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多個研究機構的專家匯集欽州海水稻研究基地。
■核心閱讀
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記者 陳 靜 通訊員 周 彰 文/圖
多年來對雜交水稻的研究,基本已經接近極限,科學家的目光開始轉向其他類型的可持續發展的口糧,海水稻就是在這個節點進入研究日程的。
海水稻是一種在靠近海水的灘塗、鹽鹼地中生長的水稻品種,自古就有,由於産量低而一直默默無聞。近年來,由於受到袁隆平院士的關注,海水稻在網絡上“迅速走紅”,越來越多的機構對海水稻進行研究和開發。不過,這些研究大多還處於起步階段,很多人對海水稻並不是很了解。近日,本報記者跟隨廣西農業科學院和廣西大學的專家,走訪了位於欽州市的廣西第一個海水稻研究基地,接觸到這個略帶神秘的“網紅”。
1 研究尚處起步階段
在欽州市東場鎮,空氣中充盈著海風吹來的淡淡鹹味,記者和專家們來到廣西農業科學院的海水稻研究基地。表面上看,海水稻田和常規稻田並無太大區別,不同之處就是稻田裏插了10多塊藍色的牌子,每個牌子上都寫著“海水稻品種在欽州適應性篩選”以及編號,有10多個海水稻的種子在這個基地進行篩選種植。這是廣西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海水稻研究基地。國內這樣的研究基地,也只有五六個。廣西農業科學院副研究員劉百龍告訴記者,廣西沿海的欽州、北海、防城港三地都有野生和人工種植的海水稻,當地農民種植海水稻歷史悠久,但面積都很小。其中,欽州和防城港市交匯處是海水稻種植面積最大的區域,環境也更合適海水稻的生長。2017年初,廣西農業科學院在欽州設置了廣西第一個海水稻研究基地,目前研究處於起步階段。
在欽州市的另一個海水稻的種植點,記者看到了一種更“原始”的、未經品種改良的原生態海水稻,這種海水稻單株高達2米以上,它們全部趴伏在地上,好像一片雜草地。廣西大學農學院教授梁和向記者介紹説,這些海水稻倒伏是有原因的,這塊稻田位於內河的入海口附近,正處於鹹淡水交接地帶,漲潮時,海水會涌入稻田。這種海水稻在海水漲潮時,就會隨著海水“伸直腰桿”,當海水完全進入稻田時,就只剩下稻穗“挺”在海面上;海水退潮後,水稻又重新趴下。安徽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研究員朱啟升跳入稻田中,挖出一塊泥土親口嘗了一下,説:“不錯,稻田泥土都有鹹味!”專家們認為,大家在欽州參觀的兩個海水稻種植點,稻田都經過海水浸泡,比國內一些鹽鹼地中種植的水稻品種來説,算是“更正宗更典型”的海水稻。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