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廣西再給評職稱“鬆綁”,論文不再作為限制性條件 工作總結專利成果有望替代職稱論文
昨日,記者從自治區人社廳獲悉,廣西近日印發了《關於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公佈了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路線圖,同時也為職稱評審“鬆綁”。值得關注的是,論文不再作為評價應用型人才的限制性條件。
評價更寬
把品德放在專技人才評價首位
《意見》調整規範各職稱系列專業類別設置,探索將新興職業領域新增專業納入職稱體系。各職稱系列均設置初級、中級、高級職稱。目前未設置正高級職稱的職稱系列均設置到正高級,拓展專業技術人才職業發展空間。力爭在3年內基本完成工程、衛生、農業、會計、高校教師、科學研究等職稱系列改革任務;5年內基本形成設置合理、評價科學、管理規範、運轉協調、服務全面的職稱制度。
今後評職稱,品德是關鍵。《意見》要求,突出評價專業技術人才的品德品行、能力素質、業績貢獻和創新成果。把品德放在專業技術人才評價的首位,重點考查專業技術人才的職業道德。
在完善職稱評價標準方面,用人單位全面考察專業技術人才的職業操守和從業行為。與此同時,從明年起,在全區建立職稱申報評審誠信檔案和失信黑名單制度,實行學術造假“一票否決制”,對通過弄虛作假、暗箱操作等行為取得的職稱,一律予以撤銷。
在改進職稱管理服務方式方面,逐步下放高級職稱評審權。對開展自主評審的單位,政府不再審批評審結果,改為事後備案管理。
“硬體”更實
論文“一刀切”改由成果“話事”
《意見》對職稱外語和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不作統一要求。申報中級及以下職稱和縣級以下基層單位專業技術人才申報各級別職稱,對職稱外語和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不作要求;申報高級職稱,確實需要評價外語水準和計算機水準的非縣級以下基層單位專業技術人才,由用人單位或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根據實際情況自主確定。
此次改革最為引人關注的就是,《意見》合理設置職稱評審中的論文和科研成果條件,不將論文作為評價應用型人才的限制性條件,論文不再“一刀切”。《意見》明確,對在艱苦邊遠地區和基層一線工作的專業技術人才,淡化或不作論文要求;對實踐性、操作性強,研究屬性不明顯的職稱系列,可不作論文要求,主要評價其工作能力;對學術性、原創性、研究屬性較強的職稱系列,推行代表作制度,淡化論文數量要求。探索以專利成果、項目報告、工作總結、工程方案、設計文件、教案、病歷等成果形式替代論文要求。
“軟體”更俏
緊缺人才等可以享受“綠色通道”
《意見》還結合廣西實際,優化職稱認定制度。博士後(含海外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工作站人員出站後,符合廣西規定的,可認定相應的職稱。結合廣西高層次人才引進政策,按照自治區高層次人才認定辦法認定為C層次以上人才,可直接申報評審正高級職稱。
對長期在艱苦邊遠地區和基層一線工作的專業技術人才,側重考查其實際工作業績,適當放寬學歷和任職年限要求。
專業技術人才在發展高新技術産業中,取得重要專利加以推廣應用並獲得較好社會經濟效益,其主要貢獻者可優先評定職稱;對運用新理論、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取得顯著社會經濟效益,進行高科技成果轉化技術諮詢取得顯著成效,可破格申報高一級職稱。
範圍更廣
自由職業者、外國人也可申報職稱
同時,進一步打破戶籍、地域、身份、檔案、人事關係等制約,創造便利條件,暢通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社會組織、自由職業專業技術人才職稱申報渠道。高校、科研院所、醫療機構等企事業單位中,經批准離崗創業或兼職的專業技術人才,3年內可在原單位按規定正常申報職稱,其創業或兼職期間工作業績作為職稱評審的依據。
在廣西就業的港澳臺專業技術人才,以及持有外國人永久居留身份證或各地頒發的海外高層次人才居住證的外籍人員,可按規定參加職稱評審。公務員不得參加專業技術人才職稱評審。
方式更多
引入市場評價和社會評價體現專業性
專業技術人才在發展高新技術産業中,應用創新的知識、技術開發可供轉化的高科技産品,取得重要專利加以推廣應用並獲得較好社會經濟效益,其主要貢獻者可優先評定職稱;對運用新理論、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取得顯著社會經濟效益,進行高科技成果轉化技術諮詢取得顯著成效,可破格申報高一級職稱。
據介紹,廣西職稱評審將建立以同行專家評審為基礎的業內評價機制,注重引入市場評價和社會評價,採用考試、評審、考評結合、考核認定、個人述職、面試答辯、業績展示等多種評價方式,提高職稱評價的針對性和科學性。
同時開展職稱評審社會化試點工作,逐步在條件具備的社會組織中推行職稱評審社會化。(原文編輯:孫青蓮 作者:史小輝)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