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寧市持續推動新型智慧城市建設 信息服務更惠民
南寧日報  2018-05-30 12:44:29

  智慧時代的來臨,會給大家帶來哪些改變?記者從市發展改革委獲悉,根據近日印發的《2018年南寧市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實施方案》,今年南寧市將持續推動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力爭年內建成南寧智慧城市公共支撐平臺以及一批信息惠民工程,實現70%的行政權力事項和公共服務事項“最多跑一次”。同時,打造智慧城市創新平臺,建成並運行中國—東盟新型智慧城市協同創新中心,確保在第15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前完成新型智慧城市展示窗口建設,逐步實現基礎設施健全、智慧應用廣泛、智慧産業繁榮的發展目標。

  辦事更便捷——

  “互聯網+政務”讓群眾少跑腿

  今年,南寧市將構建統一用戶中心,市民只需一個實名賬號,便可登錄南寧市各惠民應用,通過人臉檢測、人臉識別技術,實現對用戶身份的實人實名認證,解決市民多次往返、反復提交紙質材料的問題,進一步提升政府行政效率和協同能力。

  與此同時,南寧市還將推行“一窗辦理,集成服務”,完善網上辦事大廳建設,增加人臉識別和聲紋識別實名認證加固系統、移動APP等系統;完善公安局一站式服務平臺,打造交通類及戶政類移動便民應用,讓市民足不出戶就可享受各類公安政務服務。

  辦理住房業務也不用愁。我市將推進“互聯網+住房保障”工作,為市民提供網上辦理保障性住房查詢、申請、繳費等一站式服務,同時打通住房保障綜合平臺與民政、公安、社保、公積金、工商、稅務、金融等部門之間的信息通道,實現部門之間的信息共享;建立全市不動産統一數據庫,實現不動産審批、交易和登記信息互通共享,並在線生成不動産證明文件。

  服務更惠民——

  民生服務領域迎來新變化

  今年南寧市將聚焦民生領域,不斷提升市民服務體驗——

  在醫療方面,積極構築三醫聯動信息化平臺,加快實現預約掛號、報告查詢、醫保自費結算、處方共享、信用就醫(先診療後付款)、線上購藥及配送等應用功能,提供便民就醫服務。

  在出行方面,加快建設全市智慧停車信息平臺,提供車位查詢預訂、智慧誘導、車位共享、信用停車和多種支付方式服務,切實破解“停車難”“收費亂”等難題。

  在教育方面, 力爭年內建成全市教育資源、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兩個平臺,建設市區小學升初中新生線上報名系統和“名師在線課堂”平臺。推廣應用教育電子身份證,實現學生教育身份和學籍的綁定,在公交、地鐵、景點等應用場所實現支付優惠。

  建設自助式圖書館。屆時,市民可不受時間、地點限制,自助完成資料檢索、圖書借閱、圖書歸還等業務。我市還將在市民中心、萬象城、南湖公園等6個試點建設24小時自助圖書館。

  在惠民應用方面,“愛南寧”APP將開發新的惠民應用,預計年內至少為5萬人提供食堂卡線上服務;加快實施“一碼通城”工程,市民只需掃描二維碼即可乘坐公交、地鐵,入景區、逛公園、進劇院等。

  環境更優化——

  智慧化手段助力城市管理

  今年,我市還將通過智慧化手段助力城市管理,讓“南寧藍”常駐。

  開展揚塵治理視頻綜合管理系統二期建設,解決建設施工、道路保潔、消納場管理以及園林綠化建設等引發的揚塵污染問題,進一步提升城市揚塵治理水準。同時,對現有企業能耗監測平臺進行改造升級,覆蓋新增30家高耗能企業,實現對企業用能全方位監測、在線可視化監測。

  啟動BIM技術運用管理中心二期建設,以地下管網數據為基礎建立南寧市地下管線BIM數據庫,對全市供水、排水、燃氣、電力、通信、工業等管線及其附屬設施進行一體化管理。

  此外,我市將持續推進信用信息系統建設和使用,建立“誠信分”,並向政府部門和社會公眾逐步開放,同時推出信用停車、信用就醫、信用租房、信用借書等便民應用,為守信的市民提供更智慧、更便捷的生活服務。

編輯:唐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