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環球財智 > 正文
前三季度5446家上市公司共賺4.7萬億元
2025-11-03 15:21:54來源:證券日報網責編:盧家傲

  11月1日,中國上市公司協會發佈《中國上市公司2025年三季報經營業績報告》。

  2025年前三季度,我國經濟保持穩中有進發展態勢,GDP同比增長5.2%。截至10月31日,除公告延遲披露外,我國境內股票市場(滬、深、北三家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全市場”)共5446家上市公司披露2025年三季度報告。

  數據顯示,上市公司整體業績持續改善,科創引領作用凸顯,産業結構煥新升級,分紅回購頻次穩步提升,高品質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89家公司年內分紅金額超10億元

  今年前三季度,上市公司經營業績持續改善。前三季度,上市公司合計實現營業收入53.46萬億元,凈利潤4.70萬億元,同比增長1.36%、5.50%。全市場共4183家上市公司實現盈利,盈利面近八成,3182家公司營收正增長,2467家公司凈利潤正增長,1957家公司營收、凈利潤同比雙增長。

  分季度看,第三季度上市公司營收、凈利潤同比增長3.82%、11.45%,環比增長2.40%、14.12%,增速較上半年顯著提升,逐季向好態勢繼續鞏固。

  同時,上市公司分紅回購頻次穩步提升。截至10月31日,全市場共1033家上市公司公佈一季度、半年度、三季度現金分紅預案,較上年同期增加141家,其中38家公司進行多次分紅。全市場現金分紅總額7349億元,89家公司年內分紅金額超10億元。

  剔除停止實施的情況,全市場1195公司共發佈1525單2025年回購預案,目前已完成899單,其中253家公司發佈多單回購。全市場累計回購金額923億元,其中,自有資金回購佔比36%,登出式回購佔比26%。

  前三季度,標誌性改革漸次落地。“十四五”期間,資本市場改革取得積極成效,一批牽引性強、含金量高的標誌性舉措有序鋪開。投資端改革實現突破,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工作指導意見及實施方案出臺,“引長錢、促長投”改革效果加快顯現,截至8月末,各類中長期資金合計持有A股流通市值約21.4萬億元。融資端改革不斷深化,縱深推進板塊改革,科創板推出設置科創成長層等“1+6”政策舉措。“十五五”資本市場規劃聚焦固本培元,將擇機推出再融資儲架發行制度,進一步拓寬上市公司並購重組支持渠道,全面提升資本市場適應性、包容性,有力促進上市公司做優做強、實現高品質發展。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告訴《證券日報》記者,整體來看,前三季度上市公司表現穩健向好,盈利品質持續提升。凈利潤增速顯著高於營收增速,顯示企業盈利能力增強。特別是第三季度凈利潤環比大幅增長14.12%,逐個季度向好態勢明顯,這表明經濟內生動力正在增強。盈利企業佔全市場近八成,近兩千家營收凈利雙增長,這展現了“實體經濟堅持智慧化、綠色化、融合化方向”的利潤成效和經濟價值。

  田利輝認為,上市公司全年業績增長確定性增強。特別是消費旺季、“以舊換新”政策和産業升級將形成共振,第四季度盈利增速有望進一步提升。預計2025年全年,上市公司凈利潤增速領先於營收增速,企業盈利品質將持續改善。

  電子行業市值規模超銀行業

  前三季度,上市公司積極踐行國家戰略,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合計研發投入1.16萬億元,同期規模連續3年超萬億元,同比增長3.88%,增速較上半年提升0.23個百分點,其中168家公司研發投入超十億元。

  今年前三季度,科創企業增勢明顯。前三季度,創業板、科創板、北交所上市公司分別實現營收32486.28億元、10142.07億元、1450.68億元,凈利潤2446.61億元、441.25億元、92.03億元,其中創業板營收、凈利潤同比增速均超10%。

  上市公司含“科”量進一步提高。截至2025年10月31日,全市場總市值達107.32萬億元,其中電子行業位列第一,市值規模超過銀行業,佔比12.42%,較年初提升近3個百分點;通信、計算機行業市值較年初增加超過9000億元。

  在此期間,産業發展向“新”聚能。前三季度,19個門類行業中,17個行業實現盈利,9個行業營收正增長,10個行業凈利潤正增長,7個行業營收、凈利潤同比雙增長。

  實體經濟堅持智慧化、綠色化、融合化方向,先進製造成為重要增長極。今年前三季度,文生視頻模型加速迭代,AI數據存儲需求擴張,存儲晶片産業上市公司營收同比增長16.08%,凈利潤同比增長26.44%。全固態電池技術取得重大突破,新能源汽車續航能力有望躍升,兩産業上市公司營收同比增長超10%,凈利潤同比增速超20%。“反內卷”治理成效顯現,光伏設備、水泥等重點行業控産提質,多家上市公司實現減虧。

  各地深入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推動耐用消費品以舊換新,大力培育服務消費、新型消費。前三季度,全國電影總票房突破400億元,遊戲版號發放節奏加快,小眾遊、出境遊持續升溫,影視院線、遊戲、交通運輸行業營收同比分別增長9.31%、24.40%、0.25%。全國快遞業務量再創新高,5家上市公司營收同比增長9.11%。避險情緒升溫推動金價走高,貴金屬行業上市公司營收同比增長22.36%,凈利潤同比增長55.96%。中小銀行進一步調降存款利率,增量資金接續涌入權益市場,券商、保險業凈利潤同比增幅超30%。(證券日報 記者 李喬宇)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