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廣西要聞

産業留下人 城市拴住心 ——我區以柳州來賓為樣本探路新型城鎮化建設

2017-12-15 10:02:03 | 來源:廣西日報 | 編輯:唐志強 | 責編:趙瀅溪

  本報記者 駱萬麗

  ■閱讀提示

  3年前,柳州、來賓成為第一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城市。3年後,具有廣西特色的新型城鎮化試點經驗初步形成,柳州和來賓樣本給探路新型城鎮化的各設區市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和有益的啟發。我區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新型城鎮化,新在哪?提高城鎮化的品質與速度,廣西路在何方?近期,在廣西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經驗推廣新聞發佈會上,記者採訪了柳州市、來賓市以及自治區發改委、自治區公安廳的有關負責人,探討廣西推動新型城鎮化試點以來取得的經驗以及未來發展的方向。

  1 産業不空心 城市有內容

  柳州市柳東新區,充滿現代氣息的國際會展中心前,“廣西柳州汽車城”的招牌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10年前,這裡還是一片片人煙稀少的甘蔗地。10年後,一座充滿活力的産業化新城加快崛起。

  以汽車為主題,柳東新區在23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佈局、聚合了汽車整車生産、研發、零部件配套物流、教育培訓、會展貿易、金融保險、運動文化、檢測檢驗等功能區域。在上汽通用五菱、東風柳汽兩大整車製造基地的帶動下,聯合電子、寶鋼集團、福耀玻璃、玲瓏輪胎等行業龍頭紛至遝來,形成10公里的産業配套半徑。

  以一個完整的産業鏈來佈局建設一個新區,並不多見。柳東新區是我區試點“産城融合”新型城鎮化道路的先行者。柳州市副市長曠青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柳東新區是秉承産城融合的理念,按照“先布棋盤,再落棋子”的原則,從規劃、建設、實施等多個層面,推進“柳東新區”——廣西柳州汽車城建設,把新區的功能和産業發展高度融合在一起。

  高起點的規劃、完整的産業鏈、相對獨立的空間佈局,為汽車城形成産業聚集、帶動城鎮化的發展搭建了極好的平臺。2016年,柳東新區規上工業總産值從2007年建區時的39億元提升至759.7億元,財政收入從2007年的1.5億元增長到23.89億元。

  産業的興起和集聚,必然吸引人氣與要素的聚集。在加快産業發展的同時,柳東新區優先推動教育、醫療、文化、旅遊等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新區功能,通過産業帶動和城市建設,不斷聚集人氣:職教園、廣西科技大學鹿山學院、柳州園博園等一批項目為新區吸引了旺盛的人氣;快速公交通達城市各功能區,縮短了新城與老城之間的距離;安置房工程解決了企業、學校職工住宿難的問題;小學和初中的進駐實現了新城與老城的教育資源共享……目前,柳東新區建成區已吸納人口18.6萬人。“著手于‘産’、著眼于‘城’、落腳于‘人’,柳州走出一條‘産、城、人’全面融合、獨具特色的新型城鎮化發展之路。”曠青春説。

  記者觀察:城市沒有産業支撐,即便再漂亮,也是“空城”;産業沒有城市依託,即便再高端,也只能“空轉”。以産促城,以城興産,産城融合是新型城鎮化發展的必由之路。新型城鎮化的柳州經驗,正是通過産業與城市融合發展,以城市為基礎,承載産業空間和發展産業經濟,以産業為保障,驅動城市更新和完善服務配套,以達到産業、城市、人之間有活力、持續向上發展的目的。

  2 服務均等化 農民定心又“定根”

  家在金秀瑤族自治縣六巷鄉六巷村石架屯的趙宇去年隨進城務工的父母來到金秀縣城,如今他已經成為縣民族小學的一名學生。“我在縣城讀書,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生活,不用再分開了!”

  在來賓,像趙宇這樣的農民工隨遷子女,已有90%安排在公辦學校就讀。

  今年只有“15歲”的來賓市是廣西最年輕的地級市。2015年來賓被列為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為了讓農民能進城並紮根城市,來賓市依託試點這一契機,扎牢教育、住房、就業的“鐵三角”,讓進城農民“定心定根”——

  順應大量農村學生進城求學的大趨勢,來賓投入44.26億元推進城區32所學校改擴建工程及6個縣(市、區)45所學校義務教育標準化建設,完成新建學校(幼兒園)52所,成為廣西第一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整市通過省級評估驗收的設區市。

  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訓、青年農場主培訓、農民合作社帶頭人培訓等,提升新型農民技能。居住在城鎮的農民可在城裏工作、創業,也可繼續從事農業生産,大部分農民實現了既能享受到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又可以“離村不離地”。

  率先在全國採取“以購代建”模式,打通棚戶區改造和商品房轉換通道,解決大批中低收入農業轉移人口住房安置問題,加大住房保障貨幣化安置。目前已有近8萬棚改居民受益,城鎮住房保障覆蓋面達22.13%。

  擴大農民工參加城鎮社會保險覆蓋面。啟用自治區第三代公共就業服務信息平臺,實現區、市、縣(市、區)、鄉(街道)四級全部聯網。農民進城務工後以企業職工身份參加各項社會保險,可享受相應待遇。

  2015年以來,來賓市累計有超過30萬農民落戶城鎮,城鎮人口大幅提高。

  自治區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十三五”期間,我區將按照保障基本、循序漸進原則,積極推進城鎮基本公共服務由主要對本地戶籍人口提供向常住人口提供轉變,把落戶城鎮的農業轉移人口完全納入城鎮基本公共服務體系,逐步實現城鎮基本公共服務覆蓋已在城鎮居住但未落戶的農業轉移人口。

  記者觀察:新型城鎮化,新在哪?實現人的無差別發展,這是新型城鎮化最本質、最核心、最關鍵的東西。城鎮化不是簡單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積擴張,而是要在産業支撐、人居環境、社會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實現由“鄉”到“城”的轉變,實現城市財政支出和公共産品提供對所有居民無差別、全覆蓋。

  3 深化戶籍改革 減少城市候鳥

  他們居住在城市,卻沒有城市戶口;雖生活在城市,卻難以享受與市民同等待遇——對於進城務工農民工來説,一個求而不得的城市戶口讓他們如同城市候鳥,在城市與鄉村之間遷徙,終究只是城市裏的過客。

  新型城鎮化的過程中,在城鄉分割的二元體制下,戶籍制度改革是繞不開的坎。

  今年12月,全區落戶條件最高的南寧市提出了被稱為“史上最低”的落戶門檻:職業院校的畢業生、拿到國家職業資格證書或者專業技術職稱證書的各類專業人才,均可“零門檻”入戶;市級以上榮譽稱號可直接辦理戶口;取消父母投靠子女的年齡限制;商品房不再是落戶南寧的準入條件……

  為了突破影響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的“戶籍坎”,柳州市出臺了《關於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簽訂勞動合同兩年以上,社保實際繳滿半年以上,即符合市區落戶基本條件”重點解決進城時間長、就業能力強、可以適應城鎮産業轉型升級和市場競爭環境的人員落戶問題。

  自治區公安廳治安警察總隊副總隊長李俊華表示,圍繞促進600萬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的目標,我區正加快推進戶籍制度改革,通過放開高校畢業生、長期居住在城鎮人員以及新生代農民工等重點群體落戶限制,為各類人員落戶創造更加便利的條件。目前,南寧、梧州、貴港、來賓、百色市已完成本市戶口遷移政策調整工作,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政策框架基本形成。2013年至今,全區已經有520多萬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鎮。

  記者觀察:一方面是城市空間快速擴張,而另一方面農村人口由於戶籍、購買能力等限制,被拒于城市大門之外,游離于城鎮公共服務體系之外。戶籍制度是阻隔在城鄉之間的主要壁壘。人的城鎮化始於戶籍制度的改革,成敗的關鍵也在於此。隨著我區各地戶籍改革制度深入推進,城市的門檻不再高高在上,也為農民進城打開一扇“希望之窗”。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