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廣西要聞

廣西南寧:智慧警務護平安

2017-12-26 17:26:34 | 來源:人民網 | 編輯:唐志強 | 責編:趙瀅溪

  人民網南寧12月25日電 2017年以來,廣西南寧市公安局河堤派出所以民意為導向,堅持互聯網、物網與勤務工作有機結合,積極推進平安建設,大大地提升轄區群眾的安全感滿意度。

  “微信警務室”,架橋梁

  為有效提升服務群眾的水準,南寧市河堤派出所積極搭建“微信警務室”,由一名民警和一名輔警負責24小時發佈警務宣傳和答疑,每個工作日固定推送圖文並茂的信息,內容包括警情通報、安全防範、便民服務等信息,並將其融入到打擊、防範、管控、服務等各項日常警務工作之中。通過警務微信群,民警與轄區群眾進行互動,及時了解治安情況、轄區街、路面情況,也為群眾前來辦理戶籍業務以及派出所相關業務提供諮詢服務,形成安全防範人人參與的協作通道,實現了線上與線下相互補的警務工作新模式,提升了新時期公安工作管理與服務能力。

  去年,轄區半島荔園小區因物業管理不當,曾連發多起入室盜竊案件。社區民警通過線上“微信警務室”、線下走訪相結合,積極發動社區工作人員、小區物業保安以及治安積極分子,組成轄區群防群治隊伍,以“延伸巡邏線、增補防控點”為重點,以“紅袖章”步巡和“警用武裝巡邏車”車巡為方式,加強小區及重點部位的巡邏布控打擊防範力度。同時,還給群眾群防群治隊隊員每人配備了一隻強光手電、一根警棍,給物業保安增配了鋼叉、警棍等安防裝備。一系列的工作措施促進了半島荔園小區的穩定,2017年入室盜竊“零發案”,大大地提升了轄區群眾的安全感滿意度。

  “地網”工程,保安全

  今年4月,南寧市河堤派出所積極開展電動車智慧防盜“地網”工程推廣,利用物聯網技術,通過安裝在電動車上的智慧設備對車輛進行實時信息採集,一旦車輛被盜(搶),警方接警後,隨即第一時間進行快速精準打擊,及時挽回車主的損失。河堤派出所通過張貼通告、發放宣傳手冊等形式,深入社區、村屯廣泛宣傳,提升群眾的認知度。

  5月初,家住柳沙半島的黎女士發現停放在小區內的電動車被盜了,於是立即撥打110報警。接警後,南寧市公安局指揮中心繫統自動關聯涉案車輛已安裝“地網”防盜晶片,當即將該信息推送至案發轄區地河堤派出所。辦案民警隨即結合“地網”系統及“天網”視頻監控進行路面追蹤,很快鎖定了盜車嫌疑人,並一舉搗毀了一個盜車窩點,當場抓獲犯罪嫌疑人1名,查獲被盜電動自行車7輛,破獲了南寧市首起電動車智慧防盜“地網”工程“入網”車輛被盜案件。

  今年,該所處理的電動車被盜案件與去年同期對比則下降了27%。

  智慧門禁系統,護平安

  為解決居民小區綜治難題,保障居民小區安全,河堤派出所與科技企業聯合,從2016年底開始,開展實名制智慧門禁系統及配套警務助手APP的推廣。該套系統在加強社區轄區安防登記、流動人口管理、防尾隨、身份證刷卡等功能,幫助民警實現了有效布控,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了片區及居民社區的有效安防等級。

  轄區內的半島融園小區有2400多戶近萬居民常住,小區面積大,安全問題一直是小區最頭疼的問題。特別是2009年以後,開發商遺留的舊門禁系統因失修損壞嚴重,各類人員隨意出入,家防問題面臨挑戰。有一年春節前,竟連發10余起盜竊案,居民怨聲載道,責備物業管理不善,雙方矛盾也就越來越尖銳。河堤派出所社區民警走訪中了解此情況後,幫助物業制定改善小區安保面貌的措施方案,聯合物業並就智慧門禁系統安裝的重要性深入小區宣傳、發動,主動與業主溝通。今年1月,融園小區智慧門禁系統正式上崗,業主可選擇使用門禁卡出入,也可將這套系統的APP軟體下載至手機,即便不在家,也能使用手機視頻為家人或親戚遠程開門。為保障租戶的使用安全,派出所還要求物業在給流動租戶辦理門禁卡時,必須提供真實身份證和租賃合同,否則不予辦理。隨著新門禁系統的啟用,民警和物業管理方共同協作,實施實名登記備案措施。2017年,該小區的入室盜竊發案與去年同比下降了63%。

  目前,河堤派出所轄區158棟居民樓已經安裝上了智慧門禁系統,直接受益群眾達14000多人,讓“大門常打開”的居民小區恢復了“門禁”。2017年上半年,河堤派出所單項安全感調查結果為93.4%,環比上升4.46個百分點。(龐革平、蒙建華)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