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遠市富盈電子有限公司生産車間。程熙城/攝
廣東聚石化學股份有限公司生産車間。劉淑芳/攝
近日,廣東清遠高新區29個項目現場集中簽約、動工、投産,總投資超126.87億元。其中,清遠市合意氟塑電線有限公司在清遠高新區電子信息産業園投資年産8000噸高性能環保含氟製品及其電線項目,投資金額為1億元。“項目建成達産後,預計年産值達2.5億元以上。”該公司總經理張雪峰介紹。
清遠高新區是清遠市工業發展和科技創新的“主戰場”,也是清遠市發展新質生産力的引領區。此次集中簽約、動工、投産的項目涵蓋了高端裝備製造、新材料、生物醫藥、綠色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産業領域,將為産業升級注入強勁動力。
“轉”出數智天地
生産線上,機械臂靈活地揮舞翻轉;車間裏,螢幕上記錄産品信息的數字不斷跳動……在清遠高新區,越來越多傳統産業將數字技術融入生産各環節。
在清遠高新區企業清遠市富盈電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富盈電子”)的生産車間,轉運架和週轉箱空空如也。儘管人員數量並未增加,産能卻提升了30%,工廠效益持續攀升。
這一切得益於幾年前富盈電子對工廠進行了系統化改造。富盈電子高新部經理楊建成指著一張張正在履帶上滑動的電路板説:“通過系統,很快能知道哪張電路板有問題,並立刻派人過來檢查。”
“一條流水線一天能生産出電路板約5000張。如果沒有電子檢查機制,僅憑人眼檢查,不但效率低,而且很容易出錯。”楊建成説,通過系統化改造,生産效率不斷提高,産能持續擴大,效益也顯著改善,公司正朝著全流程透明數字化智慧工廠的目標邁進。
富盈電子是清遠高新區産業優化升級的一個縮影。企業“智改數轉”帶來的強大創新力,成為高新區推進新型工業化的重要內驅力。
今年1月,清遠市精旺環保設備有限公司、富盈電子、金祿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廣東先導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等4家高新區企業示範項目入選2024年廣東省民營企業數字産業化及産業數字化優秀案例。
截至目前,清遠高新區累計推動126家規上工業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打造了2個省級工業互聯網標杆示範項目。
促進“雙鏈”融合
在科技創新與産業升級的浪潮中,清遠高新區積極探索,圍繞産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佈局産業鏈,紮實推進科技創新與産業創新深度融合。
清遠高新區相關負責人介紹,高新區通過持續整合科技創新資源,做實做強現有新型研發機構、産學研合作平臺、工程技術研究平臺等科技創新平臺,優化科技型企業培育服務。目前,高新區已建立企業梯度培育體系,為企業提供全方位科技創新服務和支持,推動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培育出一批科技型領軍企業、龍頭企業等優質經營主體。
目前,清遠高新區共打造16個國家級科技平臺/基地、81個省級科技平臺、6家新型研發機構,引進及培育27個高層次人才項目團隊,引進42名高端人才。
為了將人才的創新創業成果有效轉化為生産力,最大化實現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清遠高新區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清遠高新區創新創業服務中心副主任謝文為介紹,中心持續推進高校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為企業、高校院所、投資機構搭建起對接和轉化科技成果的橋梁,促進科技成果與市場需求有效對接。
目前,高校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公共服務平臺已引進中南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廣東工業大學3所院校,發佈高校科技成果超90項,促成産學研合作項目10項,預估帶動資金投入超6000萬元,預計創造經濟效益超1億元。
科技與産業相輔相成。清遠高新區已形成以新材料、高端裝備製造、先進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為主導的“3+1”現代産業體系,培育出廣東豪美新材股份有限公司、廣東聚石化學股份有限公司、金祿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家上市企業。近5年來,清遠高新區累計引進項目超600個。2024年,清遠高新區186家規上工業企業累計完成工業增加值120.98億元,同比增長13.2%。
“一切為了企業”
聯名綜合能源(廣東)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于清潔能源投資及運營的領先企業。
“得益於清遠高新區的高效服務和專業扶持,企業在短時間內順利完成了項目的各項準備工作。”聯名綜合能源(廣東)有限公司總經理李觀麗介紹,項目建成後,可有效緩解廣州北部及清遠南部電網阻塞問題,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6萬噸,相當於為清遠新增700公頃森林的碳匯能力。
在清遠高新區,“一切為了企業,為了企業的一切”的服務宗旨已成為全區共識。清遠高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陳建文表示,高新區積極營造良好營商環境,進一步構建親清政商關係,實打實做好企業服務工作,傾聽企業發展訴求,幫助企業解難題、促發展,讓企業“輕裝上陣”。
為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營造優質高效的政務環境,2024年11月,清遠高新區、清城區政務服務中心正式對外試行“窗口無否決權”工作制度。
清遠高新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制度規定,除不符合法律法規等有關規定的訴求外,清遠高新區、清城區政務服務中心各窗口工作人員在受理業務時,對企業群眾提出的諮詢、訴求、申請,不能簡單地回復“辦不了”“不清楚”等否決性話語,而是要説明“如何辦”並作清晰指引。在工作過程中,服務窗口不輕易作“否定回答”,不得隨意行使“否決權”,切實做到“不為不辦找理由、只為辦好想辦法”。
在審批提速方面,清遠高新區推行“拿地即開工”“週六不打烊”等創新服務,實現辦事“最多跑一次”,不斷優化營商環境。
良好的營商環境,讓企業感受到在清遠高新區發展大有可為。“我們將搶抓機遇,積極推進相關項目儘早達産。”清遠科朗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總監狄聚青表示。(記者龍躍梅 通訊員何曉晴)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