的數字化生産工具。産業互聯網具有技術精深、分工垂直的特徵,需要搭建新平臺,實現內外部高效協同。互聯網企業將自身的技術和能力模組化、産品化,通過中臺的形式向外輸出。産業互聯網需要通過構建開放平臺,匯聚生態能力,通過行業協作、産業鏈協同,開拓新空間。騰訊雲天禦推出的智慧風控中臺,搭載決策引擎、風險探針和風險釋放平臺使銀行可以根據自己的場景需求組成自己的風控方案。目前該中臺已幫助中國銀行阻斷了超過100億的風險交易,助力華夏銀行服務超過5萬家小微企業客戶線上信貸。中臺可以推動技術和資源共享,達到倍增效果。通過騰訊通信中臺的骨幹網絡和實時音視頻技術,騰訊雲聯合飛虎互動為金融機構打造了虛擬營業廳,通過遠程視頻櫃員,普通用戶在微信小程式或者APP上可以與銀行櫃員通過視頻辦理業務。虛擬營業廳獲得了建設銀行、浦發銀行等幾十家銀行客戶的認可,疫情期間,該中臺也在湖北省地區的銀行中廣泛應用;其次,組織維度。互聯網為産業提供靈活、開放的數字化管理、創新工具,通過在線辦公、雲端協作,構建數字化新組織。新東方在線採用騰訊企點的雲電話呼叫中心。客服通過手機、電腦隨時可登錄雲端接聽。目前,新東方客服的浮動坐席是固定坐席的6倍多,在寒暑假等銷售旺季,客服可以快速、彈性應對諮詢壓力。
新基建領域,騰訊通過微信、小程式、微信支付等“新連接”打通C端與B端的數據,讓消費互聯網所産生的用戶需求、偏好等大數據可以幫助智慧産業優化流程,準確決策;産業互聯網産生的通用數據與前瞻數據可以作為城鄉建設和服務的參考。在該技術下,永輝通過微信小程式和App為用戶提供購物到家服務。借助騰訊智慧零售的大數據工具,永輝對用戶流向、滲透率等進行分析,預測不同區域居民的不同需求,通過倉儲分配、運力調配,實現了最大化的貨物週轉。春節期間,永輝的銷售額增長超過6倍。數據在社會生産、消費體系中的流轉不僅改善了消費者體驗,提升了産品銷量,而且帶來了企業運行效率的提升,讓數據真正成為了“生産力”。
湯道生在演講結尾中總結道:“‘數字優先’是思維的變革,需要我們真正認識在今天這個時代拐點,數字化的重大意義。我們從數據要素的生産、流轉和價值生産的全流程重新思考、設計和優化整個系統,積極投入新基建,實現産業互聯網和消費互聯網在未來城鄉間的高效協同。(圖/文 陳東)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