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財智頻道消息:如何保護好金融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營造良好金融環境?消費者如何自己把好安全關,不吃“啞巴虧”?這些都是大家日常關心的話題。
9月23日上午,在中國人民銀行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局、上海銀保監局、上海證監局、上海市網信辦等機構的指導下,由興業銀行主辦、興業銀行上海分行承辦,上海黃金交易所、上海市銀行同業公會、上海市金融消費糾紛調解中心、華陽街道平安辦、華陽路派出所協辦的2021年“金融知識普及月 金融知識進萬家 爭做理性投資者 爭做金融好網民”走進中山公園活動成功舉行。
本次活動旨在提升社會公眾金融素養,有效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營造清朗金融網絡環境。此次活動內容主要包括六個方面,第一,普及基礎金融知識,提升國民金融素養;第二,圍繞脫貧攻堅目標任務,深化重點人群宣傳教育;第三,倡導理性金融消費理念,營造良好金融市場環境;第四,誠實守信,做受尊敬的上市公司;第五,弘揚金融正能量,爭做金融好網民;第六,防範非法金融活動,加強風險預警提示。
當前,各種金融創新層出不窮,不少消費者在金融理財過程中,對收益率關注多,卻往往對安全問題的重視不夠,防範意識明顯不足。為培育金融消費者主動獲取金融知識的能力,本次活動在中山公園設置了10個諮詢宣教臺,多家機構共同參與為廣大市民派發宣傳單以及釋疑答惑。
現場,為了增加趣味性,提升參與度,展臺還開展了答題贏獎互動遊戲,通過掃描二維碼進入小程式回答消保知識問題。這種形式的一問一答吸引了眾多居民參加PK,在一點一滴的積累中,了解身邊的防詐小知識,為消費者提供必要的知識、技能和工具。
人行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局馬紹剛副局長在致辭中表示,金融知識普及教育是“以人民為中心”思想的生動實踐,是推動金融消保工作更高品質、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今年9月,人民銀行、銀保監、證監、網信辦圍繞“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的要求,將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金融消費者教育工作實效,繼續聯合開展金融知識普及教育活動,致力於提高社會公眾金融知識水準、金融風險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本次活動邀請到了各位金融專家、講師及公安幹警,面對面向大家普及基礎金融知識以及各類防詐知識,並在現場提供金融知識答疑、法律諮詢及義診服務。希望各位市民朋友們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來,與我們一起努力,共同創造學金融、懂金融、用金融、信金融的良好氛圍,讓人民群眾不斷增強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滿足老百姓美好生活需要。
興業銀行上海分行行長夏維淳表示,2021年以來,興業銀行上海分開展線上、線下公眾金融教育宣傳活動376次,走進183個社區、112家企業、13家老年大學及社區學校,受眾量達120萬人次。在總行“為老百姓辦實事”的工作要求下,上海分行將在全市各網點設立便民驛站,完善“公眾教育專區”,積極開展各類消費者教育宣傳活動,為社區居民、戶外工作者、殘障人士等人群普及基礎金融知識,提供便利服務,為維護金融秩序的穩定作出貢獻。
本次活動現場還為市民代表準備了金融知識禮包,幫助金融消費者有效提升金融知識水準和風險防範技能。
活動現場,上海黃金交易所投資者教育及市場推廣部胡均偉做《黃金市場之風險識別》專題分享。長寧公安丁廣珅警官介紹了防範詐騙知識,通過形象生動的實例分析教會大家如何辨識金融詐騙手法。上海市金融消費糾紛調解中心中立評估部副主任官夢奚做了《金融調解——您理性維權的好幫手》的分享,介紹金融消費者如何通過金融調解成功化解一起起矛盾糾紛。上海市銀行同業公會金融知識輔導志願講師(來自興業銀行上海分行)沈一寧現場做了《多一份金融了解 多一份財富保障(防範金融詐騙)》的報告,她提出,只要提高風險防範意識,辨識各類金融詐騙特點,就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受違法違規金融活動侵害。
據了解,9月期間,興業銀行上海分行通過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等渠道積極開展“金融聯合宣傳教育活動”,上海市各分支網點也同步行動,堅持“請進來”和“走出去”模式,在各網點營業廳公眾教育區、電子屏等宣傳窗口播放活動內容,張貼活動海報、放置活動易拉寶,積極營造活動宣傳氛圍,“興業藍馬甲”們還走進辦公室樓宇,廣泛傳播金融知識。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宣教活動讓金融知識觸手可及,讓警示消費陷阱的“大喇叭”深入人心,真正縮短金融宣傳教育 “最後一公里”。(消息來源:興業銀行上海分行)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