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谷村讓茶葉真正成為村民增收致富的綠色銀行
被群山包圍的廣西賀州市平桂區鵝塘鎮盤谷村,過去可謂一窮二百,山多地少,村裏沒資源沒産業,連條像樣的路都沒有。村民要生活就得靠外出務工,是個典型的“空殼村”。
如今的盤谷村填“實”了。巍巍群峰滿眼綠,遍地綠茶溢馨香,望著滿山綠油油的茶園,老支書黃土新感嘆:“如果當初不搞茶葉,不發展村集體經濟,脫貧就難咯!”
過去四年時間,盤谷村黨支部聚民心、集民智,帶動本村群眾種植茶葉1260多畝,建成面積約110畝的村集體茶園。2017年茶葉年總産值52萬元,其中村集體年收入6.3萬元,全村人均年收入連跳升至8000元,茶産業正逐漸成為幫助當地村民脫貧致富的支柱産業。
支部引領黨員帶動 找準集體經濟脫殼點
盤古村的村幹部一直犯愁,愁什麼?
“當務之急和長久之計,是要找準一項適合本村發展的脫貧産業。”為此,村裏大會小會開了十多次,每次都不了了之。時任村黨支部書記的黃土新看在眼裏,急在心裏。
2013年9月,一次飯後,妻子遞過一杯茶,“點”通了黃土新。“對哦!村民一直都愛自己種茶喝,我們村又處高山地區,生態好,土地又是弱酸性,種出來的茶葉肯定受市場歡迎。”嘀咕著的黃土新馬上跑出屋外,把想法告訴派駐到本村的第一書記盧藝,兩人一拍即合。
説幹就幹。一方面,盧藝與上級有關部門做好項目對接,邀請茶葉種植專家到盤谷村進行考察,形成茶葉發展可行性報告,爭取項目落地。另一方面,黃土新帶領黨員幹部,挨家挨戶走訪調查,聽取蒐集村民的建議。
可萬事開頭難。
“種了後賣給誰啊?”
“現在留在村裏的都是老人,幹得了嗎?”
“村委連塊集體用地都沒有,怎麼種?”
村民不了解、不支持、缺資金、缺技術,連番發問把一幫村幹難住了。
不氣餒。盧藝和黃土新組織召開村黨員會議、村民小組會議,宣傳上級對茶葉種植的幫扶政策,幫助群眾算好經濟賬。哪些林木提前砍伐、哪些農作物改種茶葉産值會更高、收益會更快。
隨後,村委組織黨員幹部、經濟能人和部分村民到茶産業發展較好的周邊地區考察學習,使大家開眼界。
就在村民猶豫之時,黃土新和幾名黨員帶頭與村委簽訂種植承諾書,通過黨員示範種給村民看,打消村民“不敢種”的疑慮。同時,村委挑選思想覺悟高、服務意識強、懂茶葉種植的黨員組成技術服務隊,到農戶茶園進行指導,解決茶農“不會種”的難題。
2013年12月20日,借助賀州市實施村級集體經濟“擴源增收”工程,鼓勵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東風”,通過土地整合,盤谷村順利拿下“集體經濟茶園”項目,佔地110畝的盤谷村集體經濟茶園正式成立。
茶葉通過萎凋、壓扁、脫毛、拋光、提香一系列製作工序,便形成上市産品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