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廣西要聞

“雙核”拉動全區經濟上揚 ——貫徹落實全區實施“雙核驅動”戰略工作會議精神盤點

2018-01-02 17:18:55 | 來源:廣西日報 | 編輯:唐志強 | 責編:趙瀅溪

  原標題:“雙核”拉動全區經濟上揚

  3年前,全區實施“雙核驅動”戰略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全面深化改革,全方位擴大開放合作,傾力打造兩大核心增長極,輻射帶動左右江革命老區加快振興,奮力開創“雙核驅動、三區統籌”開放發展新局面。

  3年後,喜訊頻傳:北部灣經濟區同城化改革任務完成80%以上;西江黃金水道水運主通道上的10座船閘等級均達到1000噸級以上,全區內河通航里程達到5873公里,“三主四重”港口體系基本形成;“雙核”主要經濟指標持續領跑廣西,帶動全區經濟一路上揚……

  “雙核驅動、三區統籌”的區域發展新格局,已然形成。

  建設提速破解“瓶頸”難題

  臨近歲末,西津水利樞紐二線船閘施工現場建設熱火朝天。該項目建成後,西津一、二線船閘總設計單向年通過能力將超過3000萬噸,進一步改善南寧、百色、崇左等上游地區的航運條件,對於吸引産業沿江集聚、促進沿江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全區實施“雙核驅動”戰略工作會議提出,交通設施落後,集疏運體系不健全,區域內外互聯互通水準不高,加上運營管理、服務效率品質等方面問題,已經成為制約“雙核”驅動能力的主要瓶頸。為此,會議出臺了《珠江-西江經濟帶發展規劃廣西實施意見》,制定了《實施“雙核驅動”重大項目建設工作方案》,規劃開工建設一批重大工程、重大項目。

  此後,我區立即啟動實施西江經濟帶基礎設施建設大會戰,計劃實施200個項目,總投資6300多億元,涉及內河水運等8類工程,3年來共投資1565億元。

  隨著一大批項目建成投産,西江航道等級、船閘通航能力和港口通過能力均顯著提高,共新增西江港口通過能力近2000萬噸,新增高等級航道571公里,新增千噸級以上船閘4座(線),陸續建成了左江崇左至南寧1000噸級航道等一批航道船閘及碼頭項目。西江航運幹線通航等級從300-500噸級提高到2000噸級,通過能力從1000-2000萬噸提升到1.3億噸以上。

  “在《實施“雙核驅動”重大項目建設工作方案》中,屬於北部灣經濟區六市的重大項目有758項,主要涉及基礎設施、産業、社會民生、生態環保、社會管理方面。”自治區北部灣辦黨組書記、常務副主任魏然介紹,2014年以來,自治區北部灣辦每年安排13億元的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重大産業專項資金支持《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中重點産業園區的基礎設施、重點産業及配套,“五港聯動”以及“西江經濟帶基礎設施建設大會戰項目”等重大項目建設。目前,實施“雙核驅動”戰略重大項目表(2014-2017年)中的大部分項目已投入使用。

  2015年6月,左右江革命老區重大工程建設三年行動計劃開始實施,共建設5大類項目141項,總投資約327億元,所有項目在2017年底前投入使用。

  基礎設施建設的提速,打通了“雙核”內外梗阻,加快形成與“雙核驅動”戰略相適應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如今,一個通江達海、聯內接外、覆蓋城鄉、水陸空一體化的現代交通體系已經形成。

  深入改革夯實“雙核”基礎

  2017年7月28日,《中國-馬來西亞欽州産業園區條例》獲通過,中馬欽州産業園區由此成為我區第一個實行法定機構治理的園區,真正實現了“園區事園區辦”。

  全區實施“雙核驅動”戰略工作會議提出,要深化綜合配套改革,打造北部灣經濟區升級版。為此,自治區黨委政府專門出臺了《關於深化北部灣經濟區改革若干問題的決定》以及戶籍制度、港口制度、園區制度、通關一體化等四個配套改革方案。

  經過3年努力,北部灣經濟區改革工作亮點紛呈:戶籍制度改革,累積戶籍準入條件、出入境管理同城、車輛管理同城等走在全國前列;港口管理運營體制改革成效顯著,“一港三域”協同發展有序推進,北部灣港對外投資戰略加快實施,沿海鐵路收費機制改革實現重大突破,港口“最後一公里”攻堅戰已經打響;口岸通關一體化改革加快推進,廣西成為西部首個建成“單一窗口”的省區、全國首個船舶申報環節直接與邊檢系統對接的省份、全國首個“單一窗口”貨物申報整合集成集裝箱物流信息的省份;金融改革創新特色明顯,社會信用體系共享平臺建設穩步推進,跨境人民幣投融資業務深入推進,本外幣特許兌換業務逐步實現規範化、規模化發展;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成效顯著,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工作有序推進,行政審批事項改革工作進程加快,“互聯網+政務服務”應用得到大力推行……

  “目前,北部灣經濟區同城化改革任務已完成80%以上。”魏然説,通信同城化、城鎮群規劃、旅遊同城化、社保同城化、口岸通關一體化等任務基本完成,《戶籍同城化方案》提出的23項改革任務已完成了16項,交通、金融、教育等改革取得了突破,北部灣經濟區已初步邁入同城化時代。

  “同城化讓我們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在防城港工作的覃先生由衷地説,通信同城化減輕了通話費用;社保同城化讓異地看病不再難;交通同城化使4市往來更便捷。如今,他和在南寧工作的妻子過著幸福的“雙城”生活。

  在北部灣經濟區改革繼續向縱深發展的同時,西江經濟帶也邁開了改革的大步。針對水運管理體制這一制約西江“黃金水道”發展的主要瓶頸,《廣西壯族自治區西江水運建設和管理體制改革實施方案》及時出臺實施,邁出了探索西江船閘運營管理模式與航運管理體制創新、打造廣西特色水運管理體制的步伐。如採取“産管分離”的辦法,徹底解決了長洲水利樞紐滯航問題,使西江航運駛入快車道;通過整合資源開創集約化管理新模式,使西江集團運營管理的船閘基本實現了“統一平臺聯合調度”的功能;通過“互聯網+航運”模式組建西江航運交易所,開展了航運高端服務。

  建好平臺增強“驅動”能力

  2017年12月16日,總投資25億元的國光集團梧州産業基地項目在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開工建設,標誌著國光集團全産業鏈産業向梧州轉移邁出堅實步伐。作為我國目前唯一橫跨東西部的省際合作試驗區,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努力打造東西部合作發展、西江流域可持續發展、兩廣一體化發展的先行示範載體平臺。截至2017年11月底,試驗區已吸引328家重點企業入駐。據悉,試驗區3年累計招商引資到位資金近300億元,年均增長30%以上,成為我國珠江-西江經濟帶新的增長極。

  全區實施“雙核驅動”戰略工作會議提出,要創新建設開放合作核心區,而開放平臺建設則是其中的重要一環。3年來,平臺建設步伐加快,中馬欽州産業園區、東興國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桂東承接産業轉移示範區、憑祥-同登跨境經濟合作區、中越德天(板約)瀑布跨境旅遊合作區等一批開放合作平臺建設成效喜人。

  平臺建設推動了産業集群的形成。如今,西江經濟帶著力提升發展汽車、裝備製造、食品、電子信息、石化工業、有色金屬等特色優勢産業;大力培育發展生物、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新能源汽車、軌道交通裝備等戰略性新興産業;加快推進産業轉移合作,並取得明顯成效。

  北部灣經濟區則重點打造石化、冶金、電子信息、輕工食品、裝備製造五大“千億級”産業集群,並積極推進制糖、造紙、建材建築等産業集群化發展。如今,經濟區12個重點産業園區中,産值超過百億元級以上的園區數量已達11個,其中兩個園區産值已邁入千億元級行列。

  在自身快速發展的同時,“雙核”對全區經濟拉動效應明顯。北部灣經濟區主要經濟指標持續領跑廣西,2017年前三季度,經濟區4市實現地區生産總值4794.5億元,同比增長8.6%,比全區高1.6個百分點;財政收入866.9億元,同比增長11.4%,比全區高3.7個百分點。2017年上半年,西江經濟帶7市經濟運行穩中有進,地區生産總值、財政、投資、消費、進出口等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均高於全區水準。(記者 簡文湘)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