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貧困堡壘 建全面小康
——貫徹落實全區扶貧開發暨農民工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盤點
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記者 韋繼川
2014年,全區扶貧開發暨農民工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以下簡稱“大會”)指出,要加快全區600多萬貧困群眾的脫貧致富,做好全區1100多萬農民工的工作,走出一條富有廣西特色、更加精準有效的扶貧開發新路子。
三年多來,在中央和自治區黨委、政府的帶領下,全區上下以關愛民生之情、改革創新之舉、決戰決勝之勢,切實抓緊抓好新時期扶貧開發工作。截至2016年底,全區貧困發生率已降低至7.9%,讓廣西在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道路上的步伐鏗鏘有力。
精兵強將 精密作戰
繼2014年大會提出系列措施後,2015年自治區黨委作出《關於貫徹落實中央扶貧開發工作重大決策部署堅決打贏“十三五”脫貧攻堅戰的決定》,自治區20個配套實施方案相繼出臺,逐步建立完善了“1+20”扶貧政策體系。
大會配套出臺《關於創新和加強扶貧開發工作的若干意見》,明確黨政主要負責人的責任,要求各級黨委、政府把扶貧開發作為第一民生工程來抓。近年來,我區始終嚴格實行“一把手”負總責的脫貧攻堅責任制,建立了區負總責、市抓協調、縣為主體、鄉村實施、部門配合扶貧機制,形成五級書記抓扶貧的工作局面。自治區四家班子領導每人聯繫一個貧困縣,對聯繫縣脫貧攻堅工作負總責,一定5年,不脫貧不脫鉤。完善貧困縣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經濟社會發展實績考核辦法,以及設區市非貧困縣黨委和政府領導幹部扶貧開發工作成效考核辦法。成立脫貧攻堅督查組,不打招呼到各市縣開展督查暗訪,每次暗訪形成專報並報自治區有關領導。
“圍繞‘扶持誰’‘誰來扶’‘怎麼扶’等問題,我區在政策頂層設計上更加完善了。”自治區扶貧辦負責人告訴記者,我區在2014年組織開展一輪貧困人口建檔立卡工作基礎上,2015年10月至2016年1月再次開展“史上最嚴”的精準識貧行動。在國家組織的第三方核驗中,我區貧困人口識別準確率達99.76%,居全國首位。
精準識別是基礎,最難的在於精準幫扶。我區確定了“八個一批”“十大行動”作為精準扶貧的主要措施;對扶貧對象採取嚴計劃、嚴標準、嚴程式、嚴評估、嚴銷號的“五嚴”退出措施。同時,創新開展“一戶一冊一卡”和“一幫一聯”活動,累計動員幹部職工52.3萬人結對幫扶貧困戶114.5萬戶,聯繫貧困生119.8萬人;調整充實全區1114名村黨支部書記,確保貧困村黨組織帶頭人個個過硬。
找準癥結 “利劍”擊破
“要創新産業扶貧模式,建立穩固長效的收入增長機制。”大會為我區脫貧攻堅指明瞭方向和重點。
“要致富先修路”,為解決貧困地區發展生産條件差的狀況,我區大力開展貧困地區基礎設施攻堅戰。近年來,全區累計投入133.3億元修建屯級道路,目前全區修建屯級道路4.45萬公里,預計2018年底可實現所有20戶以上自然村(屯)通路;98%以上的具備通電條件的自然村(屯)解決了通生産用電問題。
發展産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為把特色産業富民落實到位,我區編制了縣級産業精準扶貧規劃,要求每個貧困縣確定5個以內主導産業、每個貧困村選擇3個以內主導産業,通過引進龍頭企業、組建專業合作社,集中力量,帶動産業做大規模,覆蓋至少60%以上的貧困人口。近年來,實施了廣西“十百千”産業化扶貧示範工程,覆蓋40個貧困縣,帶動200多萬貧困人口脫貧;出臺發展鄉村旅遊扶貧支持政策,新建立農家樂近4000個,鄉村旅遊點1100多個,休閒農業園630多個,産業總收入168多億元。
2016年開始,我區強力推進農村電商扶貧,實施15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建設,建成電商服務站點1934個、物流配送網點1867個,網絡零售額累計7.4億多元;開展“黨旗領航·電商扶貧”行動,全區“兩新”領域1.5萬個黨組織、12.5萬名黨員率先行動,帶動20多萬貧困群眾脫貧致富。
“改善基礎設施,選好扶貧産業,村裏很多貧困戶靠特色養殖人均純收入超過1萬元,村集體固定資産超過100萬元。”駐藤縣石塘村第一書記劉玉磊説。記者了解到,為消除村級集體經濟“空殼”貧困村,廣西要求全區每個貧困村必須設立村民合作社,依託村級集體所有的資源、資産和資金,經過自主經營、合作經營、入股、租賃、勞務服務等形式,獲得穩定的收入。目前全區已有1754個貧困村成立村民合作社,有效帶動了村集體經濟發展。
“農民工是加快農村脫貧致富的主力軍。”按照大會精神,我區積極推進農民工創業園建設,2017年確定了10個縣(市、區)為農民工創業園建設試點縣,分別下達每個園區500萬元資金補助和10-20公頃用地指標扶持,其中貧困縣農民工創業園達到24個,吸納3050名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就業。目前,38家農民工創業園累計已有入駐企業近600家,吸納農民工就業2萬餘人。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