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廣西要聞

今年一季度廣西經濟運行開局良好

2018-04-26 09:49:58 | 來源:南寧日報 | 編輯:唐志強 | 責編:趙瀅溪

  一季度全區經濟運行開局良好

  今年以來,面對複雜嚴峻的國內外經濟環境和持續較大的經濟下行壓力,在自治區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區上下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著力推進經濟高品質發展。今年一季度全區經濟實現良好開局,經濟結構優化升級,品質效益持續改善。初步核算,一季度全區生産總值(GDP)4271.3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7.1%。 其中,第一産業增加值367.33億元,同比增長3.3%;第二産業增加值2100.98億元,增長5.6%;第三産業增加值1803.0億元,增長9.7%。三次産業增加值佔全區生産總值的比重分別為8.6%、49.2%和42.2%,三次産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4.2%、40.9%和54.9%,其中工業貢獻率為37.1%。

  工業生産總體平穩

  一季度,全區農業生産平穩向好,全區農林牧漁業增加值386.26億元,同比增長3.6%,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0.5個百分點。

  工業生産總體平穩。一季度,全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2%,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0.4個百分點。

  1—2月,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3192.6億元,同比增長7.3%;利潤總額183.9億元,增長18.6%;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為5.76%,比上年同期提高0.6個百分點。

  固定資産投資穩定增長。一季度,全區固定資産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12.4%,其中,民間投資增長13.5%,比1—2月加快1.7個百分點。分産業看,第一産業投資增長32.1%;第二産業投資增長18.0%,其中工業投資增長21.3%;第三産業投資增長9.8%,其中基礎設施投資增長8.4%。

  市場銷售持續活躍。一季度,全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939.55億元,同比增長11.2%,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1.3個百分點。

  外貿出口較快增長。一季度,全區外貿進出口867.30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15.3%。其中,出口423.71億元,增長37.6%;進口443.59億元,下降0.2%。

  財政金融運行總體穩定。一季度,全區財政收入713.56億元,同比增長11.7%。

  居民收入穩步增長

  市場物價漲勢溫和。一季度,全區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2.5%,漲幅與1—2月持平,比上年同期擴大1.5個百分點。

  一季度,全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21元,同比名義增長8.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1%。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38元,同比名義增長7.0%,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4.3%;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43元,同比名義增長11.0%,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8.5%。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49,比上年同期縮小0.10。全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4657元,同比名義增長8.2%。

  就業形勢總體穩定。一季度,全區城鎮新增就業9.38萬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1.58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0.74萬人。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7.55萬人次。城鎮登記失業率2.3%。一季度末,全區外出務工農村勞動力總量891.7萬人,比上年同期減少25.6萬人,下降2.8%。

  轉型升級持續推進

  三次産業結構進一步優化。一季度,全區三次産業結構為8.6:49.2:42.2,與上年同期相比,第一産業比重下降0.5個百分點,第二産業比重下降1.4個百分點,第三産業比重提高1.9個百分點。

  去産能有力推進,一季度,全區鋼材産量同比下降7.1%,多晶硅産量同比下降72.5%,平板玻璃基本停産。去杠桿成效顯現,2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産負債率為62.7%,同比下降0.3個百分點。去庫存成效突出,3月末,全區商品房待售面積1548.62萬平方米,比上月末減少27.95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4.4%。實體經濟成本繼續降低,1—2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為85.47元,同比減少0.26元。

  補短板力度加大,一季度,與民生緊密相關的行業投資快速增長,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投資增長4.9倍,文化體育和娛樂業投資增長38.6%,衛生和社會工作投資增長33.8%,教育投資增長23.3%,水利管理業投資增長21.6%。 (記者尹海明)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