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廣西要聞

上林2000多畝芒果迎來豐收季

2017-12-15 13:59:04 | 來源:南寧晚報 | 編輯:唐志強 | 責編:趙瀅溪

  【八桂大地-南寧】上林2000多畝芒果迎來豐收季

  韋金佑(右2)正在指導群眾給芒果樹剪枝

  ■本報記者 韋薇 通訊員 藍海通/文 藍洲/圖

  當前,在上林縣巷賢鎮萬加村等地,已經過季的芒果一簇簇、沉甸甸地挂滿枝頭。碧綠的果皮包裹著金黃色的果肉,想想就讓人垂涎欲滴。這是返鄉青年韋金佑和他的“上林縣富林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在家鄉掀起的2000多畝 “四季蜜芒”種植熱潮後帶來的大豐收場面,他以新型土地流轉模式為當地農戶帶來致富前景。

  引進泰國四季芒果獲得成功

  韋金佑是一名退伍消防戰士,又是一名共産黨員。韋金佑公司成立於2014年5月,目前主要從事鐵皮石斛、四季蜜芒、無花果、優質柑橘等水果及中藥材的育苗、種植及銷售,是一家在上林註冊從事種植農産品銷售、服務為一體的生産經營企業。

  幾年前,韋金佑從區內一名權威專家處得到一條“情報”:從泰國或加拿大引進的四季蜜芒果,市場特別緊俏,畝産可達2500公斤,特別適合在北回歸線左右兩側各延伸兩百公里的區域廣泛種植。而北回歸線橫貫上林縣城地理位置得天獨厚。韋金佑看中了四季蜜芒廣闊的種植前景和較高的經濟價值,他決心牢牢抓住這個機遇。

  經過認真考察、分析,2015年,他們從泰國引進種植四季蜜芒。四季蜜芒的特點是反季節性強,一年四季都能挂果。“種植四季蜜芒,每畝畬地種55棵苗,苗木每棵15元,再加上肥料投入,第一年種植每畝花費1000元左右,第三年正常投産就可以收穫200公斤左右,收入約4000元,成本就可以收回了。第四年每畝就可收入萬元以上啦!”韋金佑心裏有了一把算盤。

  2016年是種下四季蜜芒果樹後收成的首批果,果實品質優良。韋金佑所帶領的團隊讓芒果“巧變花期,錯峰上市”,由於競爭壓力減小,四季蜜芒一上市便得到了消費者的青睞。

  致富不忘鄉親一起共同致富

  “致富不忘鄉親人,帶動群眾一起致富”是韋金佑和團隊成員的初衷。2016年,他的公司種植四季蜜芒面積達500畝,帶動合作社成員經營土地面積2000多畝,並建有廣西為數不多的全封閉式防蟲網大棚13000平方米,年育苗能力可達到50萬株。

  公司還優先吸收低保戶、退伍軍人、五保戶等勞動力進公司共同發展,“量身定做”3種土地流轉方案讓他們選擇:一是非土地流轉的産品“訂單”合作式。二是按一定租賃年限逐年遞增土地租金式,公司以500元左右/畝的年租金承租,租金每3年遞增10%。三是農戶以土地入股,農戶參與企業營業額分成。

  “頂嶺畬、北邊嶺,上大畬範圍內的100畝土地入股,不需要任何投資……” 這是巷賢鎮木字村的戴祖知與富林公司簽訂的入股條款,除了租金收入,他提前獲得每畝560元的年分紅。平時,他到芒果園裏做管護工,每天都得到近100元的收入。

  越來越多的村民加入合作社

  據悉,公司與農戶協定,為照顧以土地入股的貧困戶,公司讓貧困戶提前分紅,第一年即可得到每畝560元的年分紅;從運作的第三年(今年)起,公司每年按每畝平均總收成(不剔除投入成本)的10%來支付分紅,並以每畝分紅800元作為保底價;如遇當年每畝平均總收成低於8000元,公司負責支付給農戶入股土地分紅800元/畝的保底價,若每畝總收成高於8000元,分紅上不封頂,仍按10%分成給農戶。

  公司除了帶動巷賢當地群眾發展農業種植外,2016年,他還帶動西燕鎮岜獨村6個村民小組286戶1142人齊參與,于2015年7月成立了具有“公司+農戶”性質的農民專業經濟合作社——西燕鎮岜獨生態果園種植專業合作社。公司作為其市場上的“經紀人”和技術上的“把關人”。

  合作社的利潤與村民的分紅掛鉤,這樣的管理模式無形之中也提高了村民們的勞動積極性。合作社成立至今,越來越多的村民加入進來。“土地入股、勞務入股的有46戶,直接資金入股的有55戶,去年得到分紅資金直接脫貧的有88戶。”每一個月每一個人的固定工資有2000元,一年下來有幾萬元錢,他們租(借)一些資金來入股,這一部分入股的分紅,每一個貧困戶基本上都拿到2萬多元。”韋金佑説。

  此外,公司開辦了田間學校,每個月開課三次以上,為鄉親們提供免費培訓栽培技術。這兩年,公司光是技術培訓經費就超過了25萬元。如今,鄉親們跟著韋金佑開始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