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寧推行食用農産品合格證制度 實現全程品質把控
2018-03-26 16:43:11  |  來源:南寧日報  |  編輯:唐志強

  3月23日,南寧市食用農産品合格證制度和南寧市農産品品質安全紅黑名單制度動員培訓會召開。記者從會上獲悉,我市推行食用農産品合格證制度,建立以食用農産品品質合格為核心內容的産地準出管理與市場準入管理銜接機制,該制度建立後,可實現食用農産品從農田到餐桌全程品質安全可追溯。該制度即日起施行,有效期為2年。

  産地準出與市場準入銜接

  我市食用農産品生産經營主體數量龐大,流向廣,推行食用農産品合格證制度可以將産地準出與市場準入相銜接,確保市民從正規渠道購買的食用農産品都有證、可追溯。

  食用農産品合格證的開具主體是食用農産品生産經營者(含集中交易市場開辦者),對所生産經營的食用農産品自行開具的品質安全合格標識,以“誰開具、誰負責”的原則,嚴格落實食用農産品生産經營者的主體責任。合格證種類分為A、B、C三種。A證由食用農産品生産者開具,開具依據為自檢合格、委託檢測合格、內部品質控制合格以及自我承諾合格。B證由食用農産品集中交易市場舉辦者開具,開具依據為集中交易市場檢測合格,或委託具有資質的食品檢驗機構檢測合格。C證由食用農産品銷售者開具,開具依據為銷售的食用農産品持有食用農産品合格證(A證或B證)、自檢合格以及委託檢測合格。

  記者在現場看到,食用農産品合格證標明瞭産品名稱和重量、食用農産品生産經營者信息(名稱、地址、聯繫方式)、確保合格的方式及食用農産品生産經營者蓋章或簽字。

  市農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按規定,生産經營者要建立合格證開具的檔案記錄,並至少保存兩年。

  從農田到餐桌全程品質把控

  該制度明確了從農田到餐桌各個環節參與者的責任,多方共同把控食用農産品品質安全。

  根據要求,食用農産品生産者應當主動開具食用農産品合格證A證作為其生産的食用農産品進入市場的依據;食用農産品銷售者在購進食用農産品時,應當主動向供貨者索取食用農産品合格證,不符合要求的,不得採購和銷售。

  集中交易市場開辦者應當查驗並記錄入場銷售者的食用農産品合格證,沒有食用農産品合格證明的一律不得進場銷售。

  經查驗,入場銷售者無法提供食用農産品合格證的,集中交易市場開辦者應當在進場前或者進場時進行抽樣檢測或者快速檢測,對抽樣檢測結果合格的,開具食用農産品合格證B證,方可進入市場銷售。抽樣檢測結果表明食用農産品品質不合格的,不得進入市場銷售,並監督銷售者按照要求採取無害化處理、銷毀等措施,防止其再次流入市場;數量較大的,集中交易市場開辦者立即向所在地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報告,配合政府有關部門根據有關法律法規進行處理,並記錄相關情況。

  食用農産品生産經營者銷售食用農産品時應當附合格證。有包裝的食用農産品可以將食用農産品産地合格證放置包裝內或加貼在包裝上。未包裝的食用農産品可以運輸車輛為單位,實行一車一證或一品一證。生産經營者要保證同一證的産品為品質相同的同一批次産品。

  同時,該制度明確以下4種證明材料可視同有效合格證,不必重復開具,但必須同時具備來源憑證方可進入市場,包括無公害農産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産品及地理標誌農産品有效期內的認證證書或登記證書複印件、標識;二維碼等有效的食用農産品品質追溯標簽;有關部門出具的動物及其産品、進口食用農産品的檢驗檢疫合格證明等文件,以及本市外有關部門、食用農産品生産經營者開具的合格證。(記者阮曉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