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消息:12月23日,“創變者”2021年度騰訊Light論壇在福建省廈門市正式舉辦。在論壇上,由全國婦聯宣傳部指導,騰訊公司聯合中國兒童中心主辦,企鵝伴成長、騰訊華東總部、騰訊SSV創新辦學實驗室、企鵝愛地球、騰訊優圖實驗室、騰訊雲AI、騰訊雲微搭承辦的第二屆騰訊Light·公益創新挑戰賽正式啟動。
活動現場公佈了兒童安全保護/教育、素養教育、生物多樣性保護/教育三大更具“可持續性”和“科技向善”視野的賽題,並邀請社會各界參賽者通過騰訊雲微搭低代碼、騰訊雲提供的AI技術,以小程式、H5或PC Web網站的形式打造創新應用,助力解決三大賽題背後的熱點問題。
騰訊高級執行副總裁、雲與智慧産業事業群CEO湯道生致辭表示,“服務於人”是人工智能最大的價值,用AI助力更美好的世界,這樣的探索存在於實驗室裏,存在於産業中,也正走向更廣闊的社會應用中。
兩年前,騰訊提出“科技向善”的使命願景,2021年又將“推動可持續社會價值創新”寫進公司戰略。在新一屆Light·公益創新挑戰賽中,騰訊將繼續以開放共建的方式,與更多不同行業的參賽者一同探索人工智能與更廣泛的社會價值的結合。
全國婦聯宣傳部表示,黨和國家高度重視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始終堅持兒童優先原則,新週期中國兒童發展綱要明確要求探索在網絡空間開展兒童思想道德教育的新途徑、新方法,落實政府、企業、學校、家庭、社會保護責任,為兒童提供安全、健康的網絡環境。希望騰訊Light·公益創新挑戰賽能涌現出更多優秀作品,通過科技的力量,助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中國兒童中心表示,作為國家級公益性兒童發展、教育和服務機構,中心致力於為兒童提供優質的教育、創設兒童友好的成長環境。以人工智能為核心的互聯網信息技術革命,給教育事業發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希望通過此次挑戰賽,聯合騰訊召集有創造力和責任感的開發者及相關人士,用數字科技助力兒童的教育和成長。
廈門火炬高新區管委會黨工委委員、總工程師邱尖,全國婦聯宣傳部網絡新媒體處處長張玉山,中國兒童中心網絡信息中心副主任邵彬,廈門大學南強特聘教授、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紀榮嶸,騰訊副總裁、騰訊華東總部總經理張立軍,騰訊副總裁、騰訊安全管理部總經理朱勁松,騰訊雲副總裁、騰訊優圖實驗室總經理吳運聲,騰訊集團市場與公關部副總經理林濤,騰訊SSV創新辦學實驗室聯合負責人梁棟,騰訊雲微搭低代碼負責人王倩等嘉賓出席論壇並共同見證了本次大賽的啟動儀式。
啟動儀式現場
打造聯結科技創新與社會需求的平臺 Light挑戰賽聯動社會力量實現公益創變
首屆Light·公益創新挑戰賽于2020年12月正式舉辦,設置“野生動植物保護”“未成年人網絡保護”“適老化無障礙設計”三大賽題,吸引了663支隊伍近3000名參賽者報名參與。
2021年4月,騰訊將可持續社會價值創新納入公司核心戰略,成立可持續社會價值事業部(SSV),在公司內部設立向善實驗室群,聚焦基礎科學、教育創新、養老科技等公益領域,希望通過技術開放與聯合開發,與社會各界共同探索和建設可持續發展的社會價值。
基於此,2021年Light·公益創新挑戰賽的賽題設置也將更具“可持續”和“科技向善”視野,聚焦素養教育、兒童安全保護/教育、生物多樣性保護/教育三個賽道,為下一代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廈門火炬高新區管委會黨工委委員、總工程師邱尖在致辭中表示:“2020年騰訊面向全國發起Light計劃,2021年廈門很高興成為Light論壇的主辦城市。同時,騰訊優圖AI創新中心即將落戶廈門,未來期待與騰訊進一步深化在産創融合、人才培養和科研課題等方面的合作,推動青年科技人才和研究團隊的交流實踐。”
本屆挑戰賽之所以選擇在廈門舉辦,也是基於廈門人工智能方面的發展優勢和持續投入。“依託雄厚的産業基礎、豐富的創新資源和完整的産業鏈條,廈門在人工智能領域的人才儲備、産業生態、數據規模等方面優勢明顯。”張立軍在致辭中表示,近年來騰訊與廈門市政府共同推動AI技術在社會治理、城市管理、公共服務、智慧醫療和智慧教育等領域中落地,已取得了十分亮眼的成果。雙方都希望通過本屆挑戰賽,以“雲+AI”的方式,攜手各方探索科技公益的落地路徑,為社會創造更多可持續發展的社會價值。
騰訊副總裁、騰訊華東總部總經理張立軍
踐行科技向善的過程不會一蹴而就,而是多方參與的“馬拉松長跑”。朱勁松表示,舉辦騰訊Light·公益創新挑戰賽的初衷是想讓這場“馬拉松”有更多人來接力和聚力,推動技術與公益的跨界聯結。“用戶、産業、社會的關係是三位一體,相輔相成的,最終指向的都是滿足社會需求,為社會創造價值。”他認為,“跨界”既是實現用戶、産業、社會三位一體的重要路徑,又是讓科技創新與社會創新齊頭並進的加速器,期待和廣大技術志願者、有志於公益的熱心人士,一起用科技做出一些美好的改變。
騰訊副總裁、騰訊安全管理部總經理朱勁松
一直以來,騰訊都在踐行“科技向善”的公司願景和理念,通過 AI、雲計算等技術創造可持續社會價值、輸出公益領域的技術解決方案。“人工智能在助力産業數字化升級的同時,也對可持續社會價值進行探索。”吳運聲認為,為了支持和支撐整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我們應該向公眾呼籲,基於長遠發展考慮構建不斷創新、可持續的科技公益。
騰訊雲副總裁、騰訊優圖實驗室總經理吳運聲
此外,在首屆挑戰賽同時斬獲一等獎和公益潛力之星獎項的小程式——有光和解憂暖心喵App的開發者胡淼淼,也進行了演講。他表示,自正式上線以來,已經有7000多暖心師和100多心理諮詢師,在小程式上為未成年人回復近10萬封信,而這一切成果都離不開騰訊所開放的技術和資源。“騰訊雲、騰訊AI讓有光.暖心喵能夠正式上線,而QQ、微信則為有光.暖心喵提供了更便捷的用戶觸達渠道”胡淼淼表示。
有光和解憂暖心喵App的開發者胡淼淼
三大賽題聚焦可持續發展社會價值 賽制升級吸引更多參賽者參與科技公益
活動現場公佈了本屆Light·公益創新挑戰賽的三大賽題——兒童安全保護/教育、素養教育、生物多樣性保護/教育,邀請參賽者基於賽題發揮創新思維,運用騰訊雲微搭低代碼進行開發,並使用最少一項基於騰訊雲提供的AI技術,打造相應的創新應用。
在兒童安全保護/教育賽題中,參賽者會聚焦現實世界和網絡空間中未成年人安全問題頻發的重點場景,融合AI技術設計出兼具實用性和前瞻性的解決方案,讓兒童在現實世界和網絡空間中,避免遭受校園霸淩、不良信息等侵害,構建一個孩子能夠安全、健康成長的安全世界。
在素養教育賽題中,參賽者關注發展素養教育過程中遇到問題與挑戰,如教學方式單一、教學資源不足等,通過AI技術開發對應的教學工具,通過增強課堂互動、增加教學方式等形式,幫助教師和學生提升教學效率及學習體驗,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上掌握更多人文、科學等領域的知識和技能,從而達到德智體美育全面發展的目標。
生物多樣性保護/教育賽題鼓勵參賽者充分發揮AI技術的優勢,開發出能夠激發和培養未成年人對生物多樣性保護意識的技術解決方案,從小培養孩子守護生物多樣性的觀念,從而為國家生物多樣性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助力,進一步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值得一提的是,本屆Light·公益創新挑戰賽除了賽題更新、讓賽事更加聚焦于創造可持續發展的社會價值外,還打破了作品形式上的限制:參賽者可以自由選擇,提交通過騰訊雲微搭低代碼、騰訊雲提供的AI技術打造的小程式、H5或PC Web網站。騰訊雲微搭低代碼負責人王倩表示,打破作品形式上的限制,是希望為參賽者提供更加自由的開發環境,而吸引更多志同道合的技術人員參與到挑戰賽中,可以為創造可持續發展社會價值提供更多助力。
2021年,騰訊還發佈了技術公益創投計劃,面向長期致力於信息無障礙、應急救災、科技助老、生態環保、文化遺産保護五大領域事業的公益組織等提供具有針對性的資金、技術和資源支持,本屆挑戰賽所孵化的優秀作品也有機會得到技術公益創投計劃的支持。
作為本屆Light·公益創新挑戰賽的公益傳播大使,演員俞灝明、陳意涵也分享了自己對於科技公益和賽題的看法。俞灝明表示對生物多樣性賽題最感興趣,希望有更多愛好公益的有志之士能夠參與到此次的挑戰賽中,用人工智能為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未成年人提供更多的幫助。
在活動現場,陳意涵表示其最為關注未成年人安全保護教育的賽題,“網絡空間和現實世界中存在很多未知風險和安全隱患,青少年的安全保護意識薄弱,更需要社會的保護。希望通過技術的發展,能夠給未成年人營造一個乾淨爽朗的環境。”
作為一家科技企業,騰訊致力於發揮自身能力與技術優勢,通過探索科技公益的實踐路徑更好地回饋社會。2019年,騰訊優圖實驗室首創的“跨年齡人臉識別技術”幫助尋回多名走失兒童,年齡跨度最大的超18年;2020年,騰訊天籟實驗室發起“天籟行動”,免費開放騰訊天籟AI音頻技術,以提升人工耳蝸降噪效果、打造遠程服務等方式改善聽障人群的聽力體驗;騰訊雲小微通過AI知識圖譜能力聯合動保專家共同打造“神奇雪豹在哪”小程式,助力提升社會公眾對瀕危野生動物的保護意識。
此次發起第二屆Light·公益創新挑戰賽,騰訊希望通過開放合作,連接社會力量助力科技公益持續發展,呼籲更多技術志願者通過這一平臺,讓自己的公益創想變為現實,也希望Light·公益創新挑戰賽可以孵化更多創新的科技公益作品,源源不斷地向社會輸出可持續發展的社會價值。(圖/文 陳東)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