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象】使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時,不少人或許都遇到過類似問題:它們有時會捏造細節,甚至“一本正經地胡説八道”。比如,讓它推薦書,給出的卻是一堆壓根不存在的書名;人物身份張冠李戴,還能給出一些並不準確的連結……這些現象都可以歸為AI幻覺。
【點評】
所謂AI幻覺,可以通俗地理解為AI也會像人産生心理幻覺一樣,遇到不熟悉或超出“知識儲備”的問題時,編造一些並不存在的細節,生成與事實相悖的答案。一項調研顯示,對於“公眾認為使用AI應用過程中有哪些突出問題”,反饋最多的是“內容不準確,或含虛假信息”,佔比高達42.2%。
AI幻覺從何而來?可能得從源頭尋找答案。
大模型的工作原理,是基於概率生成內容。給它上半句,它就根據自己“學”過的海量知識,“算出”下半句該説什麼。比如,當用戶輸入“今天天氣非常”,它大概率會接“不錯”“熱”“潮濕”等答案,而不會出現“甜”。同時,大模型又不是簡單地儲存所有事實,而會像人腦記東西那樣,進行大量壓縮和泛化——也就是“抓概要、找規律”。因此,當“喂給”大模型的訓練數據包含虛假信息時,它就會産生“幻覺”、給出錯誤答案。
有報告顯示,我國生成式人工智能産品用戶規模達2.49億人。用戶規模快速增長,AI幻覺潛藏的風險也隨之增加。比如,如果一些看似合理卻與現實相去甚遠的內容被AI反復學習,會形成“數據污染—演算法吸收—再污染”的惡性循環。有效防範由此帶來的虛假信息氾濫,已成為不容回避的課題。
不過也有觀點認為,AI幻覺可被視作一種“發散思維”和“想像力”。理論上,如果把訓練一個大模型看作信息“壓縮”的過程,那麼大模型經過推理、輸出答案就是一個信息“解壓”的過程。這種處理信息的方式,可能會出現謬誤,也可能觸發新的創造。對發展尚未定型的新事物,要保持開放心態,辯證看待其利與弊,在有效防範弊端的同時,給予足夠空間使之朝好的方向成長。
短時間內,AI幻覺問題難以被解決。各方都在努力降低其負面影響,相關部門也加大了對違規AI産品的處置力度,推動生成合成內容標識加速落地。一些大模型廠商在積極行動,比如文心大模型利用檢索到的信息來指導文本或答案的生成,提高了內容的品質和準確性;通義大模型加強訓練語料管理,通過“紅藍對抗”機制提升對虛假信息的識別能力。對廣大用戶而言,則要加快提升AI素養,學會“智慧”地運用“智慧工具”,既借助大模型破除思維定式、啟發創新思路,又提高自身有效獲取、理解、評估和使用信息的能力。
人類塑造工具,工具也影響人類生活。應對AI幻覺等問題挑戰的過程,既促使人們思考改進工作方法,也為AI不斷進化提供了源動力。激發新技術的正向價值,讓AI更好融入生産生活、賦能千行百業,我們邁向智慧時代之路才能走得更加穩當、更加順暢。(谷業凱)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