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廣西要聞

南寧工商優化營商環境 企業證照三個工作日內辦結

2018-01-26 14:15:36 | 來源:南寧晚報 | 編輯:唐志強 | 責編:趙瀅溪

  企業註冊登記限時3個工作日辦結;500萬元以下企業在工商所直接註冊;窗口辦理業務時部分材料可在約定時限內補交……創業者、開公司的老闆又有利好的政策了。記者從南寧市工商局了解到,南寧工商推出5項政策優化營商環境,解決窗口排隊久、辦照慢、服務不夠完善等問題。昨日,工商部門相關負責人對政策進行了解讀。

  企業證照3個工作日內辦結

  嚴格執行限時辦結制等相關規定。根據要求,對申辦企業申請材料齊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各登記窗口必須在規定的3個工作日內辦結(受理之日與領照之日均計算在3個工作日內)。此外,能提速辦理的,應加快辦理。各登記窗口超過3天辦結的,發照機關應向南寧市工商局提交書面情況説明。

  委託實施企業登記註冊事權的工商質監所,同樣要求在3個工作日內辦結。嚴格落實一次性告知制、首問責任制、限時辦結制、責任追究制等制度。禁止登記窗口限號辦理。

  值得注意的是,南寧市工商局今年將各窗口單位辦照時限情況列入績效考核指標和重點工作量化考評內容進行考核。

  ●解讀:執照超過3天辦結需要做情況説明,以往並沒有此項規定。對於為什麼超過3天辦結需做出情況説明,如網絡不通等一些客觀問題。

  “能提速辦理的,加快辦理”是指,市工商局各直屬分局率先實施提速辦理,要求實現1天辦結。

  審核合一實現辦照提速

  全面推行審核合一制。為提高工作效率,簡化辦照流程,除涉及法律和國務院決定保留的工商登記前置審批事項的登記註冊仍實行“一審一核”外,其餘各項登記註冊事項全部實行審核合一制,最大限度減少審批環節,實現辦照提速提效。

  同時,對窗口工作人員的調配和合理安排,選派具有行政執法資格的工作人員具體實施審核合一工作,全面推行審核合一制後登記註冊工作的品質。

  ●解讀:審核合一是指註冊登記審查員與核準員職責合併,由登記機關具有資格的受理人員依照法律法規和授權登記權限,對註冊登記申請事項依法進行受理、審查、核準或駁回即發生法律效力的註冊登記審核制度。通俗的理解,就是以往兩個工作人員的工作,現在由一個工作人員來完成,當中減少了審批環節,提高行政審批效率。

  “其餘各項登記註冊事項全部實行審核合一制”是指,包括企業設立、變更、登出及備案等登記事項全面實行審核合一制。

  500萬元企業可在工商所註冊

  進一步調整登記註冊事權。在原委託註冊資本200萬元(含200萬元)以下的企業登記註冊事權的基礎上,根據轄區實際情況,向基層工商質監所進一步調整企業登記註冊事權,將註冊資本為500萬元(含500萬元)的企業登記註冊事權委託至工商質監所實施。

  同時,在進一步下放權限後,各縣(區)一級登記窗口不設最低註冊資本限制,由轄區企業自主選擇在縣(區)一級窗口或在工商(質監)所辦理有關登記事務。

  ●解讀:目前,青秀區、西鄉塘區工商質監所均可辦理500萬元(含500萬元)以下企業註冊登記和各項事項。其他城區可辦理500萬元(含500萬元)以下的企業註冊登記的工商質監所有:興寧區中華工商質監所、秀廂工商質監所;良慶區良慶工商質監所;高新區銀達工商所、保稅工商所、萬秀工商所;經開區吳圩工商所。

  此外,各縣(區)一級登記窗口是指,各縣和城區工商質監局。

  非主審材料允許補交

  大力推行“容缺後補”制度。允許非主審要件的審核材料在規定時間內暫時缺少,實行非主審要件缺項受理。工作人員在進行窗口受理時,對申請人個別非主審材料暫時缺失,不影響受理審查的,先予受理,待申請人在約定時限內補交所缺資料後即予以核準。

  ●解讀:企業主審要件是指,申請表、股東會決議、章程、住所證明、人員任職證明、身份證明等;非主審要件是指承諾書、住所登記表等部分表格及營業執照副本等。

  微信預約業務範圍再擴大

  拓寬微信預約登記事項範圍。加強微信預約登記服務工作,保障登記窗口設施設備配備,並對現有的系統平臺進行升級完善。登記窗口單位拓寬微信預約登記的辦理業務範圍,包含企業名稱核準、設立、變更、登出、備案、股權出質等所有登記註冊事項內容,通過拓寬服務,增加辦理渠道,更方便企業群眾辦事。

  ●解讀:微信預約是指在南寧工商微信公眾號上預約。企業所有登記註冊事項都可以進行預約。通過微信先預約辦理時間,然後在約定的時間到登記窗口即可辦理相關業務,免去排隊等候。

  【 編輯:韋仲達  作者:高宇峰 黃潔梅】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