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廣西要聞

大旅遊推動大健康——巴馬全域旅遊發展路徑掃描

2017-12-06 14:40:55 | 來源:廣西日報 | 編輯:唐志強 | 責編:趙瀅溪

  大旅遊推動大健康

  ——巴馬全域旅遊發展路徑掃描

  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記者 韋鵬雁 通訊員 淩吉榮

  【旅遊文體-圖文、八桂大地河池】大旅遊推動大健康——巴馬全域旅遊發展路徑掃描

  11月30日航拍的巴馬賜福湖小鎮項目。該項目是自治區統籌推進的重大項目,入選國家優選旅遊項目,總投資約5億元。通訊員 楊念松攝

  12月6-9日,第二屆巴馬論壇暨2017中國-東盟傳統醫藥健康旅遊國際論壇將在巴馬瑤族自治縣舉行,論壇由國家旅遊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和自治區政府共同主辦,國內外的200多名嘉賓將以“大健康 大旅遊”為主題展開國際性交流探討。

  巴馬作為論壇的永久舉辦地,依託資源優勢,樹立“全域旅遊”理念,積極培育健康旅遊品牌,大力發展健康養老、健康旅遊、健康食品等産業,打造廣西大健康産業的龍頭基地、世界級大健康全域旅遊的典範。2007年巴馬的遊客接待量僅為26.2萬人次,2016年猛增至434.67萬人次,每年超過10萬名“候鳥人”前來度假養生,創造了廣西旅遊發展史上的“巴馬現象”。

  A 抓機遇,“景區旅遊”變全域

  生活在河池城區的張璋羽是一個“巴馬迷”,近些年每年必到巴馬,對該縣旅遊業的發展變化感觸很深。“10年前來,就是到長壽村拜訪一下百歲老人,再遊一下百魔洞就結束了。”張璋羽説,“現在來,不僅景點多了,各種商品也多了,最重要的是長壽養生的氛圍很濃。”

  張璋羽的感觸,正是巴馬近年旅遊的發展發向:從“量”向“質”轉變和提升,從觀光旅遊向休閒養生度假旅遊轉化,由“景區旅遊”向“全域旅遊”發展模式轉變。轉變的時間節點是2013年7月3日,當天召開的全區旅遊發展大會,提出建設桂林國際旅遊勝地、北部灣國際旅遊度假區、巴馬長壽養生國際旅遊區三大國際旅遊目的地。2016年2月,巴馬還同時入選“中國國際養生旅遊目的地”和“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名單。

  面對歷史最好的發展機遇,巴馬抓住了。該縣樹立“全域旅遊”發展理念,制定出臺全域旅遊攻堅戰實施方案,啟動全域旅遊發展規劃和“多規合一”工作,出臺《關於加快旅遊業發展的決定》等政策,把旅遊業列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導産業。全面摸清縣域旅遊資源家底,儲備具有打造國家5A級景區資源7個、國家4A級景區資源12個、國家3A級景區資源43個。

  加快旅遊管理體制改革步伐。建立健全“政府統一領導、部門依法監管、企業主體負責”的旅遊綜合管理工作機制;探索建立旅遊警察、旅遊巡迴法庭、旅遊工商質監、旅遊衛監、景區管理委員會等旅遊綜合執法模式;掛牌成立旅遊巡迴法庭和旅遊市場工商質監所,常態化整治旅遊市場秩序,嚴治“神醫”、非法行醫等各類亂象。

  推動旅遊與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編制完成《旅遊扶貧專項規劃》,將全縣6萬多貧困人口全部納入“全域旅遊”的範圍之內,對旅遊扶貧功能區、旅遊扶貧産業化、旅遊就業促進工程等方面進行了詳細規劃。

  B 克難關,基礎設施大提升

  日前,巴馬論壇的永久舉辦地——賜福湖小鎮的酒店項目建成。項目負責人李盛成説:“我們經過17個月的攻堅,建成了一個引領巴馬長壽養生、休閒度假的標杆項目。”

  路不好走、接待能力不足等都曾是巴馬的“痛點”。近年,巴馬突出抓交通、景區等基礎設施建設,突破發展瓶頸;啟動國旅區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7-2019年),重點打造一批上規模、上檔次、有特色、影響力大、帶動性強的中高端旅遊精品項目。

  打通交通大動脈,提升互聯互通水準。推進交通建設大會戰,加快構建綜合運輸體系,以完善高速公路交通網、基礎交通網為重點,加快協調推進河池至百色(巴馬段)高速公路、賀州至巴馬高速公路、巴馬通用機場等項目建設及前期工作,實施一批通村水泥路工程,不斷改善路網結構和路況水準。今年,全縣統籌推進基礎設施建設項目74個,年度計劃完成投資29.6億元。

  強力推進重點景區項目建設。今年1-10月,賜福湖小鎮、中脈國際養生都會等5個自治區層面統籌推進重大項目完成投資4.38億元,佔年度計劃的143.85%。

  招商引資取得大突破。2016年以來,先後成功引進了太平洋建設、啟迪控股、中國二十冶、上海新發展等大企業、大集團,簽約項目14個,總投資超600億元。

  “五城同創”建設美麗巴馬。同步開展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文明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和國家雙擁模範城工作,全面提高巴馬作為國際旅遊目的地的文明形象。投入超過4億元實施城區污水收集系統管網完善工程、壽鄉大道改造工程等55項市政工程項目;查處亂搭亂建的臨時建築323戶,總面積6.4萬平方米,依法強制拆除4.4萬平方米。日前,巴馬被授予“自治區衛生縣城”榮譽稱號。

  C 促融合,健康産業漸壯大

  巴馬論壇期間,自治區工信委和河池市政府將在巴馬舉辦河池首屆水博覽會,眾多飲用水企業參展。

  水博覽會落戶巴馬,是該縣飲用水産業快速發展産生的效應。2016年,巴馬飲用水完成産量70.5萬噸,居全區前列;實現工業總産值12.93億元,佔全縣地區生産總值的34.75%,帶動約2000人就業,成為縣域經濟的支柱産業。

  大旅遊帶動大健康産業大發展。巴馬謀劃構建“1+X”(“1”即大健康基地,“X”即水、長壽養生食品、康養、民族醫藥、醫療和會議會展)發展模式。出臺《支持外地企業變更企業註冊地入駐巴馬優惠政策》《加快培育“四上”企業工作方案》,並完成《巴馬大健康産業發展規劃》《巴馬飲用水産業規劃》初稿的編制,著重發展天然飲用水、長壽食品、健康養生旅遊等七大産業。

  在大健康産業的帶動下,巴馬特色産業穩步發展,形成了種植油茶32萬畝、核桃28萬畝、火麻5萬畝、特色水果4萬多畝,以及年出欄香豬36萬頭的産業規模。

  借助東西扶貧協作機遇,與深圳共建大健康合作特別試驗區。該試驗區結合“1+X”發展模式,明確城市服務、産業、生態三大功能板塊,以規劃引導“健康養老、特色醫療、健康管理、健康休閒四大産業組團”落位,並在不同的産業區配置相應的公共設施與公共空間以迎合年齡、性別、受教育就業者的不同需求。同時,塑造不同文化體驗長廊,圍繞盤陽河、試驗區城市文化、龍洪法福國旅區等生態文化,在試驗區著力打造3條精品旅遊線和若干旅遊區,爭取成為代表中國參與世界大健康産業競爭的重要平臺、國家大健康綜合改革試驗區。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