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環球財智 > 正文
促進輕製造與新消費同頻共振
2025-11-04 08:58:20來源:經濟日報責編:盧家傲

  中央城市工作會議指出,城市發展正從大規模增量擴張階段轉向存量提質增效為主的階段。當前,一些城市通過盤活老舊工業廠房、落後商業街區和低效樓宇建築等閒置資源,招引聚集服務型製造、定制化製造企業,運用綠色化、數字化、智慧化先進技術,以輕量、靈活、智慧的製造模式響應消費升級新趨勢,實現生産製造與消費服務一體融合,形成了城市“輕製造”的産業新形態。從實踐看,城市輕製造向新消費主動“握手”,有效契合了大眾消費向個性化、即時性、體驗式和社交型發展的趨勢,推動供需、産銷在本地快速銜接、同步完成,有助於資源要素精準配置、産業發展多元融合、生活品質更好提升,是城市産業轉型升級的新路徑。

  輕製造與新消費加速對接

  近年來,在擴大內需、提振消費政策指引下,西安市等地積極優化新産品和新服務供給,推動一批老工業基地、老街區改造升級,促進輕製造與新消費加速對接融合。

  一是盤活城市存量資源。堅持城市更新與工商業轉型相結合,通過業態重構、場景創新,改造利用城市低效空間,優化城市綜合功能。比如,西安電影製片廠作為西安市首個國家工業遺産項目,將影視元素、電影IP與消費場景完美結合,打造兼具歷史感、藝術性、體驗感的電影主題園區,吸引了眾多遊客的到來。

  二是滿足個性化高品質消費需求。當前,大眾消費逐漸從單純滿足物質需求,轉化為更加強調自我表達和身份認同的方式。人們既追求高性價比的日常用品,也願意為高端化、品質化的産品買單。同時,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以及3D列印等先進技術的深度應用,也為個性化定制和消費提供了技術支撐。比如,一些西安本土傢具品牌構建柔性定制系統,實行一店一戶一設計,利用先進三維設計軟體實現個性設計與功能定制一體化。

  三是拓展多業態體驗式場景。當下,消費者對購物體驗的要求已不僅僅局限于産品本身,而是更注重消費過程中的參與感、互動性。比如,西安立豐城不斷創新業態佈局,以“運動+”激活社交,以“娛樂+”撬動流量,構建覆蓋全齡、全需的都市生活新生態。易俗社文化街區通過非遺手工體驗研學項目,成功將傳統文化轉化為可觸可感的沉浸式消費場景。

  四是激發情緒消費潛力。隨著物質生活的豐富和消費需求的不斷升級,情緒消費成為極具潛力的消費升級新方向。淘寶平臺梳理出的“2024年度十大商品”中很多都與情緒價值需求相關。比如,西安市推出玉璽形狀的交通卡,以西漢皇后之璽為原型縮小比例打造,讓消費者在使用的同時獲得獨特情緒體驗。

  融合發展潛力尚待挖掘

  雖然輕製造與新消費正在雙向奔赴,推進城市生産、生活、生態有機融合,為城市高品質發展注入新動能,但在創新供給、盤活資源、開拓市場、改善預期等方面仍需進一步優化提升。

  一是高品質産品和服務的創新供給亟需完善。從西安市調研情況來看,與其他技術密集型行業相比,本地手工業、紡織業、食品加工業把握市場趨勢的敏銳度不夠,新産品創新和供給能力欠佳。二是閒置廠房、商業綜合體的盤活更新有待加強。西安擁有“電工城”等諸多老工業區,有不少面積較大的商業綜合體和街區,但一些地方老舊廠區佈局散亂、利用粗放,工業遺産的活化利用不足、用途不合理,部分産業用地容積率低、投入産出水準不高,需統籌謀劃、多方協同予以盤活。三是消費群體的差異化需求尚未充分滿足。當下,年輕人更注重時尚化、快節奏、社交型、情感性的消費體驗,但當前市場精準行銷策略仍顯不足,在挖掘本地文化元素打造特色消費品類方面主動性創造性不夠。四是消費信心提振和空間拓展仍有短板。目前,受居民收入、市場預期和消費觀念轉變等因素制約,提振消費信心尚需綜合施策。同時,城市優質消費空間多集中在主城區核心地段,滿足城市微度假、運動社交等新消費需求的活動場所開發不足,公園、體育場等公共空間的融合利用尚處於探索階段。

  突出特色探索實踐路徑

  進一步推動城市輕製造與新消費同頻共振,要突出城市文化底蘊、産業特色、資源稟賦,結合城市更新,盤活存量資源,發展城市輕製造,打造多元消費場景,更好滿足群眾舒適、便利、品質生活的需要。

  一是聚焦供給側“破局”,精準對接消費和服務新需求。加快發展服務型輕製造,依託柔性生産與小批量定制,精準響應市場對於深度體驗與個性化的消費需求,在國潮手辦等新消費領域打造品牌。抓住情緒消費風口,以更多巧思和匠心推出具有人文內核和情感內涵的産品和服務。探索推廣城市中的“前店後廠”模式,構建設計、製造、平臺、銷售聯動的快時尚供應鏈。升級高品質服務消費供給,適應人口和需求結構變化,運用具身智慧、人形機器人等新技術新産品,鼓勵教育、醫療、家政、娛樂等生活性服務業創新經營品類、延伸服務鏈條,優化“一老一小”服務供給,擦亮城市文商旅體融合特色名片。推動新興産業創新供給,前瞻佈局腦機介面、合成生物、智慧穿戴等以輕生産、低排放為特徵的高端製造,加速推動自動駕駛、無人配送等新技術新産品開發與應用推廣,推動醫療美容、綠色食品等健康産業延鏈補鏈強鏈,催生一批高成長性消費賽道。

  二是錨定空間“重組”,優化城市功能佈局。強化城市空間彈性管理,借鑒國內外發展經驗和做法,探索“一棟樓即一條鏈”“上下樓即上下游”新産業形態,通過“微更新、強功能、深融合”方式盤活利用閒置低效廠區、廠房和設施,將輕製造植入大小不一、功能多元、各具特色的專業樓宇、閒置建築,對現有商業街區動線設計、産品定位、經營模式系統更新。深挖公共空間潛力,推廣“公園+商業”“公共廣場+商業”等模式,推動城市公共空間開放共享,打造“空間柔性、功能多元、體驗獨特”的花園式街區、城市藝術空間等一刻鐘消費生活圈,滿足更多消費需求。完善城市工商業佈局,精準匹配城市資源條件,深化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豐富全域全貌場景供給,打造更多特色消費地標。

  三是著眼場景“再造”,構建多維生活引力場。在這一過程中,可挖掘城市工業、旅遊文化內涵,探索推廣“産業IP+文旅”等新模式,支持開發具有歷史人文特色的消費體驗新場景,打造非遺工坊、創客空間等“當代藝術+消費”新場景。聚焦體育消費新需求,打造精彩賽事、時尚運動等健康消費新場景,培育提升徒步、騎行、露營等近山消費新場景,有序發展低空消費新場景和親水活動新場景,鼓勵發展“票根經濟”“市集經濟”等跨界消費新場景。營造沉浸式數字體驗新場景,強化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應用,鼓勵發展AR試粧、虛擬導購等服務場景,支持商超、餐飲、商圈、博物館等實體空間構建數字孿生場景,實現消費路徑可視化和服務流程智慧化。

  四是強化供需“連結”,暢通經濟高效循環。聚焦供給流通體系,推廣數字化運營,實現製造空間精細化識別、動態化匹配和實時化調度,建立一體化聯動機制,打造“線上引導+線下轉化”消費閉環,縮短供需響應週期。聚焦政策協同,將輕製造和新消費發展納入城市總體規劃,繪製“産業+人口分佈熱力圖”精準招商,統籌要素配置直達新消費垂直細分領域,推動財稅、金融、産業、投資等政策和消費政策的協同。聚焦提振消費信心,針對消費潛力增長點加大補貼力度,以增收減負提升消費能力,推進新型消費業態規範發展,推廣區塊鏈溯源、數字身份認證等技術應用,營造安全舒適的軟硬體環境。(經濟日報 王飛 馮開 肇啟熙 高健)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