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廣西要聞

廣西賀州:村園共謀黨建路 利民利企好發展

2017-12-21 15:21:48 | 來源:人民網 | 編輯:唐志強 | 責編:趙瀅溪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171221113515

飛馬村與旺高工業區企業實行“村園共建”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171221113512

飛馬村“村園共建”黨群綜合服務中心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5cce1c1f9e816d2a13b52177134875b3

飛馬村“村園共建”文體活動場所

  人民網賀州12月21日電 (彭遠賀)11月28日,在廣西賀州市平桂區西灣街道飛馬村村園黨群綜合服務中心,飛馬村黨員和旺高工業區企業的黨員坐在一起開起黨支部聯席會議,學習十九大精神中關於振興農村的相關內容。類似這樣的場景,自從2017年3月開展“村園共建”後,幾乎每個月都會在飛馬村綜合服務樓出現。

  村委和工業園區一起開展村園共建,這種靈活不多見的黨建形式,是村園兩方共謀發展的雙贏舉措。按飛馬村黨支部書記左文貴的話,“村裏面有很好的場所,但沒有好的資源;旺高工業區有豐富的資源,但沒有很好的組織場所,很難發揮黨組織作用。因此,為了實現資源互補,互利合作,才産生了‘村園共建’的想法,把村委綜合服務樓變成‘村園黨群綜合服務中心’,以農村促進園區發展、以園區幫帶村民致富,村園共建,協調發展,互利共贏。”

  “飛馬村下轄7個小組,人口約1100人,其中黨員40人。我們這個綜合服務樓總佔地3000多平方米,2016年底投入使用,各項設施齊全。但是因為我們村的黨員又不是很多,感覺太浪費了,就想著怎麼把它利用起來。”左文貴説。

  在與飛馬村相距不到50米的旺高工業區裏,僅廣西利升石業有限公司就有員工400多人。“利升石業設黨總支,黨員近百人。黨員人數多,但是場地有限,活動場所不足。”利升石業磨切部主任植美瓊説,“自從推行‘村園黨群共建’半年多以來,讓我們有了個平臺,解決了活動場所的問題,對我們的黨建工作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原來,園區裏很多企業都存在黨建與生産經營工作“一手軟一手硬”的問題。開展“村園共建”後,企業與企業之間,村委與企業之間,都互相提醒、互相監督,提高了企業負責人對黨建工作的重視和支持。依託飛馬村村委辦公樓的村園黨群綜合服務中心,村園共享會議室、圖書屋、黨員活動室、文體活動場所等,園區的很多企業規範了黨建活動場所,解決了企業黨組織“無處議事”的難題。

  “將黨員管理、培訓教育納入村企一體化管理,加強黨員隊伍建設,企業黨組織凝聚力更強了,説話也更有底氣了。”植美瓊説。有了黨建活動場所,旺高工業區的企業與村黨支部聯合開展了一些黨建常規工作,如一起開展“主題黨日”活動,給黨員過政治生日,慰問村裏老黨員、困難黨員等。

  此外,在企業用工方面,園區的企業有什麼用工需求,第一時間反饋給村委,由村委幫助做好招工宣傳,解決用工難問題。與此同時,也為村裏的富餘勞動力實現了就近就業。

  “我們村的富餘勞動力大部分都在園區工作,就在家門口上班,可以兼顧家裏,照顧老人小孩,相當方便。”據左文貴介紹,園區沒建之前,村裏的打工一族都是跑到廣東去工作,現在基本上都回來了。“目前我們村民在園區企業就業的有130多人。利升的老總就在我們的共建微信群裏,有用工需求就發在群裏,村民就去報名。企業招人後,會有反饋給我們,問這個人放在某個崗位合不合適,儘量做到人盡其力、人適其崗。”

  飛馬村的殘障人士左啟學,如今是旺高工業區裏廣西萬升石業有限公司的倉管員。這在以前,他是不敢想像的。但是在推行“村園共建”後,左啟學經過崗前培訓,被萬升石業錄用做他力所能及的産品登記等工作,一個月工資將近4000元。

  飛馬村不是貧困村,但有貧困戶。今年,開展“村園共建”促成園區企業與村裏的困難群眾結成幫扶對子31對,幫扶群眾54名,幫扶資金達10多萬元。

  園區企業還在飛馬村的宜居生態鄉村建設方面提供支持。“園區就在村裏,村裏的環境好壞影響著企業的發展,特別與企業員工的生活休閒息息相關。”植美瓊説。植美瓊介紹,利升石業在環保方面的投入很大,嚴格按照環保法律法規,以及環保部門的指導,購置除塵除臭設備和污水處理設備,生産過程産生的臭氣、煙塵不外排,生産污水不外流,努力保護園區的空氣、水源。

  通過“村園共建”,飛馬村幹部群眾和園區企業的關係也更和諧了。“園區在村裏,用工、排污、交通、衛生等很多問題都涉及村民。有了村園黨群綜合服務中心,問題就有了溝通解決的平臺、渠道,也算是為企業營造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左文貴説,“以前園區剛開始建設的時候,村裏一些幹部群眾以為企業是來佔領自己的土地的,産生抵觸情緒。後來發現,企業為村裏做了很多實事好事,特別是解決了很多人就近就業的問題,才知道大家是可以和諧共生的。”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