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消息:3月24日,騰訊發佈2020年Q4及全年財報,其中“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第四季收入38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9%。財報指出,騰訊雲加大自研技術投入,推出了“星星海”定制化雲伺服器解決方案及自研的數據中心技術T-block,持續提升雲服務成本效益。騰訊會議已成為中國最大規模的獨立雲會議應用,企業版提升了在各行業的滲透率。
作為全球Top5的雲計算廠商,騰訊雲不斷積累在産品、技術和生態上的優勢,築牢騰訊To B的底部支撐。2020年,騰訊雲入選Gartner魔力象限,這意味著騰訊雲IaaS和PaaS産品能力已進入全球頂級序列。過去一年,騰訊To B全力助推實體經濟,並通過新基建和生態戰略下沉到各行各業,覆蓋更多區域。
騰訊會議成為國內之最 “千帆計劃”拓寬雲的應用邊界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企業數字化轉型需求迫切,加快了輕量化SaaS服務的普及:騰訊會議、騰訊企點和企業微信等應用都在去年實現了高速增長。財報指出,SaaS産品方面,騰訊會議成為中國最大規模的獨立雲會議應用,最近發佈的企業版騰訊會議在能源、醫療及教育行業提升了滲透率;騰訊會議推出全新的會議室解決方案“騰訊會議Rooms”和“會議室連接器”,能夠與客戶現有的音視頻設備相容,提供高品質的互動通信體驗。
騰訊會議在疫情期間,上線245天用戶即突破1個億,成為國內最先突破一億用戶的視頻會議産品。2020年,有3億場會在騰訊會議上進行,推動雲招標、雲簽約、雲面試、雲培訓成為新趨勢。
全新的騰訊會議解決方案打破了硬體會議系統之間的壁壘,提升了會議效率,展現出騰訊會議更強的市場滲透能力和商業變現能力。
2020年,騰訊企點助力企業實現服務行銷一體化的全鏈路智慧運營,升級服務體驗、行銷轉化及上下游交易協同效率。在教育、工業、零售、金融等80+行業助力數十萬家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升級。企點客服産品線,全年銷售增速超200%。
整個SaaS應用市場種類繁多,為了打通産業互聯網的各個環節,深入不同場景,騰訊雲堅持開放共建,與垂直細分領域“最懂行”的夥伴協作,尋找企業數字化升級的“最優解”。2020年,“千帆計劃”升級為一雲多端。這一年,騰訊雲與100多個頭部SaaS廠商通力協作,聯合推出了54個場景解決方案。這種協作是不是簡單的1+1,騰訊聯合生態夥伴共建技術中臺和標準,推動SaaS廠商之間的互聯互通、相互集成和高效開發。
以鵲橋iPaaS為例,鵲橋iPaaS可以降低SaaS應用的集成門檻和難度,以往數十天的集成項目可在幾天內完成。借助神筆aPaaS,企業可以快速根據場景定制化應用。目前,已經有上百家國內外SaaS廠商通過玉符IDaaS,實現了賬號集成互通;超過40家SaaS廠商借助鵲橋iPaaS,高效集成。通過生態開放,騰訊雲放大了自身的産品和技術優勢,拓寬了雲的應用邊界,也豐富了雲的應用場景。
自研技術提升雲服務成本效益 雲基礎設施躋身全球頂級
2020年,騰訊雲持續加碼新基建,在自研技術上加速開墾拓荒。財報指出,騰訊雲持續加大自研技術投入,推出了星星海定制化雲伺服器解決方案及自研的數據中心技術T-block,以提升騰訊雲服務的表現及成本效益。
在國際研究機構Gartner的報告中,騰訊雲因技術敏銳、業務增長迅猛、和騰訊其他業務協同效應大等多個優勢疊加,入選了魔力象限。這是Gartner首份以IaaS和PaaS綜合服務能力為評估標準的報告,意味著騰訊雲的基礎設施能力已經進入全球頂級序列。
2020年,騰訊多個百萬級伺服器規模的大型數據中心開建:清遠和儀徵的雲計算數據中心先後開服,分別是華南和華東地區最大的自建數據中心。此外,騰訊打通了底層硬體技術,構建起雲基礎産品的供應鏈優勢,持續優化採購與運營成本。
清遠和儀徵兩大數據中心都採用了騰訊自研的第四代數據中心技術(T-block),可以將數據中心各模組以標準化、産品化形式交付,像搭積木一樣快速建設。以清遠數據中心為例,從土建到機電交付只用了一年,創造了同等規模數據中心交付的行業新紀錄。
2020年,雲伺服器星星海SA2得以推出。過去一年,應用規模增長30倍,客戶規模增長50倍。新發佈的星星海SA3迭代升級,提升了人工智能、安全、存儲及網絡能力。在AI場景下,實測性能提升220%以上,更加節能。
在PaaS層面,騰訊雲在垂直領域的領先優勢帶動了業務的增長。其中,數據庫用戶量在過去一年實現了100%的增長。在中國銀行業協會發佈的2020年百強榜單中,騰訊雲分佈式數據庫TDSQL服務了近半國內TOP 20銀行和60%的TOP 10銀行。
在大數據方面,騰訊雲大數據平臺的算力彈性資源池達500萬核,每日實時計算次數超過40萬億,是國內算力最強的雲廠商,也是日實時計算量最大的公司。AI領域,在最新發佈的Gartner 雲AI開發者服務魔力象限中,騰訊雲成為唯一兩年連續入圍的中國廠商,並在“執行能力”(産品、服務、銷售等)維度位居國內廠商第一。
在雲原生領域,“小程式·雲開發”已服務超過100萬開發者。這標誌著,騰訊雲開發已經成為國內最大的Serverless開發平臺。
受鄉村振興等國家戰略的驅動,各行各業開始擴張到二線、三線城市和中西部腹地。騰訊雲率先佈局,2020年12月,位於武漢、濟南、石家莊等六大城市的邊緣可用區同日開服。借此,騰訊將雲計算的資源部署擴圍到更多區域,助力客戶企業在下沉市場的開拓。
用戶規模擴大政務、金融等多行業突破創新
新冠肺炎疫情刺激了線上娛樂、消費等業務需求的增長,讓泛互聯網領域的用雲量集中發展。2020年,騰訊雲保持了領先優勢:支持了國內半數新發行遊戲,在遊戲行業市佔率第一;服務了國內數量最多的主流電商平臺,覆蓋了國內90%的音視頻客戶,視頻雲解決方案市場份額位列行業第一。
為了全面助力實體經濟轉型升級,騰訊雲深入産業肌理,多向突破創新。2020年,金融雲戰略升級,聚焦于金融新基建和數字新連接,騰訊得到了中國銀聯、深證通、廣州農商銀行等多個合作。11月,在騰訊雲的助力下,貴州銀行基於私有雲分佈式架構的新一代信息系統投産,這是國內銀行首次全量業務上雲。
在政務領域,健康碼成為國民級的抗疫“神器”。從一線城市延伸到偏遠鄉鎮,覆蓋超過400個市縣地區,在全國20多個省級行政區上線,累計服務人口已超過10億。以健康碼為切口,中國城鎮的在線政務服務在這次疫情中提前演練,完成了一次進化。
在“後疫情時代”,健康碼被賦予更多公共服務的使命,接入了小區、交通、醫院等場景,升級拓展為城市碼開放平臺,讓城市服務更為精細化,普惠到更多群體中。此外,在中國經濟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時期,騰訊雲為實體産業提供智慧製造的數字解決方案。騰訊WeMake工業互聯網平臺已經覆蓋全國超過10個工業雲基地,在國內雲廠商中覆蓋範圍最廣,增速最快。
進入互聯網發展的下半場,騰訊整合技術、産品和生態的多重優勢,助力各行各業步入數字轉型的深水區,探索新機遇。騰訊聯合生態夥伴,共建區域下沉渠道,助力更多下沉城市和中小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截至目前,騰訊雲已聯合超過8000傢夥伴,共同服務了超過30萬家企業客戶,為20多個行業提供了超過300個行業解決方案,共同創造的市場營收達到百億規模。(文/陳東)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