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廣西要聞

從小癡迷平話文化 八旬老人組建80多人鄉村藝術團

2018-03-19 17:39:32 | 來源:當代生活報 | 編輯:唐志強 | 責編:趙瀅溪

  從小癡迷平話文化,退休後致力於傳承和傳播

  八旬老人組建80多人鄉村藝術團

  廣西新聞網-當代生活報記者 農芝 文/圖

  【旅遊文體】從小癡迷平話文化 八旬老人組建80多人鄉村藝術團

  村民平時到公園演唱平話山歌

  核心提示

  80歲的年紀,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暮鼓晨鐘、老態龍鍾這樣的字眼。但近八旬的南寧市江南區沙井街道同樂新村的村民劉錦義老人,依然是神采奕奕。他自豪地説,自己精神好,得益於對文藝活動的愛好。

  去年底,劉錦義領頭組建了以同樂新村為核心的南寧市江南民間新泉平話藝術聯團。聯團下面有一支平話山歌隊、一支師公戲團、3支舞蹈隊、一支合唱隊,固定成員達80多人,而流動參與的藝術愛好者不計其數。

  劉錦義老人説,江南區是平話人聚居地,傳統平話文化群眾根基牢固,他從小就喜歡平話山歌並跟著長輩一起唱誦,還經常創作平話山歌和詩詞。組建藝術聯團,就是村民們強烈要求的,藝術團成員除了他們同樂新村,還有周邊的三津村、仁義村等地村民。近日,記者到村裏採訪時,村民們説:“現在衣食無憂,就要追求精神生活,提升文化品味和精神享受。”

  1“滿肚子墨水”

  他成為村中文化領頭人

  “草鞋踏破覓歌仙,四海歌朋一線牽。肯信山歌酬壯志,霧能驅散海能填。”這是劉錦義老人早期創作的平話詩詞,字裏行間都透出他對山歌的喜愛和推崇。

  劉錦義是土生土長的同樂新村人,讀過不少書,後來又進修大專班,是村裏人口中“肚子裏滿是墨水”的人。同樂新村人日常以平話交流,村民在勞作中喜歡對唱平話山歌,這讓他從小對平話山歌産生濃厚興趣,並從長輩那裏口耳相傳學會許多平話山歌。隨著知識漸增,他開始根據當地民風民俗創作平話山歌、平話詩詞、平話小品等,不僅自己唱,也教給村民們唱。因他創作的山歌小品很接地氣、且朗朗上口,所以很受歡迎。

  劉錦義1999年退休之後,把大部分的時間都花在平話文化傳統創作和表演上。“2006年在南寧朝陽廣場的平話歌圩,就是我們這幫愛唱山歌的人搞起來的,每到週末,好幾百人來唱山歌。”劉錦義説,當時凡是喜歡唱平話山歌的人,都知道朝陽廣場平話歌圩。到2012年,朝陽廣場進行樹木移栽和廣場修繕,他們又把歌圩轉移到南寧新秀公園,每週日開歌圩,每次都是幾百人參加。“今年大年初一,來參加歌圩的有3000多人。”

  同樂新村有1600多人,男女老少幾乎人人聽過、唱過平話山歌,平話山歌群眾基礎深厚。劉錦義説,最近這幾年,村民通過土地流轉,生活有很大轉變,很多村民建議他領頭組建一個民間藝術團。在村民的強烈要求下,他四處奔波,跑街道辦、民政部門、文體部門尋求幫助和備案,藝術團終於在去年底組建完成。 

  【旅遊文體】從小癡迷平話文化 八旬老人組建80多人鄉村藝術團

  劉錦義老人一邊創作一邊演唱,看看效果如何。

  2 上臺就能演

  村民平日熱衷傳唱平話山歌

  今年2月25日,劉錦義組織藝術團在江南區沙井富樂小區旁舉行了“貫徹十九大 共築中國夢”的專場演出,演出內容有平話山歌合唱、平話山歌男女對唱、唱師公戲、平話山歌詩朗誦,以及現代歌舞等,演出持續三個多小時,近千名群眾前來觀看。

  藝術團成立僅兩個多月就辦了這樣一場大的演出,對此,劉錦義説:“演出節目都是村民自編自演的,但水準也不差。因為村民平時都喜歡唱平話山歌,藝術團成員每週日都到新秀公園即興表演,平時空閒也喜歡聚在一起唱,有表演功底,也有很多節目隨時可以拿得出手。他們平時是村民,上臺表演就是演員了。”

  劉錦義雖然年近八旬,但依然擁有年輕的心態和體魄。“你看我們的村民,平時都喜歡唱山歌,精神面貌好,關係和諧,這就是文化生活帶來的文化自信。”老人驕傲地説,他身體好的秘訣就是愛唱山歌。 

  3 三代人同臺

  要將傳統平話文化傳承好

  劉錦義告訴記者,目前藝術團的主要演員都是中老年人。他希望通過藝術團的帶動和影響,能讓一些年輕人熱愛傳統的平話文化,參與到鄉村文化的建設中。

  現在,劉錦義每天上午6時起床聽廣播,了解國家政策法規和時事政治,“平話山歌創作也要緊跟時代步伐,才能更吸引人。”劉錦義説,他還繼續堅持創作,因為創作的山歌貼近國家大事和身邊人身邊事,漸漸地,也有一些年輕人參與其中。

  今年2月25日的專場演出,村民黃燕芬、劉世裕夫婦一家三代人都來參與。劉世裕説,他和愛人都是藝術團的成員,愛人黃燕芬是民族舞蹈隊的,他是現代舞蹈隊的,同時也唱山歌。這次演出,他兒子做演出後勤工作,兒媳是演出的報幕員。他和愛人表演了舞蹈和山歌,孫子錶演平話詩詞朗誦,引得觀眾滿場喝彩,他覺得非常自豪。他希望年輕人都能喜歡傳統平話文化,讓鄉村盛開文明之花。

  劉錦義説,傳統平話在當地深得人心,江南區2013年被評為中國平話文化之鄉後,村民自豪感更強了,對平話山歌的喜愛也更深。村民們決心將本土文化發揚光大,豐富業餘生活,也讓更多人感受到平話文化的魅力。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