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廣西要聞

賀州推進旅遊扶貧美了鄉村富了民

2018-02-27 17:34:57 | 來源:廣西日報 | 編輯:唐志強 | 責編:趙瀅溪

  原標題:賀州推進旅遊扶貧美了鄉村富了民

  【八桂大地、八桂大地-賀州】【旅遊文體】賀州推進旅遊扶貧美了鄉村富了民

  目前,富川瑤族自治縣富陽鎮虎頭村已建設成為一座具有童話色彩的鄉村旅遊景點。 富 宣/攝

  今年春節,富川瑤族自治縣朝東鎮岔山村著實“火”了一把。大年三十,央視在這裡直播瑤族長桌宴等民俗活動;年初一開始,遊客就將岔山擠了個水泄不通。僅僅兩年多時間,岔山村依靠鄉村旅遊煥發了“第二春”。

  不光是岔山村,富川虎頭村、南山茶海景區、故鄉茶園等景區春節期間的遊客接待量亦有明顯增長。近年來,賀州市充分發揮良好的生態旅遊資源優勢,發展以旅遊文化養生為主導的“生態健康千億元産業”,輻射帶動貧困戶“造血”致富。去年全市6萬多人通過脫貧“雙認定”,其中超過1.3萬人得益於旅遊扶貧。

  A 古村落成熱門景點

  據當地人介紹,岔山村有“瀟賀古道入桂第一村”之稱。千百年來,隨著瀟賀古道的衰落,村子裏的人們生活日益艱難,加之地處山區、交通不便,岔山村村民一度讓貧困壓得喘不過氣來。

  “以前村裏養了很多牛,岔山老街的石板上到處是牛糞,雨天幾乎沒地方下腳。隨著村民不斷搬出,老街成為空心村,只有兩位老人還留在這裡居住。”村支書楊志魁告訴記者。

  雖然繁盛的時光已逝去,但歷史的印記仍在。村民突然發現,老街和老房才是他們脫貧可以利用的資源。在當地政府的幫助下,2016年6月,楊志魁的妻子和村裏6戶貧困戶創立的油茶店正式開張營業了,這是岔山村數十年來的第一家旅遊餐飲設施。

  “沒想到開業以後沒有顧客上門,做出來的梭子粑粑也賣不出去,只好送給親戚朋友。”楊志魁回憶道。

  “我們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是非常實際的——古村落如何定位和開發?我們應該採取什麼樣的方式,讓岔山保持原味的同時更具有發展潛力?”朝東鎮黨委書記汪溪泉對記者説,萬事開頭難,岔山村民並沒有氣餒,他們一邊完善村裏的各種旅遊基礎設施,一邊大力宣傳岔山的人文底蘊。

  兩年過去了,岔山村慢慢火了起來。如今,油茶店每天都爆滿。昔日堆柴放草的老房子也被改造成農家樂、知青館、土特産店等。村民何興有告訴記者:“現在遊客非常多,我們做的米豆腐和梭子粑粑很受歡迎,基本上每天淩晨4時就要起來幹活了。”

  據介紹,現在每年到岔山旅遊的遊客超10萬人次。找準定位、埋頭苦幹,這就是賀州這個貧困古村落髮生蛻變的根本原因。

  B 旅遊扶貧路子廣

  岔山村的變化離不開自身的努力,事實上,這種變化也是賀州市大力推進旅遊扶貧的結果。

  這兩年,賀州市以“瀟賀古道”歷史文化旅遊為主題,把岔山村、秀水狀元村、福溪村等古村落的旅遊資源包裝、串聯起來,形成“瀟賀古道”歷史文化旅遊線路。農民紛紛自主包裝農家庭院,發展休閒觀光農業,參與旅遊接待服務,形成了村莊與農家互促共榮的鄉村旅遊發展格局,輻射帶動臍橙、芋頭、食用菌等特色農業産業,形成旅遊集聚效應。

  據賀州市旅發委主任鄒紅英介紹,除了“旅遊路線輻射”扶貧模式外,賀州還有“景區帶村”“互聯網+旅遊”“企業+農戶”“合作社+農戶”旅遊扶貧模式。

  在“景區帶村”扶貧模式中,姑婆山旅遊區、黃姚古鎮景區以創建國家5A級景區為契機,吸納當地貧困農民從事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引導當地農民發展120多家民宿、100多家農家樂。

  如何把旅遊與扶貧相結合,把旅遊資源轉變為群眾脫貧的“利器”?這是賀州的決策者一直在深深思考的問題。

  賀州市委書記李宏慶表示,賀州以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為契機,通過旅遊企業吸納就業幫扶脫貧一批,發展旅遊産業脫貧一批,重大項目開發建設帶動脫貧一批,技能培訓就業指導脫貧一批,扶持旅遊自主創業和自主就業脫貧一批,讓旅遊産業在脫貧攻堅戰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賀州先後出臺各種扶持政策文件,推動旅遊産業發展。2015年至2017年,該市共投入旅遊發展專項資金達2.48億元。精心謀劃和實施了一批帶動性強的旅遊基礎設施和旅遊産業項目,為貧困戶創造了土地流轉增收、務工就業增收、産業發展增收、企業反哺增收等增收方式,為脫貧攻堅增添動力和活力。

  C 農旅融合産業興

  虎頭村是富川瑤族自治縣富陽鎮新壩村委的一個自然村,也是富川的貧困村,總人口60戶共290人。但今年春節,虎頭村遊客盈門,帶動了飲食、購物等服務業發展,村民心裏樂開了花。

  虎頭村毗鄰龜石國家濕地公園,自然風光優美秀麗。2016年以來,當地投入5000多萬元,將69棟民居進行了3D彩繪,建成一批旅遊基礎設施。短短兩年間,虎頭村就由一個貧困村變成了充滿夢幻色彩的童話小鎮,成為賀州鄉村旅遊的最佳目的地。

  在賀州市旅遊扶貧的“攻略”裏,還有農旅、林旅融合發展的“大招”。賀州市以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為載體,將農業核心示範區按照旅遊景區的標準來打造,把“觀、採、嘗、學、耕、歸、戲、養、憩”等旅遊元素融合到示範區基礎建設中,充分挖掘和拓展農業休閒觀光、農業科普、文化體驗等新功能,加快推進産區變景區、田園變公園、産品變禮品等,形成旅遊帶動産業、産業推動扶貧的格局。

  鍾山縣幸福衝貢柑産業核心示範區是全國最大的貢柑種植基地、生態休閒農業旅遊示範區。去年農民從示範區獲得土地流轉租金、小額信貸入股股金、入園務工工資超過1億元。當地229戶貧困戶1014人從中獲得經濟收入,人均增收1萬元以上,實現了脫貧致富。

  平桂區雙季蓮藕現代農業核心示範區集“生態種植、産業孵化、示範推廣、産業脫貧、科普培訓、旅遊觀光、農事體驗”多種功能于一體,目前種植面積6000多畝,年産值約6600萬元,成為當地脫貧致富的農業支柱産業之一。

  目前,賀州市啟動創建集旅遊觀光于一體的農業核心示範區81個,共有55個獲自治區認定。農業和旅遊業實現規模化、産業化發展,成為貧困村摘帽、貧困戶脫貧的“加速器”。(記者 駱 怡 通訊員 潘定平 李軍田 原文編輯:蘇必慶)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