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廣西要聞

玉林:實施十大工程 構建區域性大城市

2018-01-18 15:33:05 | 來源:廣西新聞網 | 編輯:唐志強 | 責編:趙瀅溪

  玉林新聞網-玉林日報訊(記者 林冬冬)“力爭到2020年,全市城鎮化率達55%,玉林主城區建成人口超120萬、面積超150平方公里的田園休閒、生態宜居、創新開放、組團式融合發展的區域性大城市。”近日出臺的《玉林市大城市發展戰略實施方案》,為我們描繪了這樣一幅藍圖。

  一座城市猶如一件藝術品,必須精雕細刻,才能彰顯個性。為此,玉林市制定了開展大城市建設三年計劃,以“三城同創”為載體,按照“一年補短板、二年立框架、三年大變樣”的節奏,從加快推進城市規劃、城市建設、城市管理、城市運營、玉北同城化五個方面著手,全力推進十大工程,在城市“硬體”和“軟體”建設上狠下功夫——

  環城交通工程。加快玉林市二環南路擴建,推進二環西路建設,實現二環路全線通車。研究規劃建設玉林環城高速路東段、玉林繞城公路,實現環城高速、繞城公路等玉林環線交通通車。規劃建設高鐵樞紐等交通項目。

  重大市政道路工程。重點打造貫穿南北、縱橫東西的城市標誌性大道;實施城市主幹道“白改黑”(人民中路、苗園路等);打通城區“斷頭路”(中山路、新民路等);新建、改建一批城市道路(站東路、文體南路、南高立交橋重建工程等)。

  水環境建設工程。實施南流江、清灣江兩江治理工程,重點推進玉東湖(二期)、玉西湖項目建設,按海綿城市要求建設一批生態濕地;完善城區污水管網建設,完成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等工程;加快工業園區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和園區生態化建設改造,完成中滔環保産業園和玉柴工業園污水處理廠等項目建設。

  城市新區開發工程。加快高鐵新城、玉林城北CBD、玉東文體南路CBD等重點項目的建設。引進國內外知名企業參與城市開發和建設,推動一批高品質房地産、市政項目開工建設,提升城市品位。

  市政設施建設工程。開展城區防洪排澇工程建設,解決城市內澇問題;抓好市容環境衛生整治工作,加快推進玉林市餐廚有機物綜合利用項目、玉林市再生節能建設材料項目建設以及生活垃圾收運系統、生活垃圾處理二期工程續建工作,統籌推進《玉林市城市公共廁所專項規劃》的實施;優化燈光照明工程,美化、亮化城市夜景;推進海綿城市建設;抓好地下綜合管廊項目建設。

  “田園都市”建設工程。做大做強“五彩玉林·田園都市”城市名片,規劃建設“五園”。到2018年“五一”前,五個園全部建成開園。同時,在“五園”內因地制宜規劃建設具有産業支撐的特色小鎮1個以上,“五彩田園”核心區同步規劃建設本草健康小鎮、荷塘五彩小鎮、種業小鎮、雲良運動小鎮、礦山小鎮5個小鎮。同時,每個縣(市、區)也要規劃建設3個至5個特色小鎮。上述小鎮到2020年底全部建成。

  生態風景區建設工程。重點建設金龜挂榜(龜山—挂榜山)10平方公里生態風景區,建設提升大容山國家森林公園、六萬大山國家森林公園。街區環境提升工程。開展舊城改造提升工程,重點推進玉林火車站片區等一批城中村棚戶區改造;實施風貌改造工程,改善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吸引力;強化街區文化風貌的保護,打造玉林特色街,重點推進萬花樓街區、夜市一條街、玉州區嶺南文化特色街建設。

  園林景觀提升工程。抓好公園、道路綠化,改善人居環境,打造玉林新的城市亮麗風景線。推廣市樹、市花種植。

  嚴格城市園林綠化制度。繼續深化園林城市建設,鞏固國家園林城市成果,嚴格控制城區道路規劃建設的綠地率,確保道路綠地率達標。保證林蔭路的推廣率不小于85%。改建江心島公園,改造市園博園景觀,提升城市主幹道的綠化水準。到2020年,力爭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不小于40%,綠地率不小于35%,人均公園綠地面積不小于12平方米。

  重大公共服務設施工程。根據《玉林市學校建設提升工程(2016-2020年)實施方案》,開展全市學校建設提升工程,進一步完善學校規劃佈局,新建各類學校,大幅增加學位,解決“入學(園)難”問題,基本消除“大班額”現象,大力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在玉林中心城區新建學校35所(其中:市直9所、玉州區10所、福綿區8所、玉東新區8所)。優化醫療衛生資源配置,建成廣西醫科大學玉林校區附屬醫院、玉林中西醫結合骨科醫院、玉林市兒童醫院等一批醫療機構。建設體育公園,建成一批新的體育設施,實現體育設施進街區、進小區。建成王力博物館、圖書館、科技館等一批文化設施。優化農貿市場功能佈局,在玉林城區建設農貿市場20座,全面解決馬路市場問題。

  一步一個腳印,一座美麗有活力的現代化城市將以更具魅力的姿態,一步步向我們走來。

  原標題:《玉林市大城市發展戰略實施方案》出臺實施十大工程構建區域性大城市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