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環球財智 > 正文
鄭州高新區著力發展超硬材料産業——用“小鑽石”打造産業硬實力
2023-10-10 11:37:06來源:科技日報責編:田蜜

圖為在2023培育鑽石展銷會活動現場,鄭州晶拓國際鑽石有限公司的研磨工作人員正在對自動打磨機器進行調試。李新華/攝  

  10月7日,記者走進位於鄭州高新區的鄭州華晶金剛石股份有限公司,一座座標準化廠房映入眼簾。該公司依託關鍵技術和規模優勢,經過多年的發展和積累,形成集人造金剛石及原輔材料生産研發、鑽石飾品培育、設備製造等於一體的完整産業鏈條,成為超硬材料行業棟樑企業和河南省超硬材料産業基地骨幹企業。目前,該公司工業金剛石和培育鑽石的産能均位居行業第一梯隊。

  金剛石素有“工業牙齒”的美譽,是石墨的同素異形體。高溫高壓下,石墨結構會發生有序轉化,形成人造金剛石。金剛石既具有工業品的屬性,在先進製造業領域必不可少。金剛石也有消費品、奢侈品、時尚品的功能,在時尚消費領域潛力巨大。此外,金剛石在聲光電磁熱等領域都有優異的性能,未來應用前景廣闊。

  “全球金剛石看中國,中國金剛石看河南,河南金剛石看高新。”作為國內唯一的國家級超硬材料産業基地,鄭州高新區以超硬材料為重點的新材料産業規模優勢明顯、産業集群化特色顯著、技術創新體系相對完備。該高新區擁有超硬材料産業的核心企業、核心技術與專利,在河南省超硬材料新高地建設上發揮著引領作用。

  多年積澱形成産業優勢

  提到河南超硬材料産業的起步和發展,繞不開位於鄭州高新區的鄭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以下簡稱三磨所)。

  10月初,記者走進三磨所看到,在院內的草坪上,厚重的岩石基座上矗立著一件金燦燦的“工業文物”。這是一台見證了我國超硬材料工業發展的“功勳壓機”。“1963年,我們在北京研製出中國第一顆人造金剛石,後來在濟南打造出這臺頂壓機。”中國第一顆人造金剛石研製者、三磨所高級工程師王光祖表示。

  三磨所成立於1958年,在業內有中國超硬材料“黃埔軍校”的美譽。據了解,全國一半以上的超硬材料研發創業人員均出自這裡。

  人造金剛石在三磨所實現工業量産後,中國人造金剛石産業不斷發生“裂變”,生産企業從三磨所輻射全國。經過數年的發展,人造金剛石的生産工藝不斷進步,産業鏈條持續拓展。

  而如今,三磨所正攜手業內尖端企業,向著更高水準不斷邁進。“在科研方面,我們共投入經費近2億元。三磨所實驗室現擁有先進科研開發設備400多臺,總值8000萬元。該實驗室聚集和培養優秀人才,逐漸形成了一支技術水準國內領先、國際先進的超硬材料磨具專業研究人員隊伍。”三磨所總經理陳恩厚告訴記者。

  構建全産業鏈發展格局

  位於鄭州高新區的國際鑽石城是一座由鄭州高新區打造的,以研發設計、鑒定檢測、推廣交易等為主要功能的世界培育鑽石推廣(交易)中心。國際鑽石城與周邊商圈錯位佈局,形成合力,共同構建集珠寶玉石、輕奢、時尚快消、文化交流於一體的綜合體。

  從生産加工到銷售,鄭州高新區超硬材料産業鏈在這裡不斷延伸,愈發完善。“小鑽石”正在成為鄭州高新區超硬材料産業發展的“強脈搏”。

  目前,鄭州高新區被河南省確立為全省超硬材料“一核心三基地”的核心園區,形成了以超硬材料規模化製備技術為引領、以超硬材料及製品為核心、以超硬材料生産裝備研發製造為基礎的全産業鏈發展格局。該高新區擁有較為集中和相對完善的産業鏈、創新鏈和産品鏈,建成了全國領先的“技術研發—原料及輔料生産—生産設備製造—超硬材料合成—超硬材料製品”産業鏈條。

  大發展格局背後折射出鄭州高新區超硬材料産業發展的創新密碼。以鄭州大學、河南工業大學為代表的從事相關理論和技術基礎研究的高等院校,集聚了超硬材料行業70%以上的創新資源。其中三磨所是超硬材料及製品領域的綜合性研究機構。其牽頭建立了國家超硬材料及製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磨料磨具品質監督檢驗中心,其生産的行業專用檢測儀器國內市場佔有率90%以上。

  如今,鄭州高新區獲批“國家超硬材料特色産業鏈”等國家級稱號,集聚超硬材料領域相關企業1890家,集聚行業內70%以上的中高端創新資源。據初步統計,2022年鄭州高新區超硬材料産業實現産值近180億元。(記者 孫越)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