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是第三十屆“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三十五屆“中國水周”。聯合國確定2022年“世界水日”主題為“Groundwater-Makingthe InvisibleVisible”(珍惜地下水,珍視隱藏的資源)。國家紀念2022年“世界水日”“中國水周”活動主題為“推進地下水超採綜合治理,復蘇河湖生態環境”。
近年來,華為與行業合作夥伴一道,將雲、5G、AI、大數據等數字技術與水利水務行業融合,構建智慧水利水務解決方案,深入治理一線,積極朝向“智水中國、治水未來”的目標推動實踐。
3月22日第三十屆“世界水日”
1
城市內澇防治
努力做到預報、預警、預案、預演
粵港澳大灣區地處珠江流域下游,濱江臨海,是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在國家發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
從區域水情特點看,粵港澳大灣區河網密度達0.72km/km²,為全國平均水準的近5倍,三江匯流、八口出海,水系交錯複雜。同時,區域汛期洪水峰高量大,年均遭受熱帶氣旋5.7個,防災形勢嚴峻。傳統的監測預警以人工匯總統計感測器指標數據,依靠經驗判斷態勢,難以快速處理海量、碎片化分佈的監測信息,完成實時水情預演模擬與精準調度,進而對研判決策的效率産生阻滯。
基於這一場景痛點,華為聯合行業合作夥伴將人工智能識別演算法、防汛演算法、大數據等新型數字化技術投入到城市防洪排澇實戰。從效果看,華為提供的一站式信息採集、人工智能分析和任務管理平臺,能夠應對低照度、大雨霧、強反光、多倒影等複雜天氣環境,在城市發生內澇積水時,通過視頻讀水尺或無水尺智慧識別積水區域,及時預警,通過融合通信的能力協調人員現場清淤排水,管控交通,有效應對高密度城市建設發展,內澇點位變化産生的積水監測問題。防汛演算法能夠覆蓋河道防洪、水庫調洪、城市內澇等眾多業務場景的在線預演,有力支撐防洪排澇完成預報、預警、預演,實施預案,增強了抗災救災的能力。
在2021年度大禹水利科學技術獎評選中,華為與珠江水利科學院等科研院校聯合完成的“粵港澳大灣區高密度城市暴雨洪澇系統防治關鍵技術與裝備項目”獲得大禹水利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華為防洪排澇解決方案技術成果獲大禹水利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2
“數字治水”
造福因水而興的當代名城
大禹理百川,九州始蠶麻。大江大河之間依水而建、因水而興的城市不勝枚舉。長久以來人們開展廣泛的治水實踐,核心目標可以高度概括為構建人與水和諧共處、水與城和諧相應、城與人和諧共生的生態文明圖景。
邁入新時期,越來越多的城市著眼于強化科技賦能,推動“數字治水”。華為圍繞城市防洪排澇、河湖水環境監管和保護、水庫管理等業務場景,構建立體感知、全域協同、精準研判和持續演進、開放的智慧系統。
深圳市智慧水務一期工程項目獲評SCAPA“智慧水務”類別最佳亞太智慧城市項目
深圳智慧水務遵循水利部頂層設計,落實“政務服務‘一網通辦’、政府治理‘一網統管’、政府運行‘一網協同’”相關要求,圍繞水務資産數字化和業務場景數字化,打造行業標杆。
工程建設確立1個指揮決策中心、“六水共治、工程管理、政務運行”3大智慧應用版塊、N個數字化場景應用的“1+3+N”總體框架,打造了水務數據生産、歸集、清洗、融合、服務、應用的一體化治理鏈條,構建管理體制健全、標準規範統一、品質安全可靠、協同辦公高效的綜合保障機制,形成“全要素歸集、全過程管理、全方位共享、全場景應用”的高品質數據治理體系。立足水務職責職能,落地“業務場景數字化”要求,有效推動了流域管理體系、水務工程項目全生命週期管理體系、水庫監管體系、智慧排水準臺等業務應用體系建設。
2020年3月,水利部明確將深圳智慧水務總體架構、智慧河流、水庫智慧監管、智慧排水、BIM應用五項任務,列入全國智慧水利先行先試工作範圍。深圳市水務局《智慧水庫綜合管理解決方案》入選水利部《智慧水利優秀應用案例和典型解決方案推薦目錄(2020年)》。
華為助力建設“智水蘇州”
“智水蘇州”通過視頻採集+人工智能分析技術,建設監測“神經網絡”來監管河道違法事件。視頻AI模型演算法抓拍識別河道內亂扔垃圾等不文明行為,同時將報警信息推送給城管部門處理閉環,實現“一秒鐘識別、一分鐘取證、一小時閉環處理”的智慧監管,讓動態的高清視頻畫面會“説話”、會“分析”、會“思考”、會“預判”,有效提升了河道監管工作效率,減輕人力負擔,促進河道管理可持續發展。當前,“智水蘇州”視頻採集全天候24小時工作,識別準確率達到90%以上。
未來,華為將持續聚焦行業數字化轉型需求,構建“水利水務智慧體”,助推行業高品質發展,共繪“智水中國、治水未來”壯麗藍圖。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