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廣西要聞

南寧海綿城市三年試點建設基本完成 效果凸顯

2018-03-12 10:14:49 | 來源:南寧晚報 | 編輯:唐志強 | 責編:趙瀅溪

  【焦點圖】南寧海綿城市三年試點建設基本完成 效果凸顯(圖)

  ▲五象湖公園在坡度大、植被稀少的地方加種植被,達到保護坡地、收集雨水的作用

  南湖環湖步道,小雨不濕鞋,大雨不內澇,成為市民休閒鍛鍊的最佳去處;通過對住宅小區進行“海綿化手術”,讓小區告別下雨積水內澇,提升居民居住品質……海綿城市是一種新的城市發展理念和方向。南寧市紮實有序地推動海綿城市試點建設,不僅讓南寧既有“面子”又有“裏子”,也讓這座城市嘗到綠色發展的甜頭。

  目前,南寧海綿城市三年試點建設已基本完成,“海綿效應”進一步凸顯。今年,南寧市將加快推進城市水環境建設,強化“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全力推進海綿城市建設試點攻堅,確保順利通過國家驗收。 

  青秀山蘭園蘭湖進行海綿建設後,湖體水質有了很大的改善

  海綿化改造提升公園景觀品質

  五象湖公園是南寧市舉辦第三屆廣西園林園藝博覽會的園址,過去公園北廣場前是一個大型的階梯,一遇到下雨,雨水就順著階梯直接流入五象湖,影響了水質。

  通過對五象湖公園實施海綿化改造,在北廣場前的階梯上改造建設了100個梯級式雨水花園滯留帶,實現雨水滯留、雨水回用、面層污染削減等多種效果,最後進入系統進行水景的循環,形成了一個瀑布的水景。

  位於公園湖畔低窪地帶的這處瀑布景觀,也成為對付積水的“海綿寶寶”。五象湖公園提升工程設計師徐海濤介紹,通過建成一個下凹的形式,裏面設計有隱蔽的雨水管網,收集公園內坡向的雨水,解決公園的內澇問題。

  據悉,通過海綿化改造,五象湖公園建設了一批下沉式綠地、植草溝、透水鋪裝、滲透塘、水生植物等,形成了一個可以吸水、涵水、濾水的巨大海綿體。在豐富公園景觀的同時,有效地解決了園內積水和排水的問題,五象湖的水質也由5類轉變為4類。

  在南寧市的公園景點同樣處處都顯現著海綿城市建設帶來的改變。

  根據海綿城市理念建設的青秀山蘭園,通過園林造型的巧妙佈局,將海綿城市“滲、滯、蓄、凈、用、排”的理念融入園林建設和各種花木之中,形成一幅幅美麗的畫卷,遊客陶醉於優美風景中,流連忘返。

  在濱湖廣場,兩邊是層層疊疊的綠化帶。這些階梯式的綠化帶能對雨水進行層層截流,專業叫法為“多層生物滯留帶”。雨水滲透下來後,才能匯入下沉式綠地。

  南湖公園環湖路如今也成為市民休閒遊玩的好去處。經過海綿化改造的環湖路路面可達到小雨不濕鞋、中雨不積水、大雨不內澇的效果,符合健康步道行走要求。經常來這鍛鍊的市民胡大姐告訴記者,以前大雨過後,公園路面的積水都會影響行走。現在好了,再也看不見積水,雨一停就能出來鍛鍊。 

  【焦點圖】南寧海綿城市三年試點建設基本完成 效果凸顯(圖)

  市民在環南湖“海綿跑道”鍛鍊休閒

  動“海綿手術”解決小區內澇

  南寧市海綿城市建設的推進,讓一些街道、社區的內澇問題迎刃而解。

  近日,記者走進位於廂竹大道的廂悅園小區,雖然天空正飄著雨,但小區路面只是微濕,看不見有任何積水。“以前可不是這樣,那時一下雨小區裏就到處積水,走路經常把鞋子弄濕。”居民劉阿姨告訴記者。

  據悉,廂悅園小區是一個老舊小區,管道建設的標準低,路面是水泥地,一下暴雨容易出現積水。去年開始,南寧市按計劃分批對示範區內的老舊小區開展海綿化改造,廂悅園小區在其中。

  作為南寧市第一批海綿化改造小區,廂悅園小區經過改造後建成了許多塊“海綿”:原有的混凝土停車位被改造成透水化的生態停車位;原有的混凝土路面加舖透水瀝青,雨水透過瀝青進入混凝土路面,再經路邊軟管進入花池實現再利用,解決了小區的綠化帶用水。

  對住宅小區的海綿化改造,讓南寧市民的居住品質得到進一步提升,改造的同時也將小區的道路、水電、綠化等基礎設施進行改善。

  從成效來看,海綿化改造美化了小區環境。改造時,因地制宜地將小區現狀部分硬化鋪裝或綠地改造成利於雨水滲、濾和自然積存的微型雨水花園或下沉式綠地,通過種植耐水性良好的綠化植物,提升景觀效果;同時通過綠地自然生態的“海綿”作用,過濾、凈化雨水雜質,涵養水土,美化小區環境。

  此外,海綿化改造更加便民惠民。改造項目通過“滲、滯、蓄、凈、用、排”措施,改善小區硬化地面積水問題,做到小雨不積水,大雨不內澇,讓居民在小區內進行休閒、鍛鍊等活動更舒適。而收集的雨水又加強了綜合利用,如進行綠化噴淋、路面沖洗等,不僅節約了水資源,也減輕住戶的公共用水負擔。 

  【焦點圖】南寧海綿城市三年試點建設基本完成 效果凸顯(圖)

  廂悅園小區的戶外健身場全鋪上透水磚

  三年試點建設任務已基本完成

  海綿城市,是一種新的城市發展理念和方向。2015年4月,南寧被列入全國首批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由此開啟了生態建設的新篇章。

  近三年來,南寧市按照“治水、建城、為民”的理念,將“探尋海綿城市建設內涵、摸索海綿城市建設途徑、形成海綿城市建設模式”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紮實有序地推動了海綿城市試點建設。

  南寧市海綿城市建設效果逐步顯效。去年4月,在財政部、住建部、水利部2016年度海綿城市試點建設績效考核評價工作中,總體評分名列全國三甲。中國工程院院士、住建部海綿城市建設指導專家委員會主任任南琪認為,南寧市海綿城市建設成效非常顯著,在30個國家試點城市中走在前列,為國家海綿城市建設也樹立了標杆。

  今年1月30日南寧市召開的城市建設管理情況通報新聞發佈會透露,南寧海綿城市三年試點建設基本完成,“海綿效應”進一步凸顯。截至目前,我市累計實施海綿項目203個,涵蓋水生態修復、公園綠地、道路廣場、公共建築、居住小區、排水管網六大類型;54.6平方公里示範區內的黑臭水體和內澇點全部消除,三年試點建設任務已基本完成。那考河、石門森林公園等項目入選國家海綿城市建設典型案例,那考河海綿城市建設項目榮獲“中國人居環境獎”範例獎。

  今年,南寧市將加快推進城市水環境建設,強化“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全力推進海綿城市建設試點攻堅,確保順利通過國家驗收。大力推進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按照 “控源截污、內源治理、生態修復”的技術路線,將“控源截污”作為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的根本措施。開展城市建成區排水管網普查及雨污分流改造工作,推進新建小區雨污分流建設和老舊小區雨污分流改造,加快推進污水處理項目建設,研究制訂我市城市污水處理特許經營服務的考核評價辦法。(記者 韓沛/文 賴有光/圖 本版圖片均為資料圖)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