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非開普敦郊外的海信亞特蘭蒂斯工業園,兩名當地員工正在流水線上組裝電視。該工業園由海信集團和中非發展基金共同投資興建,在促進非洲本土製造業發展的同時,也為當地帶來大量就業機會,創造許多外匯和稅收收入。目前工業園生産的電視和冰箱産品在南非市場佔有率排名第一,並出口到10余個非洲國家。 (田士達供圖)
經濟日報比勒陀利亞訊:日前,聯合國大學與荷蘭格羅寧根大學4名學者聯合發表論文指出,製造業持續帶動非洲國家就業,但製造業産值增速遜於經濟增速。隨著非洲自貿區啟動,未來非洲製造業有望延續發展趨勢。
研究發現,近10年來,製造業為非洲國家創造了許多就業機會。學者研究了51個非洲國家和地區的製造業統計數據,發現製造業就業人數佔就業總人數的比例從2010年的7.2%上升到2018年的8.4%。同時,從2000年開始,迦納、尼日利亞、盧旺達等國的製造業開始穩步增長,就業人數佔比持續攀升。不過,研究也發現,非洲製造業就業比例仍不及亞洲和拉丁美洲等其他發展中地區。
研究顯示,儘管非洲製造業快速發展,但製造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産總值的份額卻有所降低,從2010年的11.4%下降到2018年的10.9%。這反映出非洲製造業産值增速遜於當地經濟總體增速。
值得注意的是,非洲還有眾多中小型製造企業,主要生産食品、服裝和木制品等商品,以滿足本國消費者需求為主。同時,由於非洲製造業主要服務於國內市場,因此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受到國際市場影響較小,顯示出非洲製造業具有一定韌性。相比之下,許多依賴大宗商品出口的非洲國家和企業受到疫情衝擊更大。
研究還提到,隨著2021年元旦非洲大陸自貿區正式啟動,非洲域內貿易潛力將得到釋放,貿易需求的提高將進一步刺激本土製造業發展,非洲工業化進程有望加速。研究認為,非洲製造業在疫情期間並未受到嚴重衝擊,相信未來幾年將延續發展趨勢,並推動非洲經濟結構轉型升級。更多“非洲製造”産品值得期待。(記者田士達)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