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環球財智 > 正文
今日視點:三重利好確立A股市場長期向好趨勢
2025-08-15 10:09:53來源:證券日報責編:韓東林

  近日,A股市場交投持續活躍。8月14日,上證指數盤中突破3700點整數關口,滬深北三市總成交額超2.3萬億元,創下年內單日成交額新高。市場熱度持續升溫之下,後續走勢成為市場各方關注焦點。

  不同於以往短期資金推動的“快牛”行情,本輪行情呈現出穩步攀升、徐徐上攻的態勢。上證指數自2025年4月份的3040點起步,歷時4個月時間,逐級突破3400點至3700點的整數關口,每一輪突破後,市場均經歷短期震蕩整固,反復夯實支撐,呈現出“臺階式上行”的穩健態勢,反映出資金入場節奏更為理性。

  成交額的變化則進一步印證了行情性質的轉變。從本週趨勢來看,單日總成交額從8月11日的1.8萬億元穩步放大至8月14日的2.3萬億元,“溫和放量”與此前行情中單日脈衝式放量形成對比,既顯示場外資金入場意願增強且具有持續性,又避免了短期資金過度涌入導致的行情透支。

  筆者認為,在市場流動性寬鬆、經濟基本面改善和政策支持三大因素的共同作用下,A股長期向好趨勢有望逐步確立。

  第一,多路資金共振,流動性支撐行情持續“向上”。

  資金結構的變化是判斷行情持續性的核心指標。據筆者觀察,本輪行情的顯著特徵在於參與資金主體的多元化,形成了多路資金共振的格局。一方面,杠桿資金的有序入場反映了市場風險偏好的理性回升。8月初,A股市場融資融券餘額時隔十年重返2萬億元大關,這一數據直觀地反映出市場看多情緒高漲。但與以往不同的是,此次杠桿資金的入場並非盲目跟風,而是有序增加倉位,體現了投資者風險意識的增強和投資理念的成熟。

  另一方面,以保險資金為代表的中長期資金正在加大權益資産配置力度,一季度保險資金權益投資餘額大幅增加,充分表明中長期資金對A股市場的信心,為市場提供了穩定的“長錢”支持,有助於減少市場的短期波動。

  更關鍵的是,本輪行情的資金正在往代表經濟轉型方向的領域集中,當前市場資金明顯向半導體、機器人、人工智能等科技成長板塊集中。這既反映了投資者對經濟轉型升級的共識,也使得行情基礎與産業發展趨勢形成正向循環。另外,北向資金近期呈現持續凈流入的態勢,顯示外資對A股核心資産的長期配置價值認可度上升,進一步強化了資金面支撐以及做多信心。這種由多種性質資金共同推動的市場上漲,往往具有更好的持續性。

  第二,經濟質效提升,基本面夯實“向上”行情基礎。

  經濟基本面的改善是支撐股市估值的根本。從宏觀經濟層面來看,今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長5.3%,較2024年全年增速加快0.3個百分點,為完成全年預期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與此同時,經濟增長的品質和效益正在持續改善,經濟結構轉型升級成效顯著,新舊動能轉換步伐加快。

  在産業層面,“反內卷”政策的持續深化正在重塑經濟發展格局,以AI人工智能、創新藥、高端製造為代表的新興産業正在迎來快速發展期。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規模以上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5%,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同比增長8.6%。這種産業結構的優化升級,不僅提升了經濟增長的可持續性,也為資本市場培育了更多優質投資標的。

  上市公司盈利預期的改善則直接傳導至資本市場。隨著經濟復蘇勢頭的鞏固,上市公司業績有望延續回升態勢。基本面的持續改善,將為股市估值水準提供堅實支撐。

  第三,政策紅利釋放,制度優化增強市場韌性。

  政策環境的優化是市場信心的重要支撐。近幾年,監管部門連續出臺多項舉措,引導資金“長投”、提升市場內在穩定性。此外,宏觀政策與資本市場政策的協同性顯著增強。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為市場提供了充裕的流動性;財政政策加力提效,通過大規模設備更新、消費品以舊換新等舉措激發經濟活力。這種政策組合不僅有利於經濟平穩運行,也為資本市場創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

  從歷史經驗來看,由流動性合理充裕、經濟穩步復蘇、政策積極支持共同推動的行情,往往具有持續性強、結構性特徵顯著的特點。當前,這三重利好因素形成合力,為市場的健康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當然,市場短期可能出現波動,這是市場的正常現象。但在經濟轉型升級持續推進、市場生態持續優化的背景下,A股市場長期向好的趨勢不會改變。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