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推進船舶監管模式改革 廣西海事在梧州開展綜合執法建設試點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2018-10-12 18:20:08

  國際在線廣西頻道消息:10月12日,廣西海事局在第三季度例行新聞發佈會上通報,7月下旬以來,廣西海事局在位於廣西內河航運東大門的梧州長洲樞紐船舶報閘點試行了海事現場綜合執法點建設,取得了遏制船舶違法行為,保障航運競爭公平發展的顯著效果。

  在前後兩個月的綜合執法行動中,來自南寧、貴港、梧州、來賓、河池、百色海事局的共16名海事執法人員,以駐點檢查和巡航檢查為主,結合夜間、早間開展彈性執法的方式,在梧州長洲樞紐現場綜合執法點共檢查運輸船舶324艘次,查出存在問題船舶102艘次,船舶缺陷率31.5%。

  其中查獲的船舶典型違法行為有:虛假申報和不足額申報港口建費,並通過檢查實體對照船舶運單,查獲1起仲介機構私刻非稅印章,逃避規費行為。船舶對夜間號燈顯示不重視,夜間錨泊時不按要求開錨燈,甚至有船舶夜間航行不顯示航行燈的情況。船舶超載運輸,不按要求開展開航前自查,不按規定糾正安檢缺陷,不遵守航行規則航行等違法行為。船舶航行安全設備缺失損壞和機艙保養不足,駕駛員不能熟練操作AIS設備等問題。

  廣西海事局船舶監督處黨仁志副處長會上介紹,為了深化海事“放管服”改革,去年3月份,交通運輸部宣佈對在我國內河航行的船舶,取消船舶簽證,實施進出港報告制度。政策實施一年多來,廣大船員只需通過手機APP向所屬海事機構報告進出港動態,無需海事人員受理審批,系統自動接收報告並反饋確認,既可便捷地進出港。進出港報告手續實現電子化,大大提升了船舶通行效率。

  雖然取消了船舶簽證的行政許可,但海事部門的職責沒有變化,安全仍然是交通發展的底線。黨仁志指出,梧州長洲樞紐位於廣西內河航運的東大門,廣西“出桂赴粵”和“由粵返桂”的船舶95%以上需經過這裡。在這裡設置海事現場綜合執法點,有利於對廣西轄區各內河港口以進出港報告制開航的船舶申報情況和自覺執行水上交通安全法規情況進行有效核查。同時,船舶在長洲樞紐過閘時,靠泊躉船報到排號,是船舶航行中的必須動作,海事部門充分運用這個時間開展核查和重點抽查,不會額外增加時間,不影響船舶正常航行。

  黨仁志表示,海事“放管服”改革未來還將進一步深化,最終將主要依靠科技力量,讓監管的“無形之手”真正打造出讓船舶航行無阻的綠色通道。(文 龍貴)

  

編輯:唐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