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海燕
興安縣漠川鄉的鱗甲雞上了中央電視臺,成了群眾茶余飯後的談資。日前,筆者走進興安縣輝源養殖合作社,見證了養殖場裏的鱗甲雞色澤鮮艷,體型緊湊,胸腿肌健壯,果然與普通的雞大不一樣。
合作社社長劉小龍介紹説,鱗甲雞的羽毛或張或卷或翻,像穿山甲身上的鱗片而得名,分花色、黑色、白色三種。成年雞體重約1.5-2公斤,肉質細嫩、皮脆骨軟、脂肪豐富,富含多種氨基酸,極具觀賞和食用價值。
採訪中得知,27歲的小夥子劉小龍曾在西藏服役,2015年退伍回到漠川鄉,在協興村農戶家裏發現了十幾隻散養的鱗甲雞,行動靈活,野性十足。而市面上難覓蹤影,幾近滅絕。
於是,一個保護稀有品種、養殖鱗甲雞的念頭在劉小龍心裏冒了出來。很快,他在深山裏開始了創業之路。
劉小龍將養雞場選在一處佔地900畝的山林坡地,那裏生長有紅豆杉、覆盆子、魚腥草、甘草等天然草本植物300余種,森林覆蓋率高達92%。鱗甲雞終日在林間嬉戲吃食,飲的是富含高礦鹽和微量元素的山泉水。為保證肉質,他採集72味中草藥喂食鱗甲雞,杜絕使用抗生素。
2016年9月,劉小龍成立興安縣輝源養殖合作社,通過“種雞分發農戶散養,回收雞蛋集中孵化,統一育雛管理,再分發給農戶散養”的孵化繁殖發展方式,帶動20多戶群眾共同養殖,2017年鱗甲雞全年出欄6000多只,産值達到60多萬元。
2017年6月,廣西舉辦首屆好食材評選大賽,鱗甲雞首次對外公開亮相。7月,又在自治區畜牧業博覽會上嶄露頭角,以其特有的品質引起了媒體的關注。
2018年2月1日,劉小龍帶著鱗甲雞應邀到北京參加央視七套《食尚大轉盤》節目現場錄製。3月1日,欄目攝製組來到他的家鄉進行了為期5天的節目錄製。
劉小龍説,自從興安鱗甲雞在央視播出後,知名度大為提升,“一畝田”、中國惠農網、廣西利農商城等多個平臺給予了大力支持,還與廣西第一書記扶貧産業園簽訂了合作協議。
“我們會一直堅持生態養殖,通過網絡銷售,讓鱗甲雞走上千家萬戶的餐桌。”劉小龍説,他已經為鱗甲雞申請了商標註冊,走規模化産業化品牌化路子,讓山村更多的老百姓通過養殖鱗甲雞儘快富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