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科學探索獎”獲獎名單公佈 騰訊鼓勵探索精神

2020-09-25 14:37:18 |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責編:馮實

  國際在線消息:9月25日,第二屆“科學探索獎”獲獎名單正式揭曉,50位青年科學家每人將在未來5年內獲得騰訊基金會總計300萬元人民幣獎金。據“科學探索獎”管理委員會透露,本次獲獎人名單較去年更為多元化,其中女性獲獎人增至5位;35歲及以下獲獎人6位(最年輕獲獎者僅30歲);港澳地區首次放開申請後,該地區有3位科學家獲獎。

  2020年“科學探索獎”頒獎典禮將於11月14日在北京舉行。屆時,50位獲獎人將公開亮相,眾多國內外科學家代表將應邀見證這一榮譽時刻。“科學探索獎”管理委員會希望通過激勵青年科技工作者,助力我國原始創新能力的提升。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騰訊基金會發起人馬化騰表示:“我們非常期待‘科學探索獎’可以長期支持一大批優秀的青年科學家潛心探索、獻身科研,希望將來在他們當中誕生科學大家,為國家的科技事業做出突破性的貢獻”。

  鼓勵投身基礎研究和自由探索

  本次50名獲獎人中有48人擁有教授或同級職稱,38人有海外一流高校、研究機構學習或工作的經歷。50名獲獎人中既有國家級獎項的獲得者,也有多人此前沒有獲得過其他知名獎項。

  “科學探索獎”特別關注女性科學家和年輕科學家的發展。本次50位獲獎人的平均年齡不到40歲,其中女性5位,35歲及以下獲獎人6位,最年輕的獲獎者僅30歲。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是“科學探索獎”首次對港澳地區放開申請,港澳地區共有59人申報,3人獲獎,他們分別來自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和香港城市大學。做出色的社會科技獎項,助力最優秀的青年科技人才攀登科學高峰是“科學探索獎”的追求。

  “科學探索獎”聯合發起人、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表示:“我們選拔出的這些年輕人,我相信有相當一部分,未來能夠脫穎而出。我們的工作對科技人才的培養有著非常長遠的意義”。“騰訊發起和支持‘科學探索獎’為青年科學家提供更好的條件,希望鼓勵他們投身基礎科學,面向未來,自由探索,以實現更多‘從0到1’的突破”“科學探索獎”項目負責人表示。

  未來,“科學探索獎”將為青年科學家搭建跨學科互動交流的平臺,將舉辦重大主題的學術報告會、研討會。受資助期間,獲獎人將按要求向評審委員會定期提交年度科研進展報告並擔任科學傳播大使,定期參加必要的公益活動和科普活動。

  超800名“兩院院士”熱忱參與

  2020年“科學探索獎”總共收到1200多位青年科學家的申報材料,經過初篩、初審、復審、終審四輪評審,最終産生獲獎名單,申報人與獲獎人比例約為25:1。作為中國最具影響力的青年科技人才資助計劃之一,“科學探索獎”不斷擴大的知名度、影響力和著眼未來的理念,讓獎項得到了科學家們的熱忱參與和支持。

  今年,在獎項的提名、推薦、評審過程中,超過800名“兩院院士”參與其中。為了保證評審的客觀公正,“科學探索獎”在評審規則上不斷優化。“我們在評審全過程中嚴格執行了回避原則,在已有的師生、親屬、項目、商業合作等回避關係基礎上,今年進一步將同單位、提名、推薦納入回避關係。此外還特別設立了‘斷開式評審’機制,避免同一批評委‘一評到底’”“科學探索獎”項目負責人介紹道。“‘科學探索獎’正在不斷釋放出自己的吸引力,在流程和標準上越來越和國際標準靠攏,專業和嚴謹是‘科學探索獎’要一直保持下去的特色”“科學探索獎”聯合發起人、南方科技大學校長陳十一如是説。

  騰訊基金會負責人表示:“我們將持續投入且沒有任何商業訴求。希望有越來越多青年科研人才能夠受到獎項鼓舞,心無旁騖,潛心研究”。據了解,騰訊基金會先期為“科學探索獎”投入的10億元人民幣將採用企業投入、公益運作的方式,不求商業回報。

  據悉,作為國內首個由互聯網企業設立的科技公益項目,“科學探索獎”于2018年由馬化騰攜手饒毅、楊振寧、施一公、潘建偉等人共同發起。獎項面向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領域,支持在中國內地和港澳地區全職工作的、45周歲及以下青年科技工作者,每年評選産生50位獲獎人。(文/陳東)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 GE Ontime_fororder_123_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