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政策“組合拳” 培育創新發源地

2021-03-11 09:51:08 | 來源:經濟日報 | 責編:馮實

  中小微企業是我國數量最大、最活躍的市場主體。作為保市場、保就業的主力軍,中小微企業發展一直受到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2021年2月份,“經濟日報—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小微企業運行指數”為44.1,融資指數為52.8,均較上月持平,信心指數上升0.4個點,反映出本月小微企業運行保持穩定態勢,對國民經濟企穩復蘇起到重要支撐作用。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大背景下,小微企業這份成績來之不易,合理有效的扶持政策必不可少。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肖亞慶日前表示,去年防疫期間中小企業面臨困難,工信部和其他部門一道,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支持中小企業發展。

  一方面做好稅費、拖欠賬款、融資成本“三道減法”。2020年新增減稅降費規模超過2.5萬億元,這是對中小微企業發展的巨大支持。清理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的賬款,沒有分歧的賬款超過了1610億元,現已全部清零。金融機構、金融企業去年發放的中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利率5.08%,比去年初下降0.8個百分點。

  另一方面做好服務、數字化、融資規模“三道加法”。各地去年舉辦服務中小微企業的各種活動達到了9萬多場次,服務670多萬次,服務的企業達到了5000多萬個次。同時還實施中小企業數字化賦能專項行動、製造業雙創活動,培育“小巨人”企業1832家,帶動了各地培育專精特新中小微企業3萬多家。金融機構支持的小微貸款餘額超過15萬億元,同比增長30.3%。

  中小企業量大面廣,涉及的領域非常寬泛,中小企業發展不僅需要國家出臺政策支持,也需要中小企業所在地的地方政府出臺更精準的支持政策,打好政策“組合拳”,集聚形成創新發展合力。

  肖亞慶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將主要做好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的“321”舉措。

  “3”是圍繞政策體系、服務體系、發展環境三個重要領域進一步夯實基礎。加快“十四五”中小微企業發展規劃的編制,進一步健全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的制度,完善公共服務、市場化服務、社會化公益服務相結合的中小微企業服務體系。同時引導服務機構提供規範化、精細化、個性化的服務。

  “2”是聚焦融資、權益保護兩項重點工作。把追求實效,落到實處作為工作目標,加強政府、金融機構和企業對接,深化産融合作,推動金融機構加大對中小微企業信貸投放,在原有的基礎上進一步降低融資成本,拓寬直接融資的渠道。

  “1”是緊盯提升中小微企業創新能力和創新化水準這一目標,支持中小微企業成為創新的發源地。要健全創新型中小企業的梯度培育體系,力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在1800多戶的基礎上,在國家層面通過3至5年時間培育1萬多家這樣的企業,帶動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0萬家和百萬家創新型中小企業。(記者 祝君壁)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 GE Ontime_fororder_123_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