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色:陽春三月何處去 相約那巴歌圩節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2018-05-04 16:27:07

  國際在線廣西頻道消息:近日,在廣西百色淩雲縣朝裏瑤族鄉六作村那巴屯朝裏(那巴)舉行了一年一度的“3·16吼敢”歌圩文化節。除了山歌對唱,當地的民間文藝團體還為群眾演出了自編自導、反映當地歷史故事的朝裏北路壯劇。

[唐已審][供稿]百色:陽春三月何處去 相約那巴歌圩節

  朝裏那巴北路壯劇 攝影 米儒聰

  據悉,“吼敢”歌圩節又稱“風流街”,是一個歌圩盛會,現已發展成為當地各族群眾重要的民間傳統文化娛樂活動。每年的這一天,附近群眾或雲集于山腳河邊,或匯合於村寨,或簇擁于指定的會場,身著節日盛裝,共慶傳統節日。除了祭岑大將軍廟會、民間體育競技、欣賞各地民族服飾、品嘗美味小食、拋繡球等活動外,當地民眾以盡情歌唱為樂,而趕圩的未婚青年們,也趁著這天物色心上人、談情説愛。

  [唐已審][供稿]百色:陽春三月何處去 相約那巴歌圩節

  當地群眾喜慶歌圩 攝影 米儒聰

  據了解,朝裏瑤族鄉位於百色淩雲縣西南部,朝裏歌圩在民間已傳承了800多年。為祭奠元朝年間,隨夫出征討伐四大蠻王后戰死的岑怒木罕的夫人,民眾在泗城府翰裏那巴寨後坳上建了一座廟祭祀。每年農曆三月初八,泗城、利周、汪甸等地的人都來這裡朝拜。但由於三月初八,月亮還沒有露臉,拜廟後回家不方便,於是眾人商定把廟會改為三月十六日。到了清朝康熙年間,北路壯劇傳到了那巴,為了讓老人們消遣,那巴村民自發組織辦起了劇團,在歌圩裏搭臺演起戲來。從此以後,演壯劇成了那巴歌圩的一項主要內容,而那巴歌圩的壯劇也成為桂西北民族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

  本次朝裏(那巴)“吼敢”歌圩節匯聚了來自該鄉6個業餘壯劇團隊和來自百色右江區、隆林縣、樂業縣、德保縣以及河池市東蘭縣等多個原生態民間藝術團體同臺匯演。周邊縣(市、區)的數千名山歌愛好者不約而同地到朝裏找“對象”臨時組合,並在舞台下的那巴新村房前屋後、太陽傘下、小河邊或大樹下搭起了小舞臺盡情地“風流”,為文化節更添幾分趣味。(文 米儒聰 編輯 郭晶)

  

  

編輯:唐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