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廣西要聞

從石塘村"三變"看廣西産業扶貧:牽住"牛鼻"破難題

2017-11-23 09:59:34 | 來源:廣西日報 | 編輯:唐志強 | 責編:趙瀅溪

  【園區建設】【八桂大地、八桂大地-梧州】從石塘村"三變"看廣西産業扶貧:牽住"牛鼻"破難題

  牽住“牛鼻”破難題

  ——從藤縣石塘村“三變”看我區産業扶貧

  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記者 韋繼川

  要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重在提高脫貧攻堅成效。關鍵是要找準路子、構建好的體制機制,在精準施策上出實招、在精準推進上下實功、在精準落地上見實效。

  ——習近平

  “産業扶貧這步‘棋’走對了,村委變得充滿活力,村集體經濟變強了,群眾變富裕了。”派駐藤縣塘步鎮石塘村第一書記劉玉磊向記者談到該村的“三變”時説道。

  石塘村是革命老區,屬於自治區級“十三五”貧困村。經過近兩年的産業扶貧,如今,這個村成為今年全區脫貧摘帽的一個典型。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比2015年翻了3倍多,村集體固定資産增加100多萬元。

  産業是脫貧的關鍵。“十三五”以來,我區脫貧攻堅更加注重強化政策引領,科學規劃,推進特色優勢主導産業遴選培育,全區105個有扶貧開發任務的縣(市、區)均確定了2-5個特色主導産業,為強基層、增加農民收入、發展村集體經濟打下了堅實基礎。

  村委變強,群眾脫貧有“主心骨”

  “剛剛駐村時,自己真的有點心灰意冷。”劉玉磊告訴記者,石塘村是一個傳統的農業村落,地處偏遠山區,交通不便,村民種植水稻、黑皮冬瓜、甘蔗,種植收入越來越少,水田山地日漸荒蕪;村裏人心渙散,村幹部説話沒人聽,想為村裏辦點實事沒人響應。2015年,該村貧困發生率為6.4%,人均純收入2600多元,村集體經濟更是“空空如也”。

  “幫錢幫物不如幫建一個好支部”。石塘村通過吸收兩名有大專學歷願意幹事的優秀青年黨員進班子,優化了班子結構,增強了村委的凝聚力。新村委班子有新氣象:村幹部主動為全村經濟社會發展出謀獻策,自覺與群眾溝通,傾聽意見和建議。

  在與群眾談心過程中,村幹了解到村裏很多在外創業搞得風生水起的能人,卻對回村創業缺乏熱情。原因是一些鄰裡擔心把地包給他們自己沒有好處。2015年底,村幹部和返村能人座談時,既表達了村委的誠意,也表示幫助做通群眾工作。

  村幹部首先動員一些和村裏沒有利益瓜葛的能人出面做通工作,慢慢地把局面打開,後再去做其他村民的工作。逐漸地,創業能人創業激情高漲。

  在能人的帶動下,一些鄰裡看到養蛇非常賺錢,也紛紛提出加入。村委抓住時機既幫忙貸款,又幫助協調場地。村裏一家養蛇場産業規模用一年多時間從1萬條擴大到10萬條,效益非常可觀,村裏還成立了兩個養蛇合作社,年銷售收入超過兩千萬元。

  村裏有個叫李敏的青年,去年開始回鄉創業,養牛規模從幾頭到上百頭,成立專業合作社,帶動10戶發展致富,年銷售收入超過50萬元。還有一個叫歐陽的年輕人,去年回鄉創業,現在發展水生植物,不但改變了村容村貌,變成了花海之鄉,而且年創造效益50余萬元。

  據了解,“十三五”脫貧攻堅以來,我區共安排9102個單位定點幫扶5000個貧困村,且5000個貧困村全部從定點單位派駐第一書記,實現第一書記幫扶貧困村全覆蓋,他們大都已成為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主心骨”。 

  能人帶動,群眾幹事積極性高

  能人回鄉創業,不但讓貧困群眾參與其中,還將很多的種養技術傳授給了群眾。有了村委的“主心骨”幫助,有能人助力,群眾脫貧致富有底氣。

  近兩年時間,石塘村先後引入總額超過億元農業項目資金,發展了3000畝高産軟質油茶、600畝大果枇杷、50畝水生植物“花海項目”、100畝洋姑娘果,爭取打造集生態觀光、休閒旅遊一體的綜合生態旅遊項目,群眾每年土地流轉收益40余萬元,300余戶受益,項目開發期間解決近百人次的就近就業問題。

  如今,該村發展了以養蛇為代表的養殖業,今年全村共投入資金1000多萬元,發展50戶養蛇,規模達到10萬條,預計年底收益3000多萬元;全村10戶籌集資金養牛上百頭,9戶發展生態養豬,年出欄2000頭,村民收益進一步提高;打造石塘村電商平臺,從小到大,在解決群眾的農産品銷售方面産生了很大影響;引入項目投資8.5億元,發展3000畝光伏發電項目,計劃年內開工。先後培育四個專業合作社、一個家庭農場、兩家公司,經濟發展水準和效益日益凸顯。

  “山地流轉出去,反而我輕鬆了很多。”村裏貧困戶鄒結連説,她因早年喪夫,自己帶著一個孩子生活,雖然孩子已經19歲,可是得了先天性疾病,一齣外打工就經常發病,使得她的家庭雪上加霜。自從村裏發展油茶和水生植物項目,她把20多畝山地租給油茶基地,每年得到2000多元的收入;每天在水生植物基地做工,每天收入80元,再加上低保等政策性收入,她的年人均穩定收入超過一萬元,生活得到了顯著改善。

  把産業發展作為貧困戶增收的根本之舉。近年來,我區編制了縣級産業精準扶貧規劃,每個貧困縣確定5個以內主導産業、每個貧困村選擇3個以內主導産業,通過引進龍頭企業、組建專業合作社,集中力量,帶動産業做大規模,覆蓋至少60%以上的貧困人口。實施了廣西“十百千”産業化扶貧示範工程,覆蓋40個貧困縣,帶動200多萬貧困人口脫貧。大力發展鄉村旅遊扶貧,出臺專門支持政策,安排獎勵資金,加大貧困村旅遊配套設施建設,新建立農家樂近4000個,鄉村旅遊點1100多個,休閒農業園630多個,産業年總收入168億多元。

  整村推進,集體經濟脫空變實

  石塘村全村有山地1萬多畝,耕地和水田2000多畝,村委緊密結合村情民意,通盤考慮本村土地資源,盤活土地經濟,引入公司發展3000畝油茶旅遊産業和2500畝光伏發電項目,兩個項目總投資超過10億元,解決了村民就業,壯大了全村經濟發展。在項目租地時,動員黨員首先帶頭包租土地;在項目開時,黨員帶隊到工地幹活,促進了項目的順利實施。到了今年,該村養殖收入超2000萬,種植收入60多萬,農民人均純收入過萬元,村集體固定資産增加100多萬元。

  石塘村的巨變,得益於探索了較好的産業扶貧模式,當地黨委和政府在幫扶過程中立足村情實際,注重創新實踐,找準了脫貧攻堅的突破口,大力推行新型經濟合作組織,實行集體經濟規模化發展,實現全村“一盤棋”。

  據了解,去年以來,我區出臺《關於加快貧困村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意見》,推廣10種村集體經濟發展模式,加大財政、金融、保險、稅費、電商等方面支持力度,比如每個貧困村落實50萬元以上發展資金;推動全區5000個貧困村每個村成立1個村民合作社,作為村集體經濟發展的平臺和責任主體,已有1754個貧困村成立村民合作社;出臺《關於實施光伏扶貧工程增加貧困村村集體經濟收入的指導意見》,在全區具備條件的貧困村建設300-500千瓦的村級光伏電站……這些舉措有力地促進了我區貧困村村集體經濟收入穩定增長。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