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廣西要聞

玉林福綿區“一核三帶”工程助推鄉村振興

2018-01-02 17:57:37 | 來源:新華社 | 編輯:唐志強 | 責編:趙瀅溪

  新華網南寧12月29日電(黎匯林)“村裏現在熱火朝天搞建設,生活水準一年比一年高,來村委辦事的群眾越來越多,我們的服務水準當然也不能拉下。”廣西玉林市福綿區成均鎮安田村黨組織書記楊烈新説。

  為切實增強黨組織在宣傳群眾、凝聚群眾、服務群眾中的作用,福綿區實施“一核三帶”工程(即建強村黨組織領導核心,帶動公共服務下沉、帶強村民自治、帶活産業發展),為鄉村振興提供了堅實的組織保障。

  據介紹,福綿區按照經濟發展、管理民主、村容整潔、鄉風文明的創建目標,制定三年創建規劃及年度創建計劃,實行“一村一策一清單”,統籌安排村莊生産、生活、生態空間,評出了65個區級三星級以上村級黨組織,並在56個村成功培育特色産業。

  “一站式服務大廳就是方便。以前來辦事不僅往鎮裏跑,區裏也沒少走,現在在大廳就辦好了,省了很多麻煩。”上地村村民龐遠強説。為帶動公共服務資源下沉,福綿區共統籌6.2億元涉農資金,推動産業、項目、服務等資源向各村集聚,幫助群眾在村裏就能把事情辦好。

  福綿區還創建了238個自然村(屯)商議團議事站,收集村情民意,為帶強村民自治管理能力“添磚加瓦”。沙田鎮黨委書記陳衛國説:“通過‘村務商議團+村規民約’民主自治管理模式,創建自然村(屯)商議團議事站,將發展的‘主動權’給回村民自己,讓群眾把村裏的事情當成自己的‘家事’來關心。”

  為帶動産業經濟發展,福綿區推行“村民合作社+專業合作社(協會)”的土地、資金、技術入股模式,“村民合作社+服務隊”生産服務再分工模式,“村民合作社+公司”“産—供—銷”一體化模式,全區116個村(社區)土地流轉共28.4萬畝,組建300多支技術、銷售、服務專業服務團隊,帶動2萬多農戶年均增收3000多元,4000多戶貧困戶年均增收1000多元,100%貧困村實現2萬元以上集體經濟收入,紮實打牢了農村“經濟基礎”,基層黨組織在群眾中更有“話語權”。

  “我們要抓牢抓實‘一核三帶’這個載體,更好地把群眾凝聚起來,助推鄉村振興。”福綿區委書記趙志剛説。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