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廣西要聞

南寧開啟"互聯網+"居家養老新模式 讓養老更智慧

2018-05-11 10:48:59 | 來源:南寧日報 | 編輯:唐志強 | 責編:趙瀅溪

  本報記者 楊  盛

  居家養老服務,是指以家庭為核心、以社區為依託、以專業化服務為依靠,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決日常生活困難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化服務,服務內容包括生活照料、醫療服務及精神關愛服務。

  2010年以來,南寧的居家養老服務建設已收穫一定成效,目前我市建成和投入使用的社區日間照理中心共有103家,但伴隨著我市人口老齡化進程的不斷加快,老年群體也在渴望多樣化、人性化的養老服務。為提高居家養老建設品質,彌補服務短板,去年,部分市人大代表在人大會上提出了《關於加快推進我市“互聯網+居家養老”工作》的相關意見建議,希望我市有關部門扶助“互聯網+居家養老”服務走上健康有序的發展道路。

  居家養老讓老人們老有所樂

  74歲的老人蔣福林經常從位於新民路的家中到老幹部活動中心學習樂器,他告訴記者,活動中心裏有食堂,不必回家就能吃到可口、實惠的飯菜。“價格很合適,還有不同的菜式。”蔣福林説。

  食堂的所有者是南寧市老來福社區養老服務中心。老來福依託老幹部活動中心設立南湖養老服務中心,為南湖附近社區的老年群體提供餐飲、醫療等服務。除了食堂,老來福還在活動中心配備了一間中醫診療室,老人在活動中心學習、活動時有個頭疼腦熱,都可以到中醫診療室看病,十分方便。

  南寧市老來福社區養老服務中心成立於2014年,現已在我市兩個城區開設了11個服務站點。

  在西鄉塘區的魯班社區養老服務中心,數名老人悠閒地坐在樹下享受棋牌樂趣。在庭院盡頭的廚房裏,美味的飯菜即將出鍋,年輕廚師開始招呼老人用餐。與南湖服務中心依託于老幹部活動中心不同,魯班社區養老服務中心是一所典型的居家養老服務站,它將散落在魯班社區的老人聚集在一起,成為一處名副其實的“托老所”。

  南寧市老來福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理事長王發淵認為,如今的養老服務不僅要服務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更要讓老年人老有所樂,“只有在社區裏建立一個小型活動中心,讓老年人維持穩定的生活圈子,老年人才有社會參與感和歸宿感。”

  據統計,截至2016年底,我市60歲以上人口達121.6萬人,其中有90%的老年人選擇居家養老。王發淵説,當子女忙於工作疏于陪伴時,社區裏年紀相倣的老年人就會逐漸形成一個穩定的社交群體,而建立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的初衷,就是為這些老年人提供一個聚會、娛樂的場所。

  “互聯網+養老”開啟居家養老新模式

  在王發淵看來,居家養老模式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制約居家養老發展最大的阻力就是服務信息的傳播具有滯後性,所以要把“互聯網+”引入居家養老服務中。“比如,如何及時掌握老年人在家裏的生活情況、健康狀況等,這在以前是很難解決的問題。”王發淵説,現在可以通過互聯網解決這些問題,比如通過一些穿戴設備、感應設備,建立信息平臺,讓服務機構實時掌握老年人在家時的身體狀況,及時提供相應服務,真正打通居家養老服務“最後一公里”。

  王發淵介紹,南寧市老來福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目前正與一些通信技術公司開展合作開發相關服務系統,正式上線後將為老年群體提供遠程健康監控、遠程呼叫等服務。

  市人大代表林海經充分調研後發現,我市在“互聯網+居家養老”上仍存在一些問題,運用互聯網技術輔助居家養老服務依然任重道遠。林海坦言,運用互聯網技術提升居家養老服務水準,促進居家養老服務業發展,無論是在政策的落實方面還是在信息化建設方面都存在著諸多問題。比如在信息化發展方面,政府主導的養老服務信息化平臺的建設還需要加強、加快。而在民營養老服務的信息平臺建設方面,更需要得到政府更多的扶持。在養老服務資源的發展方面,能提供居家養老服務的機構就更少。

  加快搭建養老服務信息平臺

  在市十四屆人大二次會議期間,林海等市人大代表提出了《關於大力發展我市“互聯網+居家養老”的議案》。市人大常委會高度重視該議案,並交付內務司法委員會就議案內容開展調查、審議工作。市人大常委會內務司法委員會主任委員周向華表示,在接到這份議案後,市人大內司委組織開展了“互聯網+居家養老”工作的專題調研,形成了調研報告,提出了加強組織領導、加快政策研判、強化養老評估、築牢監督網絡、建設信息平臺等建議。去年5月召開的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五次會議依此作出了《關於大力發展我市“互聯網+居家養老”的決定》。

  在接到市人大常委會的《決定》後,市政府有關部門高度重視,並按照《決定》內容著手開展相關工作。南寧市民政局副局長趙廷和表示,市民政局積極投入“互聯網+居家養老”服務的建設中,希望通過搭建政府養老服務信息平臺,提高我市居家養老在助餐、助醫、生活照料等方面的服務能力。趙廷和介紹,按照佈局合理、功能完備、服務優化、特色突出的總體思路,我市將做好場地建設、體系建設、人才建設、平臺建設等工作,進一步拓展服務對象,規範服務標準,加強政府監管,讓老年人可以享受到更加完備、齊全的服務。

  下一步,市人大常委會將繼續履行監督職能,一如既往地關注南寧市的居家養老工作。周向華説,市人大常委會將通過制定地方性法規來規範居家養老工作的流程,提高資金的保障。“我們要將《南寧市居家養老服務條例》納入2019年立法的內容,2020年或將出臺《南寧市居家養老服務條例》。”周向華説。

  在市人大常委會和其他有關部門的不懈努力下,我市的“互聯網+居家養老”服務建設正朝著更健康有序的方向發展,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互聯網帶來的技術革新,可以真正為我市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帶來便利。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