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廣西要聞

廣西實施提升行動 特色農業産業名片越擦越亮

2018-01-05 13:39:40 | 來源:廣西日報 | 編輯:唐志強 | 責編:趙瀅溪

  實施“十三五”提升行動

  廣西特色農業産業名片越擦越亮

  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記者 邱宜鋼 通訊員 賀亮軍

  2015年我區開始實施現代特色農業産業品種品質品牌“10+3”提升行動,把糧食、糖料蔗、水果、蔬菜、茶葉、桑蠶、食用菌、羅非魚、肉牛肉羊、生豬十大種養産業和富硒農業、有機循環農業、休閒農業3大新興産業,作為龍頭引領,打造現代農業産業發展龍頭集群,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速廣西農業轉型升級和現代化進程。

  兩年多來,“10+3”提升行動以“品種、品質、品牌”為核心,多措並舉,推動提升産業發展品質效益,取得了顯著成效。糖料蔗、秋冬菜、桑蠶繭等大宗農産品和食用菌、水牛奶等特色農産品産量位居全國前列;休閒農業強勁發展,有機循環農業風生水起,綠色、有機産品遠銷國內外。廣西農業産業逐漸實現由粗放式向集約化經營轉變,由産品數量競爭向品牌品質競爭轉變。

  結構更優了

  時下雖已是寒冬,但在北流市民樂鎮的一個百香果園裏,記者卻看到果實依然挂滿了枝頭。“百香果因其獨特的味道而深受消費者喜愛,特別是我們種植的這個新品種黃金百香果,味道甘甜醇香,價格是普通果的好幾倍。”果園主人開心地説。

  優質品種是農産品擁有市場競爭力的保證。通過品種結構的不斷更新、優化,目前我區柑橘、砂糖橘、芒果、火龍果、百香果、羅漢果等特色水果的規模和競爭力位居全國第一。天峨珍珠李、恭城月柿、灌陽雪梨、德保臍橙、樂業獼猴桃等25個果品獲得國家地理標誌産品。據估計,2017年全區優質果品率達74%;全區水果産量規模達1666萬噸,比2015年增長21.6%,種植業環節總産值達510億元以上。

  如今,品種結構調整已成為我區“10+3”特色産業發展的常態。2017年我區糖料蔗自育優良品種種植面積佔比約達到30%,同比提高12%;全區蔬菜産業平均每年引進國內外蔬菜優良品種(品係)100多個,蔬菜主産區良種覆蓋率超過90%,優特菜、精細菜、反季節菜的面積和産量持續快速增長。

  為保障品種能夠持續優化,我區不斷強化新品種選育和良種繁育能力建設。近年來,共收集及評價境內野生菌超過2500份,引進試種新品種(菌株)累計超過110個,全區先後創建了3個廣西食用菌良種培育中心;紅椎菌、雙孢蘑菇和以秀珍菇為代表的桑枝食用菌等品種的産量多年位居全國前三名,其中紅椎菌産量多年佔全國80%以上。

  全區食用菌總産量、總産值實現連續12年增長,預計2017年總産量達到140萬噸,總産值達到110億元。

  實施良種良苗繁育、自治區級公益型品種貯備基地等項目,繁育各類果樹、茶樹良種苗木超過5000萬株。加強10家區域性重點蠶種場、8家規模化桑苗繁育基地建設,全區桑蠶原種年産能達到20萬張、一代雜交種年産能600萬張。目前全區蠶桑良種率達到100%。

  品種結構優化,為我區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打下良好的基礎。全區糧食生産連續多年穩定在150億公斤左右,糖料蔗面積、産量全國第一,桑蠶繭産量佔全國近50%,秋冬菜成為全國最大的供應基地,豬肉産量居全國前列……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