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是連接國內國際市場的重要橋梁,是支撐經濟增長、優化結構、推動創新的重要引擎。《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明確提出,“促進外貿提質增效,加快建設貿易強國”。這一戰略部署,體現了我國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貿易環境,努力提升外貿發展韌性的決心與定力。
長期以來,我國外貿依靠成本優勢和加工貿易模式實現增長,外貿規模持續擴大,貨物貿易額多年居世界首位。從廣交會的創新升級到數字貿易的崛起,從自貿區、自貿港的制度探索到綠色貿易的新趨勢,我國外貿正以更加開放、更加多元、更加自信的姿態,邁向更高品質的發展階段。海關總署日前發佈的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我國貨物貿易延續平穩增長態勢,進出口總值37.31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6%。其中,出口22.12萬億元,增長6.2%;進口15.19萬億元,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不過,面對世界經濟復蘇不均衡、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抬頭,外部需求不確定性上升的大環境,成本上升、資源環境約束趨緊、國際競爭加劇的問題更加凸顯,傳統比較優勢逐漸減弱。因此,通過擴大高技術、高附加值産品的出口,提高服務貿易、數字貿易、綠色貿易比重,實現外貿提質增效和結構轉型,意義不言而喻。
外貿提質增效的最終目標,是“質”和“效”的相輔相成和相互促進,是由“拼數量”向“拼品質”、由“重規模”向“重效益”的轉變過程。接下來,要從制度、創新、綠色發展等層面入手,佈局更加廣闊的市場空間,以技術、標準和品質提升競爭力,牢牢穩住外貿基本盤,使我國從“貿易大國”走向“貿易強國”。
制度保障是核心。隨著全球經貿規則重塑,制度型開放正成為貿易強國建設的關鍵標誌,應加快對接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推進規則銜接、標準互認,構建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通關、金融、保險、信用等配套服務體系,為企業降本增效。積極參與國際經貿規則制定,提升我國在全球貿易治理體系中的話語權和制度影響力,以制度優勢塑造新的開放格局。
增強創新是關鍵。數字經濟、人工智能和綠色轉型正在重塑全球貿易格局,應加快推動外貿數字化轉型,促進製造業企業“上雲用數賦智”,發展數字供應鏈、智慧物流和跨境電商新生態,提升貿易效率和靈活性。近年來,跨境電商、海外倉、在線展會等新業態蓬勃發展,為外貿企業開闢了新的增長空間。創新不僅在産品,更在於模式與服務,應培育一批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數字貿易平臺和供應鏈服務企業,讓創新成為外貿增長的持久動力。
綠色發展是重點。氣候變化和環保標準正在成為國際貿易新門檻,應加快建立綠色供應鏈管理體系,完善綠色認證與碳足跡追蹤機制,使更多出口産品符合國際標準,讓“綠色製造”“低碳品牌”成為中國外貿的新標識。要通過綠色創新帶動産業升級,提升企業競爭力,在全球低碳轉型中贏得主動,實現經濟與生態效益雙提升。
此外,在繼續鞏固歐美等傳統市場的基礎上,積極拓展東盟、非洲、拉美等新興市場,推動産業鏈協同與投資合作,增強品牌塑造與國際行銷能力,以更高品質和信譽贏得市場信任,有效推動“中國製造”向“中國品牌”轉化。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