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貿信託:堅定回歸信託本源創新服務實體經濟

2022-01-25 10:49:43 | 來源:東方網 | 責編:馮實

  2021年是資管新規過渡期的最後一年,在複雜嚴峻的宏觀環境和“兩壓一降”的監管背景下,信託行業轉型逐步進入了深水區。在銀行間市場披露的2021年未經審計的經營數據顯示,信託公司推動業務轉型中的經營挑戰持續加大。與此同時,中國外貿信託實現了收入和凈利潤同比兩位數增長。外貿信託董事長李強認為,立足國家經濟建設主戰場,融入國家新發展格局是行業轉型發展的關鍵,外貿信託堅定回歸信託本源,創新服務實體經濟,正在為自身高品質發展和行業轉型探索有效路徑。

中國外貿信託:堅定回歸信託本源創新服務實體經濟

  圖為中國外貿信託董事長李強

  問:有人説,信託行業正在經歷“觸底反彈”的階段,您怎麼看待信託行業當前的形勢及未來的前景?

  李強:看待行業當前形勢與未來趨勢,要先回顧行業的過往與沿革。中國信託行業與中國經濟改革相伴而生,四十餘年來持續轉型變革。信託業的每一次變革的根本推動力,都來自於所處宏觀經濟和金融體系的變化。“十四五”期間,國家經濟動能轉向創新驅動,金融體系也加快轉向直接融資,這是行業轉型發展的最大背景與變革之源。目前,行業處在轉型關鍵時期,資産結構、業務模式都在發生快速變化,融資業務、通道業務在政策規範下穩步壓降,而同時投資信託、標品信託、服務信託、財富管理等轉型業務快速發展,信託主動管理與綜合服務能力持續提升。

  展望未來,信託憑藉三方面的獨特優勢,在服務國民經濟、社會發展中大有可為:一是信託可打造橫跨各類市場的服務鏈條,立足實體經濟各類主體的特定需求,提供定制化、綜合化的服務;二是信託圍繞特定資産領域,可通過多樣化金融工具實現價值鏈延伸,豐富價值創造;三是信託兼具社會屬性與金融屬性,不僅可滿足各類主體金融需求,還可在化解處理社會問題、完善社會治理等方面發揮有效的載體作用,譬如慈善信託、涉眾資金管理信託等。

  當前,雖然行業面臨著轉型的陣痛與挑戰,但通過把握髮展大勢、政策機遇與客戶需求,基於信託制度優勢發揮多元服務功能,已經走在轉型創新的高品質發展道路上,對信託行業的前景充滿信心。

  問:您認為信託行業轉型的方向是什麼?

  李強:行業轉型的方向非常明確,未來的發展就是要加速融入國家的新發展格局,立足國家經濟建設主戰場——服務實體經濟,基於戰略新興産業供應鏈和産業鏈的強鏈、補鏈、延鏈,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與融資貴,為科技創新、綠色低碳、鄉村振興、共同富裕等領域提供綜合金融支持。總結起來,信託轉型有三個核心方向:一是服務實體經濟,以戰略新興産業、鄉村振興、“專精特新”、綠色低碳等為重點,推動傳統融資業務向直接融資轉型;二是回歸信託本源,發展財富管理、資産證券化、家族信託、慈善信託等本源業務,滿足委託人的多樣化需求;三是聚焦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發展證券信託等公開市場業務,為投資人持續創造價值。在行業轉型的大框架下,業內公司結合自身的資源稟賦正在建立差異化競爭優勢。

  問:圍繞上述方向,外貿信託有哪些轉型實踐?

  李強:首先,外貿信託堅持心懷“國之大者”,拓展服務産業的深度和廣度。作為中國中化金融板塊的核心企業,依託中國中化多元産業背景,聚焦特色産業領域,深度挖掘和服務産業客戶的金融需求。圍繞鄉村振興,協同中國中化農業板塊,向産業鏈上下游農戶和中小微涉農企業提供綜合金融服務;圍繞産業鏈上下游需求,通過科技賦能和數字風控,搭建符合客戶特點的風控模型,開展數據訂單貸等供應鏈金融業務;圍繞國家擴大內需戰略,在行業內最早探索消費金融業務,持續推進産品迭代、加強自主風控,公司消費金融業務正向資産服務、資産投資等方向加速拓展。

  第二,回歸信託本源,深化“服務+”,拓展信託業務內涵。外貿信託在業內率先推出“五行財富”財富管理品牌,也是最早落地家族信託、資産證券化的信託公司之一。很早就將這些本源業務確定為戰略業務。公司財富管理業務歷經十餘年深耕,建立了行之有效的行銷體系,為客戶提供專業的財富管理與資産配置服務,在行業中形成了千億規模、轉型有效、品牌卓著、可持續發展的品牌認知。家族信託業務方面,在2013年落地了國內首單私行家族信託,後續又相繼落地保險金信託、不動産與股權傳承、養老、慈善等多種模式,截至2021年末,家族信託業務規模突破500億元,位居行業前列。不斷探索資産證券化業務從單純的受託向資産生成、承銷、投資兩端延伸,建立全鏈條的主導能力。近年來,公司累計發行信貸ABS、ABN規模超過3000億元,在信貸資産證券化和汽車金融細分市場上位居行業前列,2021年發行了全國首單鄉村振興資産支持票據。2017年,與波士頓諮詢聯合發佈的《中國信託行業報告》在業內首次提出了“服務信託”和“服務+”的理念,未來將繼續聚焦服務信託與主動管理業務的聯動,深化服務內涵,持續為社會創造價值。

  第三,聚焦資本市場,拓展直接融資,大力發展證券信託業務。外貿信託是國內最早從事專業化證券信託業務的信託公司之一。公司證券業務的高速發展,得益於對科技系統建設的重視。打造了尊享平臺、自動化估值等科技系統,關鍵系統全部擁有自主知識産權,有效支持了業務規模的持續提升和運營質效的不斷優化。截至2021年末,公司證券服務信託規模超過6000億元,位居行業前列。同時,從2013年起基於私募基金服務平臺上豐富的産品類型和投顧資源,加快培育主動管理FoF業務。經過8年培育發展,已搭建起FoF主動投資管理平臺,為各類客戶帶來持續、穩健的收益。截至2021年末,外貿信託主動管理FoF規模超過220億元,領跑行業。已經在為行業探索符合信託稟賦的標品投資展業模式,FoF也日益成為行業標品轉型的最重要方向之一。

  問:作為轉型發展的先行者,外貿信託有哪些經驗可以和同行分享?

  李強:外貿信託三十多年發展中形成的核心競爭力是創新引領,堅信只有具有持續創新的能力,才能在資管行業新的競爭格局中勇立潮頭。創新轉型的重要經驗就是要構建體系化的支撐。

  首先,組織體系方面要保持戰略定力,以組織力帶動産品力的提升。外貿信託在行業中較早形成、並堅持以事業部制進行展業。公司的證券信託業務、消費金融業務等正是歷經了超過十年的專業化深耕,逐步成為行業領軍者。同時,公司創新組織模式,設置計劃單列部門,加速培育戰略性業務。譬如,家族信託、資産證券化等本源業務均是在設立計劃單列部門之後,業務規模和展業能力實現了快速提升。

  其次,在文化與人才方面,公司在中國中化“科學至上、知行合一”的價值理念引領下,持續打造“向上向善、奮鬥為本、合作共贏”的企業文化,營造了良好的發展氛圍。公司堅持以人為本,持續加強人才培養與高端人才引入,強化幹部隊伍的正向引領力,推動個人與組織雙向賦能、共生發展。

  第三,在科技與數字化方面,外貿信託以打造“最具科技范兒”的信託公司為目標,堅持“自主可控”的金融科技發展道路,近年金融科技研發投入均在億元以上,初步形成了自主研發能力和基本技術架構,在特色業務領域建成業內領先的系統群並持續迭代,有力支撐了業務數字化轉型。

  第四,在業務協同與聯動方面,公司注重挖掘各類業務內在聯繫,通過能力打通與共享,體系化轉型。圍繞特定領域,深化對底層資産的理解與把控,綜合運用股、債、ABS等工具,提供跨市場綜合服務。圍繞服務類業務與主動管理業務聯動,踐行“服務+”,持續深化科技、數據、投研等要素,向資産、資金兩端延伸,實現體系化轉型發展。

  問:外貿信託如何平衡創新轉型和穩健發展?

  李強:首先要正確認識創新轉型和穩健發展之間的關係——金融業務的核心就是經營風險、管理風險,而創新轉型和穩健發展都是高品質發展的要求,需辯證統一地看待、處理二者關係。以“合規先行,穩健發展”為前提,推動轉型、探索創新。對於符合國家戰略導向、符合信託本源要求的業務,既要審慎研判、穩步推動,更要保持定力、持續迭代。

  穩健發展的核心是要避免業績的大起大落,避免顛覆性的風險衝擊,要始終如一地強調合規管理與風險防範。自公司成立以來,始終把合規放在首位:首先是夯實體系建設,外貿信託是首家聘請專業諮詢機構開展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建設和合規體系建設的信託公司,對公司各項風險進行全面診斷,完善風險管理頂層設計,動態更新風險偏好,制定各大類風險制度,嚴控準入與過程管理,建體系、強根基,構建與轉型創新業務相匹配的風險管理能力。其次,強力打造數字化中臺,強調科技賦能風控,多維度開展風險監測,持續進行數據治理,使公司的風險管理更加靈敏、可靠,具有面向未來的能力。再次,促進信託文化入腦入心,公司專門設立信託文化建設工作組,通過信託經理認證考試、信託文化知識競賽、發佈《信託公司受託責任研究報告》、開展各類風險合規培訓、推出信託文化學習平臺等,在公司上下營造“誠信、專業、勤勉、盡職”的受託文化氛圍。

  穩健發展不意味著墨守成規。創新本質上是一個探索和試錯的過程,不可能一帆風順。先行先試不可避免的伴隨著問題、困難和風險,也可能會付出一定的成本和代價。創新引領在外貿信託絕不僅僅是一句口號,更是每一天的身體力行。堅持創新,願意直面發展中的問題,在發展中解決問題,並與行業共同分享經驗與教訓。不懼怕在業務創新探索中為發展買單,也持續地在總結和反思中優化業務模式、化解矛盾風險,為行業轉型和高品質發展貢獻力量。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 GE Ontime_fororder_123_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