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廣西要聞

廣西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

2018-04-03 10:12:15 | 來源:廣西日報 | 編輯:唐志強 | 責編:趙瀅溪

  原標題:廣西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

  3月22-23日,自治區環境保護廳組織開展了廣西首批全國環保設施和城市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向公眾開放活動。經環保廳官方網站、微信等渠道預約報名,200多名大中專院校師生、環保志願者以及市民代表成為了該活動的首批參觀者,與多家環保科研單位及污水垃圾處理運營相關企業近距離接觸。

  在自治區環境監測中心站,公眾零距離感受了大氣、水、土壤的監測過程,近距離觀看了環境應急監測車、監測無人機、分析實驗室、環境空氣品質預報預警中心和大氣複合觀測站,使得環境監測工作不再神秘。“這次參觀收穫很大,環保科技真是令人驚嘆,不僅能看到實時數據還能預報,工作人員還告訴我們平時應該怎麼做,提醒我們多吃蔬菜瓜果,綠色出行,非常實用,我們也要為環保出一份力。”一位公眾意猶未盡地表示,並希望以後多辦開放活動。

  在廣西綠城水務股份有限公司埌東污水處理廠,公眾參觀了污水進水口、厭氧好氧工藝、污泥處置、出水口水質達標等工藝流程,親眼見證了又黑又臭的污水如何變清澈。廣西師範學院大二學生小李表示:“我是學環境工程專業的,參觀污水處理廠後讓我對先進污水處理技術工藝有了更深的了解,對今後學習有了很大的幫助。”

  在南寧市三峰能源有限公司,公眾參觀了高大上的環保科普基地以及現代化的生産車間,親眼見證垃圾如何“變廢為寶”。真是印證了一句老話: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垃圾,只有放錯地方的資源。親眼看到日常生活中産生的垃圾經過高溫焚燒、處理,最後轉換為電供應千家萬戶,乾淨整潔現代化的南寧環保發電廠獲得了大家的一致讚許。

  此外,公眾還參觀了廣西固體廢物(危險廢物)處置中心,系統了解固體廢物(危險廢物)收儲、無害化處置等過程。市民王女士説:“之前我根本不知道什麼是固體廢物和危險廢物,原來還有這麼多講究和處理工藝,今天真是大開眼界。”(原文編輯:劉琴  作者:李春樺)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