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廣西要聞

廣西智慧邊民互市貿易惠及11萬邊民

2018-04-26 09:02:46 | 來源:中新網 | 編輯:唐志強 | 責編:趙瀅溪

  摘要提示:近日在福州舉行的首屆數字中國建設成果展覽會上,“南寧海關邊民互市貿易管理系統”(以下簡稱“互市系統”)作為全國147個實踐成果之一受邀參展。

  中新網廣西新聞4月25日電 (鄧理明)近日在福州舉行的首屆數字中國建設成果展覽會上,“南寧海關邊民互市貿易管理系統”(以下簡稱“互市系統”)作為全國147個實踐成果之一受邀參展。“互市系統”是南寧海關在海關總署的大力支持下,圍繞打造“智慧海關”,在全國邊民互市貿易監管中率先運用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技術,于2015年自主研發。該系統現已覆蓋廣西16個互市場所,11萬餘邊民備案,帶動解決了數十萬人的就業增收問題。

  “刷下身份證,按下指紋就可以申報了,很方便”。60多歲的湯四妹是廣西東興市黃竹村的邊民,因為文化程度不高,以往邊民互市申報需要填寫紙質單證,她一直都需要請有文化的鄰居幫忙填寫,鄰居不在就無法申報。邊民互市管理系統讓這類人群也得以享受邊民互市政策的實惠,通過邊民互市脫貧致富。

  廣西地處我國西南邊陲,陸路與越南接壤,邊境前沿一線居住著80萬的邊民群眾,互市貿易長期作為兩國邊民日常生活和經濟活動的重要形式,其發展對維護國家邊境穩定起到了重要作用。1991年以來,國家逐步將邊民互市免稅進口額度從300元提高到現在的8000元,邊民參與熱情不斷提升。

  邊民互市具有規模小、種類雜、批次多的特點,近年來,廣西邊民互市貿易年均增速高於50%,互市商品申報單數量、監管運輸工具數量及參與邊民人次,從2011年的110萬票、120萬輛次、170萬餘人次,發展到2017年的790萬票、810萬輛次、850萬餘人次,貿易總額在全國邊民互市中佔比超7成。

  以往互市申報需要填寫紙質單證,不少邊民文化程度較低,識字少有些普通話都不會講,隨著廣西邊民互市貿易快速發展,這種手工作業方式使海關監管服務任務不斷加重。同時,互市區(點)大都遠離城鎮,監管設施簡陋、一線監管人力不足、通關效率不高、執法和廉政風險加大,海關傳統的互市監管模式面臨諸多問題和挑戰。

  為破解難題,南寧海關在海關總署的大力支持下,圍繞打造“智慧海關”,在全國邊民互市貿易監管中首創運用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新型技術,于2015年自主研發了“南寧海關邊民互市貿易管理系統”。

  南寧海關總工程師楊文靖向記者介紹,互市系統按照“外網受理,內網處理”的構架開發建設,由四部分構成:一是通關申報子系統;二是海關管理子系統;三是卡口控制子系統;四是移動查驗APP。該系統運用雲計算技術實現系統部署雲端化,資源使用按需化,安全運行高效化;運用大數據技術實現業務運行監控監督精準化、風險分析研判智慧化、輔助管理決策科學化;運用生物識別技術實現邊民指紋特徵電子化、身份驗證智慧化、通關申報便捷化;運用物聯網技術實現互市監管場所卡口驗放自動化,遠程監控指揮可視化;運用移動互聯網技術實現互市查驗作業無紙化,系統操作使用泛在化。

  互市系統的運用實現了海關對所有互市監管要素的精準管理,不僅“管得住”而且“通得快”,實現了全鏈條、全環節“留痕跡、有記錄、可追溯”,有效防控海關執法和廉政風險,整體監管效能大幅提升。“互市系統的使用實現了對海關各監管要素的精準管理,強化了一線安全準入管控與稅收風險防範,提高了海關監管的效率,在通得快的同時,也能夠管得住。”南寧海關監管通關處處長黃伶俐説。

  互市系統啟用後,邊民有海關電子觸摸屏申報、商鋪電腦申報和窗口人工申報等多種申報途徑,只需刷一下身份證、摁一下指紋,再點擊幾下螢幕,十多秒鐘即可完成申報。從申報完成到放行離場,10分鐘即可辦結全部通關手續,通關時間縮短四分之三,邊民享受到了實實在在便捷通關的紅利。

  互市系統的使用,極大地方便了邊民通關,帶動了邊境貿易的繁榮,許多大山裏的邊民紛紛走出山溝參與互市貿易,推動解決了邊境地區群眾就業問題,“邊貿+扶貧”成為了精準扶貧典範。原本迫於生計參與搬運走私貨物的邊民轉而參與到互市貿易中,“開正門、堵邪門”效果凸顯,促進了邊境反走私綜合治理。

  “紙質單證需要去給海關等部門的人簽字,邊民需要拿著單證到各個部門窗口去排隊,互市區大,走來走去需要時間,排隊又要時間,有了這個系統,網上申報,邊民就不需要跑路了,效率提高很多。”東興市商務局副局長李勁風介紹説,互市管理系統的啟用大大提高了管理的效率,這幾年邊民互市貿易量提升明顯。

  通關效率和監管效能的大幅提升繁榮了互市貿易,培育了邊民互市貿易商品市場,形成了互市交易、加工、銷售等整體産業鏈條,國家興邊惠民的互市政策在廣西邊境地區得到較好落實,中央、海關總署以及廣西地方各級政府給予了充分肯定。

  2016年以來,雲南、黑龍江、內蒙古等多個邊境省區先後主動借鑒、移植該系統。目前,海關總署正在以該系統為藍本開發建設互市系統的全國統一版,啟用後將進一步惠及全國邊境9省區約2000多萬邊民群眾。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