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江門高新區內,建設中的江門市安全應急産業園。受訪單位供圖
近日,第十二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廣東·江門賽區)暨2023年江門市“科技杯”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在江門高新區(江海區)(以下簡稱江門高新區)舉辦。在此次總決賽中,江門高新區共有13家企業獲得名次、1家獲得優勝獎,獲獎企業數量創歷史新高,並包攬了成長組特等獎、一等獎。
近年來,江門高新區堅持把創新擺在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堅持製造業當家,深入推進“創新驅動”行動計劃,高標準推進安全應急産業園和“兩中心一基地”建設,搭建技術創新與成果轉化全鏈條體系,營造出良好的創新生態。
“兩中心一基地”大顯身手
作為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首批試點城市,江門市聯合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依託國家政法智慧化技術創新中心在江門高新區高品質打造“兩中心一基地”,即國家政法智慧化技術創新中心江門市域社會治理孵化中心、江門市市域社會智慧治理技術創新中心、江門市市域社會智慧治理應用示範基地。
10月7日,科技日報記者在江門高新區“兩中心一基地”,看到了一款“神器”——智慧網格信息服務儀(以下簡稱服務儀)。
服務儀基於智慧化移動終端設備,採用嵌入式開發技術,集成身份證核驗、地理信息(GIS)、地圖定位巡查等多項先進信息化技術,實現了市域社會治理工作中的信息核驗、數據採集、事件上報、知識學習等業務場景的管理,形成工作人員“一站式”移動工作平臺,快速推進市域社會治理全天候、智慧化進程。
“兩中心一基地”創新先行。“兩中心一基地”支撐暨南大學、航天網信、湘潭大學、五邑大學等單位聯合申報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跨部門跨地域社會信用治理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示範”項目,獲得1578萬元財政資金支持。
國家政法智慧化技術創新中心副主任孫永泉介紹,該項目將通過技術手段,把社會治理中的“德治”從抽象化概念轉化為直觀可視的數據。“這好比現在基層治理的積分制管理,項目將通過技術手段從社會治理角度建立一套道德管理體系,推動基層道德建設、群防群治等工作邁上新臺階。”孫永泉説。
“兩中心一基地”打響了品牌,也吸引了一批優秀企業入駐。數字廣東智慧社會應用技術開發中心、華為(江門)人工智能創新中心、海康威視(江門)AI視頻賦能技術創新中心等20多家企業加入了這個平臺,在不同領域生産出創新産品。
“隨著越來越多企業進駐平臺,我們計劃下一步成立産業技術創新聯盟,將企業力量凝聚在一起,瞄準社會治理各應用場景需求,研發符合實際治理需求的技術産品。”江門市市域社會智慧治理技術創新中心主任林華介紹。
安全應急産業“火”了
在江門高新區,安全應急産業已經“火”了起來。
9月8日,江門高新區與東莞理工學院舉行校地合作簽約儀式,雙方共同建設省重點實驗室科技成果轉化中心、推動省重點實驗室相關研究成果的落地和轉化等多個項目。
東莞理工學院黨委副書記、校長馬宏偉對校地合作充滿信心。他説:“通過本次合作,雙方將共同探索省重點實驗室相關研究成果在江海區的推廣應用和創新合作,推動實現高校科研成果從‘實驗室’直達‘生産線’。”
源源不斷的“科技基因”正注入江門高新區安全應急産業中。截至目前,圍繞安全應急産業建設,江門高新區已與中國科學院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珠海校區、五邑大學、東莞理工學院等多所高校建立了戰略合作關係,集聚了大批創新載體平臺。
江門高新區為何與安全應急産業結下不解之緣?廣東省製造業高品質發展“十四五”規劃把江門定位為發展“安全應急與環保”産業的核心城市。2021年,江門市第十四次黨代會首次提出,要以江門高新區(江海區)為核心,在國內率先建設、加快形成“安全應急産業園區、應急管理學院、應急科普體驗中心、大灣區應急物資儲備中心、全國重點實驗室”五維一體發展格局。
對此,江門高新區制定出臺安全應急産業扶持辦法等多項扶持政策,從用地、增資擴産、人才等多要素、全方位支持産業園發展。其中,對新引進安全應急項目最高獎勵500萬元,區內原有企業轉産擴産安全應急項目最高獎勵100萬元;重大科研項目本地轉化落地的,給予最高3000萬元的獎勵……
有了創新的賦能和政策的支撐,如今,安全應急産業園形成了“頭部企業”全面領跑,新銳企業多點開花,中小企業雨後春筍般出現的格局。2022年,江門高新區全年規上安全應急産業産值超180億元,同比增長超18%,遠超同期區內規上工業産值增速。2022年12月,江門高新區以高分獲評“國家安全應急産業(綜合類)示範基地創建單位”,成功進入國家隊。截至目前,江門高新區全區擁有安全産業類規上企業64家。(記者 龍躍梅 通訊員 陳曉君)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