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金融投資

“雙11”給廣西電商帶來了哪些變化

2017-11-09 14:24:08 | 來源:南寧晚報 | 編輯:唐志強 | 責編:趙瀅溪

  廣西産品依託網絡平臺銷售被更多消費者認可,産生一批網紅特産

  每年的11月11日,都是不尋常的一天。曾經,廣西電商在全國排名並不是十分靠前,銷售量和購買力也與國內一線城市存在差距。但你或許不知道,2015年廣西人刷下“剁手”1030萬個包裹的紀錄,23個小時裏下單16億元,躋身全國前20名行列;2016年“雙11”,廣西一些賣家也收穫頗豐,羅漢果、螺螄粉、甜板栗、老友粉的銷售量是平時的幾十倍。這些數據變化,顯示廣西特産引來全國各界市場的關注,一度成為“網紅”商品。

  近年來,廣西的産品依託網絡平臺銷售越來越被全國的消費者認可。廣西企業從過去的排斥到現在的主動出擊,從線下實體升級改造到不斷推出B2B(企業對接企業)和B2C(企業對接零售個人消費者)模式的開啟,這些都刷新廣西電商企業發展思路新格局和新面貌。

  網紅産品帶旺廣西特産推向全國

  每年的11月11日促銷活動,已成為中國互聯網最大規模的商業促銷狂歡活動。如果説,互聯網的出現加速傳統企業的轉型升級,那麼,“雙11”經濟持續升溫熱度,則是催生線下實體經濟走出不同網絡商業模式運作的一支“推進劑”。廣西特産走出一條叫響全國的路子,就是其中的典範。

  2015年,廣西商品中的甜板栗、茉莉花茶、羅漢果、牛巴、百香果等特産銷售最好。據統計,淘寶“特色中國·廣西館”銷售額一天就超過1259萬元,其中賣得最火的是螺螄粉。

  諸如螺螄粉等網紅産品作為廣西特産打響全國市場的另一個原因,是政府扶持和培育。據介紹,自2014年以來,廣西培育了百色芒果、柳州螺螄粉、梧州六堡茶等一批區域性公共品牌,其中,柳州螺螄粉前三季度産值約25億元,全年産值預計達30億元,同比增長100%;百色芒果的産值從2014年的17億元上升到目前的30多億元,輻射帶動265個貧困村。

  這些數據都説明,廣西特産在全國市場上越來越出名了。 借著“雙11”打響的名氣,去年廣西打造了本土的“雙11”——廣西“壯族三月三”國際電商節,首屆廣西版“雙11”成交額破10億元大關。

  去年8月21日—29日,橫縣舉辦了首屆中國(橫縣)淘寶茉莉花文化節。通過組織橫縣17家有代表性的企業在電商平臺上進行品牌推廣和行銷,9天線上活動帶動橫縣500多個商家在淘寶、京東、郵政“村郵樂購”、樂村淘、微信等平臺同步促銷,累計實現銷售額超過500萬元。

  這些成績是廣西加速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的一個縮影。據悉,廣西提出“電商廣西、電商東盟”發展戰略,通過舉辦“壯族三月三”電商節、打造廣西版“雙11”“七一”紅色購物、“黨旗領航·電商扶貧”“我為家鄉代言”等活動,有效推動廣西電子商務發展。全區電子商務交易額由2013年的1266億元增長到2016年的6180億元,3年增長3.88倍。

  傳統企業開啟O2O線上線下融合

  “雙11”經濟潮給很多企業上了一堂實操課,即傳統企業應用“互聯網+”融合的經濟。隨著這種結合不斷加強,廣西電子商務領域逐漸呈現出多種業態,有農村電商、跨境電商、生鮮電商、社區電商、開發及代運營、 電商産業園區、電商小鎮等。

  在這些業態中,廣西不乏實體市場、優勢産業積極地邁出對接互聯網市場第一步。以南寧百貨大樓股份有限公司為例,最早從2010年“雙11”開始,實體賣場門店開始根據各自的品牌特點開展線下實體門店“雙11”折扣優惠活動。2011年8月1日,南百美美購網上商城正式上線。

  然而,並不是所有傳統企業都出擊加入互聯網大潮,只是隨著廣西電子商務在傳統企業的應用普及程度不斷提高,實體經濟與電子商務的融合趨勢日漸明顯,涉及一大批餐飲、住宿等傳統企業轉型升級。他們大多數是採用第三方平臺或自有平臺、微信等開展O2O業務,實現線上線下融合發展。

  諸如廣西電子科技廣場、會展·航洋城、廣西壯姑娘、淡村農貿市場、南城百貨、夢之島水晶城、華潤萬象城等大型傳統企業設立了專門的電子商務分公司,建成了自己的電子商務平臺開展電子商務活動。

  截至去年12月,南寧市企業網店數量突破了6500多家(阿裡巴巴認證企業數量+天貓認證企業數量+淘寶認證企業數量),已遙遙領先桂林、柳州、玉林等廣西區內其他城市,僅淘寶平臺,發貨地為南寧的商品就超100萬個,佔比廣西的45%。去年全年市重點企業電子商務交易額突破2000億元。

  政府鼓勵各地網上開設特色館

  廣西一碗螺螄粉在網上賣得紅紅火火,其他特色産品是否也可以借助網絡賣出更大名氣?目前廣西除了螺螄粉、羅漢果、梧州六堡茶、橫縣茉莉花等網紅産品之外,還有很多農産品、手工藝品、地理標誌保護産品等有著巨大的市場潛力。

  譬如,廣西紅木傢具、繭絲綢、食糖等。這些産品企業也期盼著能有更廣闊的平臺推介。可喜的是,今年,自治區政府印發《“互聯網+流通”行動計劃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其中就提及了要重點圍繞食糖、繭絲綢、紅木傢具等優勢産業,培育發展壯大一批垂直電子商務交易平臺。

  根據《方案》要求,廣西還將繼續鼓勵各地在淘寶、京東等國內外知名電子商務平臺開設“地方特色館”,銷售地方農産品、手工藝品、老字號和名牌産品、地理標誌保護産品、農業標準化示範區産品和旅遊服務等特色商品,並且還將建設區域性物流節點,推動各類物流平臺互聯互通、數據共享,建設覆蓋全區、連通全國的智慧公共物流信息服務平臺,促進海港、內河港、公路港、鐵路港、航空港“五港”聯動,推動不同運輸方式緊密銜接和重點物流幹線多式聯運發展。

  同時,廣西還將推動流通産業轉型升級,建立智慧流通體系,推動電子商務進農村、進社區,從而加快推進全區商貿流通創新發展和實體商業轉型升級,力爭到2020年,實現全區電子商務交易總額超過1萬億元,其中,網絡零售額超過1400億元。

  ■專家談未來

  廣西電商軟硬實力有待提升

  目前,廣西電商經濟正在穩步前行,廣西從過去排斥到主動出擊,從線下實體升級改造到不斷推出B2B和B2C模式的開啟,這些都重新刷新了廣西電商企業人發展思路的新格局和新面貌。

  在新時期多業態電商發展下,廣西其他産品是否可以複製“網紅特産”培育扶持的方法來孵化?有專家認為,在新時期多業態電商發展格局裏,廣西電商未來發展之路,需要思考更多提升廣西電商軟硬實力的方法。

  廣西電商模式最為明顯的做法就是O2O模式,即線上線下大融合。廣西“樂村淘”就是其中一家O2O模式的廣西電商企業。他們通過線上創建網絡平臺“樂村淘”, 設立線下的“樂村淘”村級體驗店,打通了農村淘經濟上下行的融合銷售渠道。通俗地説,就是既能讓消費者通過電商平臺買到想到的東西,又能讓農民買到“城裏貨”,同時通過村級體驗店收集村民自産的農産品,幫助其通過電商平臺銷往全國市場。

  有專家認為,近年來,廣西積極推動建設標準化縣、鄉、村三級電子商務服務體系,就非常適合培育廣西産品。例如,培育農村物流企業、電子商務運營商、品牌培育商和農産品加工、銷售企業為主的各類市場主體,帶動農産品批零市場、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共建網上購銷渠道,推動農産品網上交易,促進産銷對接等。

  儘管電商發展之路“有勇有謀”,廣西電商發展並不是沒有短板。南寧市電商行業協會會長黎樹勇表示,以南寧電商企業為例,主要問題集中表現在電子商務産業規模和企業聚集度有待提高,缺乏有影響力的電子商務領軍企業;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和産業氛圍欠缺,南寧市的物流成本普遍高於北上廣等發達地區,由於電商企業大部分為輕資産,銀行等金融機構沒有相關貸款政策,電子商務應用的廣度和深度有待加強。

  未來必須要通過政策體制創新,加強政府的引導和投入,進一步完善南寧電子商務發展環境,大力培育電子商務服務業發展,積極鼓勵行業和企業電子商務應用,實現南寧電子商務的跨越式發展。(記者 彭媛媛 趙金玲 實習生 莫敏麗)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